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的前世今生
说起专业硕士,大家并很熟悉,耳熟能详的包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等。从2009年开始,全日制的专业硕士初次面向应届本科生招生,到2010年全国共新增19个专业硕士学位。虽然专业硕士的计划逐年增加,就现在而言专业硕士在应届生心目中的确有点“不受待见”。专业型硕士是为有工作经验的人设置的。相对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却看上去“低人一等”。由于考试报名学术硕士的 人,分不够了可以调剂到专业硕士类,而先考试报名专业硕士,则不可以再调剂到学术硕士,并且这个状况维持到了目前。虽然目前专业硕士得到了愈加多的学生与学校的认同,一些用人单位却不太认可专业型硕士。而且有的专业硕士的招生条件有门槛,需要考试报名者有工作经验,并且大多数学校专业型硕士的就读成本还是比较高 的。因此,考虑到未来的就业、成本等问题,考试报名专业硕士的学生虽然年年有增加,不过还是学术型硕士占上风。
而在2012年研究生考试中,考试报名专硕的人数达到43万,占全 部考生的四分之一。在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已达到39种。从专业来看,金融硕士、翻译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税务硕士等都带有浓厚的“应用”色彩。专业硕士由冷转热,有益于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拓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内研究生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是教育适应国家经济社会进步对人才需要发生变化的新状况的要紧举措。现在国内已经开设了40个专业硕士学位,譬如金融、教育、新闻出版等,考试报名最集中的是法律硕士和MBA。同时,教育部明确表示在招生政策上将继续向专业硕士倾斜,预计到2015年,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比率将平分秋色达到1:1。
专业硕士为什么走俏
专业硕士相比学术硕士,专业硕士更侧重于实践、应用和技能,适用于找工作;而学术硕士则被叫做“传统的研究生”,侧重于理论研究、学术进修。专业硕士考试,相对于统考困难程度要小一些。它在录取考生时,更重视于申报者的工作背景和工作经验。也正是因为这一缘由,在市场认同度上大大高于普通学术型硕士。除此之外,专业硕士总是比学术型硕士要少读一年,因此对忙碌的工薪族有着不小的魅惑。近些年伴随硕士类型不断增多,考试报名人数连年上升,社会认同度和求职地位也在逐年增长。专硕的高关注度与其自己优势渐渐被认同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优势1、培养方法
专业硕士是以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强调实用性,多实践课程和项目课程,以培养实质的应用能力,而学术硕士更重视于理论研究。全日制专业硕士是根据“、协调、可持续”的需要,达成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结构优化;运用“统筹兼顾”的办法,达成应用型与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同进步。全日制专业硕士的目的就是与学术型硕士区别出来,不在于学术上的研究,而是致力于与社会的接轨。
优势2、培养年限
学术硕士要培养三年,而专业硕士仅需两年半,更合适现代社会快步伐高效率的工作和生活特征。
优势3、考试困难程度
从2009年起,本科应届毕业生开始有资格参加全日制专业硕士考试,这等于给应届学生考研的道路又开辟了一个新方向,但多数考生对它的难易程度并不知道。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而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十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这两次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专业硕士入学考试从内容困难程度上与学术硕士相比是简单了一些,但灵活性却增加了不少,由单纯的学术常识学会到考察转向应用性、方法性、贴近社会的方向,考试内容愈加趋近商务应用。专业硕士考英语二,英语困难程度大大减少,专业课的困难程度也有所减少,减轻了考生复习的负担。
优势4、就业方向
学术硕士毕业后主如果去研究所搞研发工作,而专业硕士主如果进入企业进步,就业更灵活,进步空间更大。
伴随国家进步方向的转型,教育的进步方向也在转变。将来专业硕士将会有更多的招生人数和更大的进步空间。筹备参加考研的同学,可以考虑专硕,专业硕士势必在将来扛起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