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中二年级下册复习要点总结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学习任何一门科目都不能离开对课本要点的总结,特别是同学们在学物理时,更要总结好每个要点。
1.物理高中二年级下册复习要点总结 篇一
气体的性质
1.气体的状况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很多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重压,标准大方压:1atm=1.013×105Pa=76cmHg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征:分子间空隙大;除去碰撞的瞬间外,相互用途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非常大
3.理想气体的状况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
2.物理高中二年级下册复习要点总结 篇二
动力学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具备惯性,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况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用途在他们,平衡力与用途力反用途力不同,实质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征: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预防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0℃:332m/s;20℃:344m/s;30℃:349m/s;
8.波发生明显衍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预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
10.多普勒效应:因为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致使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
3.物理高中二年级下册复习要点总结 篇三
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
概念:大家周围的所有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特征: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状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2.黑体
概念:在热辐射的同时,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面射来的电磁波。假如一些物体可以完全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黑体辐射特征: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注意:一般物体的热辐射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类型及表面情况有关。
4.物理高中二年级下册复习要点总结 篇四
电势高低的判断
1、依据电场线的方向判断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愈加低,也可以说电场线一直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2、依据电场力做功判断
正电荷在电场力用途下发生位移,若电场力做正功,则说明正电荷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若电场力做负功时,正电荷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
负电荷在电场力用途下发生位移,若电场力做正功,则说明负电荷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若电场力做负功,则说明负电荷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移动。
3、依据点电荷电场中的场源电荷的电性判断
若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地方,则在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势永远为正值,离点电荷越远的地方,电势越低;在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势永远为负值,离点电荷越近的地方,电势越低。
4、借助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在电势越低的地方电势能越小;负电荷在电势越低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小。
5、借助电势的概念式判断
借助公式q=EP/q计算时,将EP、q的正负号--起代人,通过的正负,比较该点和零电势地方间电势的相对高低。
5.物理高中二年级下册复习要点总结 篇五
太阳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方局部地区的一种剧烈的爆发现象,在短期内释放很多能量,引起局部地区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并随着粒子辐射忽然增强。
1、影响
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导致非常大影响。太阳色球层中一声爆炸,地球大方层即刻出现缭绕余音。耀斑爆发时,发出很多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将会紧急危及宇宙飞行器内的宇航员和仪器的安全。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方分子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电波的功能。无线电通信特别是短波通信,与电视台、电台广播,会遭到干扰甚至中断。耀斑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层大方用途,产生极光,并干扰地球磁场而引起磁暴。
除此之外,耀斑对气象和水文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正由于这样,大家对耀斑爆发的探测和预报的关切程度与日俱增,正在努力揭开耀斑迷宫的奥秘。
2、耀斑的成因
太阳大方中充满着磁场,磁场结构越复杂,越容易储存更多的磁能。
当储存在磁场中的磁能过多时,会通过太阳爆发活动释放能量,太阳耀斑即是太阳爆发活动的一种形式。
长期的观测发现,大部分耀斑都发生在黑子群的上空,且黑子群的结构和磁场极性越复杂,发生大耀斑的几率越高。平均而言,一个正常进步的黑子群几乎几小时就会产生一个耀斑,不过真的对地球有强烈影响的耀斑则极少。
6.物理高中二年级下册复习要点总结 篇六
概念:
电势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因为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电场中两点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依教程需要,电势差都取绝对值,了解了电势差的绝对值,要比较什么点的电势高,需依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正负判断,或者是由这两点在电场线上的地方判断。
电流之所以可以在导线中流动,也是由于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势差,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一般用字母V代表电压。
电源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和。
公式:ΣU=U1+U2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公式:ΣU=U1=U2
欧姆定律:U=IR但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
并联电压之特征,支压都等电源压,U=U1=U2
7.物理高中二年级下册复习要点总结 篇七
1、焦耳定律
1.概念: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意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热。
3.适用条件:任何电路。
2、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在肯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意义:电阻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率的办法。
3.适用条件: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与的电解液。
3、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2.意义:电流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办法。
3.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8.物理高中二年级下册复习要点总结 篇八
固体
1、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
2、非晶体:外观没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①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②晶体与非晶体并非绝对的,有的晶体在肯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
3、单晶体多晶体
假如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小颗粒,如此的晶体就是单晶体
假如整个物体是由很多凌乱不堪的小晶体排列而成,如此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
9.物理高中二年级下册复习要点总结 篇九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所以正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减小,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相反,所以负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增大,但电势都是沿场强方向减小。
1、缘由
电势能,电场力,功的关系与重力势能,重力,功的关系很像。
E=mgh,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电势能是什么原因就是电场力有做功的能力,但凡势能规律几乎都是这样,电场力正做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负做功,电势能增大,在做正功的过程中,电势能通过做功的形式把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而电势能减小。
静电力做的正功功=电势能的减小量,静电力做的负功=电势能的.增加量
2、判断电场力做功的办法
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看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
10.物理高中二年级下册复习要点总结 篇十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自由电荷;
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大家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类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数学表达式:I=Q/t;
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1A=103mA=106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