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备考学习群:
158299658
关于目前夏令营推免有一个不成文的说话:只须大伙拿到推免资格,几乎都是站在同一块跑线上了,跟找工作差不多,向来是能者居之,大伙斗智斗勇斗狠斗心计这类自不需要说。但凡要参加推免或者夏令营的学生都了解。这里面没那样单纯,可能是由于水至清则无鱼吧。夏令营、推免看上去是读研究生的捷径,实则不然。第1、它包括了你前三年的奋斗和努力第2、整个过程积极纠结,而且饱受等待的无奈。这点其实比考研要痛苦,毕竟考研之等待一个学校,你可能同时等待好几所学校。脆弱的心灵要同意多次锤炼。总之夏令营或者推免没外人看的那样疯狂和简单。历程过的人才能真的领会其中的辛酸苦辣。怎么样聚集我们的优势,毕其功于一役,提前拿到一所院校的offer呢,都说长矛在手,天下我有。假如夏令营没能被录取再去参加9月的推免,多少对心里和信心上会有肯定的影响。
1、关注推免政策变化及动态信息
关于推免政策同志们也都了解几个比较大的变化:不分内保外保、不分专硕学硕、鼓励跨专业考试报名,国家统一系统增加目的院校的自主性,保障院校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一味的倾向学生了。如此的政策看上去给了所有学生一种愈加公平的机会,提供了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平台,实则导致愈加激烈的平台,直白来讲就是:我对你基本上不限制什么,你行你就上,不可以算了如此至少会肯定范围内重新洗牌,之前外保内保,专硕学硕、专业都很固定,大伙面临的威胁和角逐相对较小,推免确实挺安稳。反正名额是我的,你抢不走,100%能保上。但如此的政策实质上提供了一种更大的不确定性,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厌恶风险的学生来讲无疑是一种重压。而对一些成绩排名不是非常靠前,但心理承受能力好,敢拼敢闯的学生在一定量上也是一种机会。因此这类政策的变化提供了屌丝转变的可能。每年带学生的时候我都会遇见不少如此的案例。
2、擅长解析院校公告里的灰色地区
之前推免或者夏令营公告里,都会明确需要四六级成绩,211/985出身等等歧视性非常明显的字眼。但2015年开始好多学校都取消了对本科出身的限制,今年更是好多学校不清楚需要英语四六级分数,只须求英语好者。所以这类公告里只须没明说,对一些本科出身不怎么样的学生来讲其实是一种机会。由于不明说就意味着不是硬性需要,那大家至少在不违法不违规的状况下获得同样的机会。但不少学校对这点是不满的。去年跟中央财经大学的一个学院的院长交谈的时候,他就对这个表示的有点生气:之前都需要本科需要211,还需要六级成绩今年全部不需要了。于是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入围的学生比较多,笔试面试变得愈加激烈和惨不忍睹。这对那些本科非常不错的同学导致了一种不小的威胁,当然也提供了一种愈加开放、透明、公平的机会。
3、准确定位自己––把握好替代性
不少学生都问我:老师我感觉我本科不如何好,成绩排名一般,但能拿到推免资格,但我能参加什么院校的夏令营实在不了解,我要海投吗?我相信遇见这类问题的学生不在少数:到底需不需要海投反正都试一试也没什么损失。其实这点我是不赞成的,去年一个男孩但凡举行夏令营或者有推免的都投,丧心病狂到中华女子学院也投了。应该有几十所吧,最后去了一所很普通的院校。可能在同学们心目中投的越多成功的概率越大,但不要忘了,最后你能否成功,跟你的专业常识,实力水平有非常大的关系。而不是你增加基数,由于有的学校的水平你投的再多,也没丝毫入围的机会,反而浪费了好多精力与各种担忧。这里常老师建议投3-5所是比较适当的。如何选择院校呢,我觉得参照下如下标准:
1.目的院校公布的需要我是不是满足
2.所在本科院校之前的推免学生都去了什么,政策刚改变,目的可以比之前的高。
3.能否找到目的院校的导师推荐
4.有没其他重大的科研成就等
4、把我们的硬件合理排序
不少学生都问我老师我成绩排名不高,但我有不少获奖能否增加好感呢?这里就简单跟大伙说下你们手里筹码的分量及排序:
1.专业/班级/年级排名,记得必须要有分子和分母,不少院校给出的公告都是前10%,百分之15%等如此的百分比形式。这个无无疑是要紧的,决定你能否拿到推免资格,决定了目的院校是不是叫你入营的要紧原因
2.英语水平:四级六级托福雅思等硕士时候读的不少论文 都如果英文的,不少项目、会议等都需要跟英语交际。英语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能帮导师干活的多少,这个当然非常重要
3.论文、专利、竞赛成绩、革新项目等这类东西分量的多少,跟你获得的级别有非常大的关系。譬如数学竞赛美赛的二三等奖、中国大学生建模竞赛的省1、二等奖校级革新项目等充其量只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绝对起不了决定性用途。 论文普通的省级、国家级普刊分量一般。当然假如你有要紧期刊,或者SCI等权威期刊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5、关于筛选步骤
常老师上面也说了,有些同学已经难道了入营公告,有些则依旧两手空空。那样入营筛选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呢,一般院校筛选分为两个步骤:
1.初选,这是由研招办员工来完成的,比较直接一般学校定两个内部硬性标准:譬如成绩前10%,六级460分以上员工在筛选的时候就比较简单暴力了,但凡不满足这两个硬性需要的,直接刷。其他的他们也不懂,更不会看。比较学生太多太多。
2.终选,第一轮筛选后,会把剩下人的资料转交给学科负责人,一般是副院长或者系住主任等,他们会有一个稍微综合点的判断,最后确定入营名单。
6、理性对待师兄师姐经验
不少同学特别特别迷恋经验这点无可厚非,但天天花过多的时间去研究经验、找师兄师姐去问就做的有点过了。前两天一个学生给我推荐了一份经验,跟我说:常老师虽然我了解看经验贴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忙,但他的转变给了我信心,让我感触颇深。常老师在这里不是反对大伙看经验贴,而是要理性对待。作为过来人,我深知当年在筹备夏令营时候的心态、状况跟被录取后是完全不同的。经验永远道不出那种切身实地的感受。只能轻描淡写做了哪些。但我觉得真的要紧的是那个过程带给大伙的成长。所以写经验的人跟目前正在筹备的你的心态是不同的。其他人的成功不可以模仿,只能借鉴, 不要做下一个哪个,就做第一个我。
7、良性角逐
老师我那个同学太坏了,排名比我高,我申请什么学校,他就申请什么学校老师那哪个哪个又申请了某某学校老师那哪个哪个貌似比我筹备的充分,我角逐不过他如何解决?。。。。。每年这类型似的事不绝于耳。昨天晚上还在听到类似的案例,一个学生给我发来如此一条信息:老师,假如我否定了自己如何解决??当时我哭笑不能,还以为遇见什么大事了呢,一问原来是她感觉她一个同学比她出色,比她筹备的充分关于这样的情况常老师解决不了,只能给两点建议:
1.你的角逐对手多的去了,把心放大点,不要只看到你们一个学校。
2.多关注点我们的事。你没那样多精力时刻关注其他人。
3.唯“理性”和“淡定”不破
8、关于“模板”
昨天下午一个学生让我修改模板,我看了一下就再也不想看了,作为一个老师,看到如此的框架的文章实在太多了,当时立马就特别反感。第一个学生用的时候我感觉非常不错,第二个第三个也还行。但当第二十个第三十个再用的时候估计十个人都想吐了。大伙估计也了解考研英语的时候,只须看到是模板,立马0分但咱们目前的学生在写自我陈述的时候貌似没别的办法,就是找模板。这个本身也没错,但假如你不经过我们的加工,不结合我们的优势,就是原版,甚至话语都一样,无疑是弄巧承诺。研究生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所以必须要过我们的加工和考虑,把个人陈述做源于己的个性和特点。
9、关于专业基础、专业思维
关于这点大伙都容易忽视,我跟不少专业第一的学生谈过。
985的专业第一听上去挺吓人的。但一谈到具体的专业思维和深度的时候,几乎是一问三不知。当然大学如何度过的同志们心里也都了解。但推免最后起决定用途的可能就是你三年来所积累的专业思维深度和学术底蕴。这里我特别强调下,不要光去注意那些形式上东西,各种包装,而忽视了本质上的东西。必须要把专业入门知识打扎实、经过我们的考虑加工,形成我们的想法,运用专业常识能剖析实质问题至关要紧。常识一定是有威力,但达不到肯定的深度,威力是发挥不出来的。
10、论报辅导班的必要性
辅导班依据我们的需要。推免培训可能跟当时的买保险一样都觉得不必。伴随推免愈加成为一种趋势,角逐愈加激烈,其实有点像出国留学,不是大家做不好,而是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可能成效会更好,在选择自己理想的院校同时,能更好地避免风险。最后祝愿大伙都能进入自己理想的院校。
此时此刻,2017考研学子已经开始了考研之旅,无论前面的复习的道路有多么艰难,无论复习过程中有多少魅惑,相信大伙都会坚定目的,努力向前的。为了便捷大伙学习,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所有你不知道的都会一一助你解决。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轻松学习!
推荐阅读:
2017考研知识:考研区域划分及学科分类
考研知识:预报名与正式报名的联系和不同
2017考研:专硕考研考试报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