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要点笔记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平凡的学习日常,大伙都没少背要点吧?要点是常识中的最小单位,有时也叫“考试知识点”。
1.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要点笔记 篇一
容易见到的力
1、重力G=mg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x:形变量}
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重压}
4、静摩擦力0≤f静≤fm
5、万有引力F=Gm1m2/r2
6、静电力F=kQ1Q2/r2
7、电场力F=Eq
8、安培力F=BILsinθ
9、洛仑兹力f=qVBsinθ
2.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要点笔记 篇二
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
①平衡状况: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②平衡条件:合力为零,亦即F合=0或∑Fx=0,∑Fy=0
a、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势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
b、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势必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c、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用途下处于平衡状况,一般可使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F1x+F2x+………+Fnx=0
F合y=F1y+F2y+………+Fny=0
③平衡条件的推论: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况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所受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当三个共点力用途在物体上处于平衡时,三个力的矢量组成一封闭的三角形按同一环绕方向
3.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要点笔记 篇三
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办法。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剖析,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办法。
3、一般在剖析外力对系统用途时,用整体法;在剖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用途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用。
4、受力剖析的判断依据:
①从力的定义判断,探寻施力物体;
②从力的性质判断,探寻产生缘由;
③从力的成效判断,探寻是不是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况。
总之,在进行受力剖析时必须要按次序画出物体实质受的每个力,为解决这一难题可记忆以下受力口诀:
地球周围受重力绕物一周找弹力
考虑有无摩擦力其他外力细剖析
合力分力不重复只画受力抛施力
4.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要点笔记 篇四
研究静摩擦力
1、当物体具备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个时候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物体所遭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限度,这个值叫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况与外部受力状况决定,与正重压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重压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m=μ0·N(μ≤μ0)
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定义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静摩擦)。
5.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要点笔记 篇五
物体与质点
1、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而言影响不大或没影响时,为研究问题便捷,可忽视其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做一个有水平的点,这个点叫做质点。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条件:
①研究的物体上个点的运动状况完全一致。
②物体的线度需要远远的大于它通过的距离。
物体的形状大小与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视不计时就能把物体当作质点
平动的物体可以视为质点
平动的物体上每个点的运动状况都一模一样的物体,如此,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状况与整个物体的运动状况相同,可用一个质点来代替整个物体。
6.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要点笔记 篇六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需要使用同一参考系。
参照物未必静止,但被觉得是静止的。
7.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要点笔记 篇七
重力势能
概念:物体因为被举高而具备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重力做功的特征:只和初末地方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弹性势能:物体因为形变而具备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8.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要点笔记 篇八
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地方。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9.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要点笔记 篇九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6.速度是状况量,加速度是性水平,速度改变量是过程量。
10.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要点笔记 篇十
1、电动势
概念: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送的电荷q的比值叫电源的电动势。
概念式:E=W/q
单位:伏
物理意义: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电动势越大,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时,电源将它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数值就越多。
2、电源的几个要紧参数
电动势:它取决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
内阻:电源内部的电阻。
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其单位是:A·h,m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