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初试考试考哪几科复试笔试科目备注001基础医学院202联系人:李欣
联系电话:********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8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
③306西医综合人体解剖学或组织胚胎学同等学力加试: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复试参考教程:人体解剖学:科学出版社第三版, 顾晓松主编。组织胚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玉明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本科)。01神经系统发育再生与退行成人两性疾病苏炳银02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张晓03临床应用解剖刘卫华、雍刘军04胚胎模式建成及心血管和神经发育分子机制黄四洲05视神经病变及修复机制林森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2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③306西医综合病理学或病理生理学
同等学力加试
科目:组织学、生理学复试参考教程:
病理学: 参考病理学有关教程。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本科), 金惠铭主编。
组织学:参考组织学学有关教程。生理学:同上01神经系统退行成人两性疾病发病机制李淑蓉02自己免疫成人两性疾病发病机制与药物筛选邹强、李丽梅、刘阳、杨平03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机制邓峰美04体温生理与临床张洁、呼海燕05病原生物与感染成人两性疾病潘 渠、陈恬、王昕、梁华平、师长宏、曹康06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凌保东、代敏、贾旭07肿瘤发生和转移机制研究杨 敏、潘克俭、张涛08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沈富兵09植物化学物质抗肿瘤的分子机制余小平(男)10老年心理健康的生理心理机制研究李彦章、景璐石11衰老与疾病董碧蓉12老年情感及认知障碍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机制和干涉方案罗跃嘉、武胜昔13阿片类药物依靠与戒断刘巧凤14药物抗肿瘤及肿瘤微环境何浪15靶向蛋白激酶的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研究阳泰16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机制戴小珍17疾病基因组学李华002临床医学院808联系人:白生华
联系电话:********105101 内科学2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
③306西医综合01肾脏病学王少清内科学
02心血管病学蔡国才、李其勇、王秋林、周鹏03内分泌病学黎瑶04消化病学方丽、李小安05呼吸病学郭璐、张云辉、唐凤鸣、李万成06血液病学李慧07传染病学杨兴祥、胡章勇传染病学105102儿科学201儿内科学鲁利群、傅大干儿科学105103老年医学401老年病学张磊内科学
02老年异常心理唐平、李彦章03老年呼吸病方向张云辉04老年心血管疾病方向蔡国才105104神经病学301老年脑血管疾病及认知障碍刘爱东、王庆松神经病学02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吴孝苹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4101皮肤内科与皮肤美容叶俊儒皮肤病与性病学02皮肤内科陆茂、吴一菲03皮肤外科兰长贵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7101医学影像学吴少平、吕梁、吴昆华医学影像学02超声医学查晓霞、朱小虎超声医学105108临床检验诊断学201抗感染和辐射防护机制研究许颖实验诊断学02临床诊断技术105109外科学18201脊柱外科学常山外科学02关节外科学林炎水、蒋涛03脑血管病外科王恩任04心胸外科学梁卫东05胃肠外科学青廉、胡清林06烧创伤外科学刘月明、刘漪沦07神经外科学匡永勤08肝胆胰外科学陈涛、樊献军09肾移植冉清10泌尿外科学金鸿11泌尿系统肿瘤王东12骨外科学朱跃良105110妇产科学4101围产医学岳军妇产科学02妇科肿瘤马瑛、张力03生殖内分泌李黎105111眼科学101白内障、青光眼治疗喻谦眼科学105112耳鼻咽喉科学101头颈肿瘤朱力耳鼻咽喉科学105113肿瘤学7101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姜鹤群临床肿瘤学02肿瘤综合治疗王少龙03结直肠肿瘤的综合治疗郑阳春04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李强05头颈部肿瘤防治李超06恶性肿瘤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姚文秀07肿瘤放射治疗张鹏1051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301老年康复谭志胜康复医学02神经康复翟明、张安仁105116麻醉学301临床麻醉与危重症学董蜀华、孙广运、李军麻醉学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101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陈朝晖中医外
科学003药学院202联系人:颜晓燕联系电话:********105500药学2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③药学综合(包括有机化学、剖析化学、生物化学)01:生药学
02和08:药剂学03和04:药物化学
05和06:药理学07:生物技术制药
同等学力加试:
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②药物剖析复试参考教程:
《生药学》,主编蔡少青,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药剂学》,主编崔福德,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药物化学》,主编尤启东,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药理学》,主编杨宝峰,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生物技术制药学》,第二版夏焕章、熊宗贵主编;《生物技术制药概论》,姚文兵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01中药品种、品质与资源开发李羿、游元元、钟世红02药物新剂型设计与制剂开发谢兴亮、吴敏、高秀蓉、王宏丽03抗肿瘤、抗病毒药物合成研究明新、蒋庆琳04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天然产物研究廖洪利、辛莹、李丽梅05抗感染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凌保东、袁明勇06药品药效与安全性评价张仲林、马松涛、盛艳梅、颜晓燕、张芳艳、阳泰07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张涛、杨平、王丹08药品生产组织与技术改革许小红、苏青、钟玲² 本专业使用与药品企业联合培养的新型模式,依据行业人才需要的特征,重视培养创造性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