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805海洋学基础2022考研自命题科目考试概要

点击数:497 | 发布时间:2025-05-26 | 来源:www.ziyubo.com

    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科目考试概要

    科目代码: 805 科目名字: 海洋学基础

    1、考核内容

    内容模块考查点备注1、海洋科学绪论1.海洋科学的概念;

    2.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

    3.海洋科学研究的特征;

    4.海洋科学的进步历史和进步前景。2、地球科学和海底科学1.地球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的内在联系及其不同;

    2.全球海陆分布特征与海与洋的划分;

    3.海岸带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

    4.国内边缘的种类及其构成等特点;

    5.国内中脊体系的定义及其特征;

    6.国内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架构的内在联系与主要不同;

    7.大洋盆地和边缘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8.滨海、国内架和远洋沉积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规律;

    9.海洋矿产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规律。3、海水的物理特质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1.海水盐度的定义;

    2.海水的主要热学与力学性质及其与温度、盐度和重压的关系;

    3.海水状况方程;

    4.海冰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种类;

    5.世界大洋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

    6.世界大洋中温度、盐度和密度的空间分布特点;

    7.大洋主温跃层和季节性温跃层;

    8.海洋水团、水型和水系,知道其剖析办法;

    9.海水混合的主要方法等特点。4、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质1.海水的组成及其恒定性原理;

    2.控制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

    3.控制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主要原因;

    4.海水中的营养盐种类及其循环;

    5.海洋中主要化学资源。5、海洋环流1.海流的概念及其形成缘由;

    2.重力势、等势面、位势高度、位势深度、压强梯度力的定义;

    3.地转偏向力(科氏力)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4.海水运动方程的基本形式及其动力学边界条件;

    5.地转流及其空间结构;

    6.埃克曼无限深海漂流理论;

    7.浅海风海流与无限深海风海流的空间结构和体积运输;

    8.风生大洋环流理论及西向强化;

    9.热盐环流及其在世界大洋环流中有哪些用途;

    10.世界大洋上层环流的总特点;

    11.赤道流系及其形成缘由、水文特点;

    12.世界西边界流及其显著特征;

    13.世界主要东边界流及其主要基本特点;

    14.大洋中尺度涡的概念及其主要特点;

    15.世界大洋中五个基本水层(团)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缘由。6、海洋中的波动现象1.海洋的波动要点及波动现象形成缘由;

    2.小振幅重力波和有限振幅波;

    3.简单波动理论对波形传播、水质点运动、波速、波长、周期之间的关系与波动能量等方面做出的结论;

    4.海洋内波;

    5.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

    6.风浪和涌浪的定义、形成缘由及其主要特点;

    7.风浪成长的状况及其与风时(最小风时)、风区(最小风区)的关系;

    8.海浪谱。7、潮汐1.潮汐现象的概念;

    2.引潮力及其分布特点;

    3.平衡潮理论和潮汐动力理论的基本思想;

    4.潮汐半日潮和全日潮等种类及潮汐不等是什么原因;

    5.八分算潮法;

    6.长海峡、窄长半封闭海湾和半封闭宽海湾中潮汐和时尚的特质及其不同;

    7.风暴潮的概念及中国风暴潮的特征。8、大方与海洋1.季风等定义;

    2.海—气相互用途的基本特点;

    3.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要紧地位;

    4.ENSO和南方涛动的概念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9、海洋生物1.海洋生物分布的环境要点;

    2.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主要特点;

    3.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海洋生物地理学的的定义及有关专业名词;

    5.海洋初步生产力的种类;

    6.赤潮的概念及其发生的可能缘由;

    7.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及其开发借助状况。10、海洋中的声、光传播及其应用1.声波在海洋中传播的影响参数;

    2.海洋中波导传播和反波导传播、深海水下声道和浅海表面声道;

    3.辐照度、辐亮度等解释说明;

    4.海水体积散射函数;

    5.光在海水的衰减;

    6.水色、透明度、能见度等概念及其形成缘由。十1、卫星海洋遥感1.卫星海洋遥感的基本定义和卫星海洋遥感系统;

    2.卫星海洋遥感的传感器种类;

    3.海温和海色反演的基本原理及其局限性;

    4.卫星高度计和散射计的工作原理;

    5.海面粗糙度对主动式海洋遥感的意义;

    6.SAR对随机海浪成像的3种调节机制。十2、中国近海的地区海洋学1.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区划及海底地形特点;

    2.中国近海海域的气候、水温、盐度和冰情等特点;

    3.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及其特点;

    4.中国近海潮汐与时尚、风浪和风暴潮特点;

    5.中国近海化学要点分布与海洋学特点的联系;

    6.中国近海生物、化学和矿物资源种类及其开发借助前景;
    7.中国近海环境保护的近况与任务。

    2、考试试题结构

    1. 解释说明: 6道,每道5分,共30分;

    2. 简答卷: 5道,每道12分,共60分;

    2. 论述题: 3道,每道20分,共60分。

    3、试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