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择校择专业 认清自己要紧

点击数:710 | 发布时间:2025-01-28 | 来源:www.xuexixiong.com

    择校:

    通常情况下,学校的选择还是要高中一年级些,不要妄自菲薄,从一个不是十分好的本科考上清华北大的机会还是不小的。考研是生活自己选择的首次尝试,也是改变命的一个要紧转折,辛辛苦苦的考一次,就必须要考个好的。但好的学校初试未必会拉开多么大的差距,可复试会看上去比较残酷,这个心理筹备还是要有些。

    全国的学校有三个参考的规范,第一是211,这个目前比较杂乱,所以没必要过多的注意第二是拥有研究生院,全国有56所大学拥有研究生院,这类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比较合法,也是值得信任的,这56所大学都是211第三是985,全国有34所大学入选这个名单,这类大学大多数都是自己划线,但未必都比国家线高。中公考研建议选择34所自己划线的学校,将来会有不少有哪些好处,而且这类学校都是在国内最好的,有非常不错的就业前景和进步前景。

    择专业:

    专业好不要随意换,但可以在大类之内选择微调。考研的简章上会了解表明专业的代码,一般前两位为一级学科的标志,譬如08是工科类、12为管理类而中间的两位是二级学科的代码,譬如08之中的04代表的是机械类最后两位是专业代码,代表你的具体专业,譬如0804之后的01就 是力学专业。通常情况下,中公考研建议不要跨一级学科考研,那样会十分的危险,譬如从工科跨到管理,但不是绝对,因为中国研究生管理的不少不合理与一些专业的特殊性,这也不可以成为唯一的规范。譬如计算机类,有些即使是理科学、有些是工学、有些是管理,而一些学校没理学计算机的授与资格,那样他们只有把计算机挂在工学的一级学科上,所以导致了研究方向基本相同,但拿的学位类别却大不相同。对于这种近况大家需要掌握适应,适应好的办法就是好好的注意你要考的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是什么类别,到底研究什么,是否适合自己,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名字迷惑。一般,在二级学科内微调是十分容易见到的现象,但也不可以大意,还是那句话,招生简章的讲解比专业名字要来得实质,来得有些放矢。

    另外应该注意的是,虽然近年考试报名生的人愈加多,但仍有一些专业考试报名量不足,个别甚至出现招不满或无人报的现象。而在个别学校的热点专业,即使是总分超越350分,也未必能保证被录取为计划内公费生。

    据悉,现在考试报名人数较少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一些理工科专业上,文史类、经济类专业考试报名者一般较多。如在北京,理工类专业的考试报名与录取比率一般在2:1~4:1之间,但文科专业的考试报名与录取的比率则高达6:1~9:1。具体专业与学校之间,这种不平衡则更为突出。在专业上,工科的计算机、智能化等一直是热点,文科的法律、财经则一直是热点。在这类专业中,考试报名与录取的比率总是高达20:1以上,甚至更高。北大、人大等名校则是海量考生集中的学校,个别系的考生就可能超越1000人,没绝对高的成绩,基本上很难保证被录取为计划内公费生。假如没绝对的把握,建议同学可避开这种学校及这种专业。当然,一些热点专业或热点学校中仍存在一些相对的冷门方向及专业,同学可以有选择地考试报名。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生玉海说,考生第一要考虑自己以后计划从事什么工作。假如要到大学等研究机构工作,就要做好5至6年的学业规划,现在高校毕业生一般要获得博士学位才能到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假如毕业后计划到企业、公司工作,就要剖析自己喜欢什么行业,什么行业合适自己。在选择行业时,考生要考虑两点:一是个人兴趣,二是本科入门知识。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曲虹觉得,考生以后的就业方向是选择专业时的最重要考虑原因。研究生毕业后,一般就决定了以后的职业方向。假如在考试报名前不考虑了解,毕业后就可能不能不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兴趣、专长和导师的影响力也是3个要紧原因。考生要知道自己对什么专业最有兴趣,对什么专业知道最多,对什么研究范围最善于等。考生还要知道所报专业的导师在该范围的影响力怎么样,影响力大的导师对考生以后的就业和学术研究有非常大帮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喜好是世界上好的老师,也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研究生毕业后要继续我们的专业,假如不感兴趣会感到枯燥、无聊和乏味,如此浪费的不止是大家三年宝贵的学习时间,更是一生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水平。所以大家在选择专业时要对我们的兴趣作明确的认识和判断。

    总之,抉择是困难的,听来自爸爸妈妈、老师、师兄师姐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但认清自己才是要紧的。

    推荐阅读:

    2015年考研考试报名:择校择专业的四大梯队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