6、能力
1.知道能力的基本定义及其主要种类,智商测验的水平标准及其用原则。
2.理解能力与常识技能的关系,智商的主要理论讲解,IQ的计算办法,能力差异的表现。
3.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规律,培养和促进学生能力的进步。
(一)能力及其种类
1.什么是能力
2.能力与常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常识、技能的联系
① 常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进能力的进步;② 能力制约常识、技能的学会水平,影响常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常识、技能有什么区别
① 常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法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② 常识、技能的学会并不势必致使能力的进步,常识、技能的学会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进步。
3.能力的分类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实质能力与潜在能力。
(二)智商及其测量
1.什么是智商
2.智商理论
(1)智商原因论(斯皮尔曼的二原因论,瑟斯顿的多原因论)
(2)智商结构论(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论)
(3)智商形态论(卡特尔的流体智商与晶体智商论)
(4)智商多元论(加德纳)
(5)三元智商论(斯坦伯格)
3.智商测验
(1)智商测验的产生与IQ的计算
(2)常见的几种智商测验
斯坦福一比内量表,韦克斯勒智商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3)智商测验的水平标准
信度、效度、标准化。
(4)智商测验的用法
(三)影响智商进步的原因
1.遗传与营养
2.早期经验
3.教育与教学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四)能力的进步变化
1.能力进步的一波趋势与特征(稳定性与可变性)
2.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种类的差异
(2)能力水平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3.能力的团体差异
(1)性别差异
(2)职业差异
(3)种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