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城市规划硕士分析

点击数:247 | 发布时间:2025-01-29 | 来源:www.chatyj.com

    专业介绍

    1、为适应国内迅速城市化进程对于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健全城市规划人才培养体系,革新城市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城市规划人才培养水平,特设置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2、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字为“Master of Urban Planning”,简称MUP。

    院校排名

    现在国内共有114所高校开设有城市规划专业,以下是前5名的详细介绍。

    1、:同济大学

    原同济大学建筑系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同年,同济大学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国内第一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当时的名字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设立都市计划教研室。1956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1960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成立城市规划系。1986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1992年设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土点,含城市和地区进步、城市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住房和社区进步、城市进步历史与遗产保护、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技术办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八个研究方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点,并设有一个博土后流动站。

    2、: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创建于1927年,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建筑教育基地。著名建筑家、建筑教育家杨廷宝、刘敦桢、童寯教授生前长期在此任教,从事学术研究,为建筑学科的建设和进步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城市规划专业以城市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理论为核心课程,学习有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备作为将来规划师和规划高级管理者应有些素质和修养。本专业重视规划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练习,重视开放性爱文化,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2004年本专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获A级出色。本专业是江苏品牌专业。建筑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含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和美术学等学科,六个博士点、七个硕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一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学院的专业图书中心藏书量居全国建筑院系的前列。拥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GIS中国培训中心。

    3、:华中科技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沿袭于当初的建设部直属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79年在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开办了城市规划专业,至1983年共招收了5届共5班城市规划专业学生170人。1985年2月,武汉建材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在校三个班搬迁至武汉城建学院新校园,并成立武汉城建学院城市规划系,下设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1993年武汉城建学院系部调整,风景园林系撤销,并入城市规划系城市管理系撤销,其中城市管理专业的部分城市规划专业教师并入城市规划系,成立新的城市规划与建筑系,下辖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2000年5月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湖北重点学科.

    4、: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前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是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原重庆大学、西南工专等院校的建筑系合并而成,是国内最早的八大建筑院系之一。 1994 年学校更名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系更名为建筑城规学院 2000 年新重庆大学组建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城市规划专业创办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是国内最早创办的专业学科之一。 1998 年城市规划本科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国家评估出色级过, 2000 年建筑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第二次国家评估出色级过, 2004 年城市规划本科与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第二次国家评估出色级过。 建筑城规学院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设计艺术学七个硕士点有建筑学与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自主建设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两个博士点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山地城镇规划与建筑科学》是学校“ 211 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5、: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是国内高等院校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学系之一,学科形成于1932年的勷勤大学,********年并入原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经院系调整与其它院校同专业合并形成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是国家博士学位授与权一级学科,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是广东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建筑学系设有五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在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等4个博士点和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及景观建筑设计等5个硕士点。2002年、2004年城市规划硕士研究生及本科教育也分别过了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城市规划专业于2005年被评为广东名牌专业。

    考试报名条件

    1.中国公民。

    2.拥护中共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低于40周岁,考试报名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情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需要。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职员只准考试报名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之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具备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职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依据本单位的培养目的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需要的职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职员。

    自考专升本生和互联网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考试报名。在校研究生考试报名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赞同。

    考试概要及命题需要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1、考试性质

    城市规划原理及理论综合考试是为招收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出色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素质。

    2、评价目的

    考查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有关基础理论常识,在此基础上考查考生应用城市规划的基本定义、基本原理解决和剖析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实质问题的综合能力。

    3、考试形式及试题结构

    1. 答题方法:闭卷、笔试

    2. 答卷时间:3小时

    3. 考试内容的比率

    基本原理:约30%

    基本理论常识:约30%

    城市进步史:约占20%

    实质应用问题:约20%

    4.题型构成

    ①解释说明:约15%,其中包括5%中英文专业词语对照翻译讲解 ②选择题或填空题:约20%

    ③问答卷约35% ④论述题及剖析题:约30%

    4、参考书目

    《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汇刊》、《城市规划》、《海外城市规划》期刊杂志

    《海外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查要素

    1、城市及城市进步

    1. 城市、城市化的定义 2. 世界城市化进步过程特征 3. 中国现阶段城市化进步特征

    2、城市规划学科的进步

    1.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

    2. 主要理论与实践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卫星城、新城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及《雅典宪章》

    马丘比丘宪章

    有机疏散思想

    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剖析

    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进步的规划思想

    从交往型规划到合作性规划

    全球城和全球化理论

    城市信息化进步理论

    3. 当代城市规划办法的变革

    3、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序列

    1. 城市规划的任务

    2. 城市规划工作的特征

    3. 城市规划编制序列

    城市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成就需要。

    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国内城市规划编制序列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4. 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的规定

    5. 城市规划的审批规定

    6. 城市规划与土地借助总体规划、经济社会进步规划的关系

    4、城市性质与人口

    1. 城市性质的意思,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办法,城市种类划分。

    2. 城市人口的意思,城市人口的构成,估算城市人口进步规模的办法。

    5、城市用地的评价与分类

    1. 城市用地及用地规模的定义 2.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3. 城市建设用地评价及选择

    4. 城市用地构成:用地分类及代号,用地平衡表的制作 5. 城市用地指标

    6、主要种类的用地规划

    1. 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的组成与分类,规划布置需要

    2. 工业用地

    工业布置的基本需要,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和形式,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的关系。

    3. 仓储用地

    4. 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及布局需要,城市中心的组织与分布需要。

    5. 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指标,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需要。

    6. 城市对外交通及道路广场用地

    7、城市总体布局

    1.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2.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3. 城市总体布局策略优化的办法 4. 规划策略比较的内容与办法。

    8、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1.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给水水源选择及保护需要,给水系统的组成,给水管网布置需要。

    2.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排水工程的组成、布置形式,排水规范,污水处置厂用地选择需要。

    3. 电力工程规划

    发电厂、变电所、电力走廊的地址选择及布置需要。

    4.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燃气厂及各种煤气提供设施在城市中的选择与布置需要。

    5.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

    城市供热的方法,热力干线布置需要。

    6. 城市电讯工程规划

    邮政、电讯设置布点需要。

    7. 城市防灾规划

    城市防灾规划内容,生命线工程内容,城市防洪标准及防洪手段,消防站布点及占地需要。

    9、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1. 分区规划的定义,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分区规划与总体、控规的内容不同及衔接联系。

    2. 控制性详细规划

    用区域划、控制性详规、用地兼容性、土地细分、各类规划指标的定义及内涵。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控规中的规划控制指标。

    控规成就内容及成就表达模式特征。

    计划部门、规划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各自在城市土地用管理职责上的内容及差异。

    10、居住区规划

    1. 居住区的组成与规模 2.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3. 居住区规划设计需要 4.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

    十1、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1.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地段的定义。

    历史文化名城的分类,保护规划的内容。

    历史地段的基本特点与划定原则,保护内容,整治与更新内容。

    威尼斯宪章的主要内容

    2. 城市更新

    旧城更新的定义。

    国内旧城更新中的主要矛盾及其产生的根源。

    城市更新的主要种类及容易见到的更新方法。

    海外城市更新的经验与教训。

    十2、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

    1.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定义

    2.数字城市与信息技术

    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 3S技术及其入门知识

    十3、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1. 城市规划管理的入门知识

    城市规划管理的定义,城市规划管理软件,城市规划管理的原则。

    2. 城市规划管理运作

    城市规划管理软件的构成。

    城市规划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建设项目地址选择规划管理、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推行监督检查管理的主要内容。

    3. 法规文件

    知道《中国城市规划法》及主要的技术规范。

    学位论文/授与

    城市规划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城市规划实践范围对专门人才的常识与素质需要,重视剖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质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办法要看重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剖析、现场研究、模拟练习等办法。5、城市规划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城市规划实践导向,加大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6、城市规划硕士专任教师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看重吸收来自城市规划实践范围的专业职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7、学位论文须与城市规划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城市规划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常识和办法剖析、解决城市规划实质问题的能力。论文种类可以是理论研究、调查报告、案例剖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城市规划实践范围具备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8、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城市规划专业实习并过论文答辩者,授与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

    人才培养目的

    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是:培养拥有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备“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科学进步”的专业价值观,学会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办法和技术,熟知有关学科的理论和常识,可以胜任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范围实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城市规划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是:培养拥有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备“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科学进步”的专业价值观,学会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办法和技术,熟知有关学科的理论和常识,可以胜任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范围实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城市规划专门人才。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