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

点击数:522 | 发布时间:2025-01-09 | 来源:www.gufener.com

    教育部新修订的2006版《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概要》,大家都知道,《大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考试前复习的依据。考试前复习时,弄清爽版《大纲》的修订思想与主要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1、新版《大纲》的修订依据

    1.充分考虑到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要进一步满足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需要,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成人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教育主要以培养与造就技能型的应用技术人才为办学方向,强调的是学生要具备肯定的专业理论常识与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公共基础课应为培养目的服务,入门知识与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基本需要。所以从成考数学科的考试来讲,只须可以反映出考生具备肯定的初等数学入门知识,表现出具备基本的数学文化素质,也就达到了可以继续同意专科、本科教育的低标准。

    2.充分考虑到成人考生不同学习背景的实质状况。参加成考的考生主如果普高、职业高中、中等专科学校、中等职业技工学校、成人职工中学的毕业生,因为生源广泛,各类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尽相同,各类考生的学习历程也不尽相同,客观上形成文化程度上下相差悬殊,能力也有高有低,参差不齐的成考的特殊性。不少考生的中学阶段数学课的学习,欠规范,欠系统,欠完整,常识的丢漏现象紧急,比如不少职业高中的学生对于三角、平面分析几何等入门知识就没学过。

    3.充分考虑到成考的实质状况,认真剖析近两年成考数学科考生的答题,考试成绩一直不尽人意,数学科平均分在55分上下徘徊。综合剖析考生失误的重要原因,其一是多数考生的中学习数学入门知识薄弱,学会与运用常识剖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其二是部分考生对成考认识不足,考试缺少严肃性,缺考率较高,考试前复习不充分,仓促上阵,自然是考不好的。

    4.充分考虑到2000年、2002年两次修订《大纲》是以发展革新,锐意改革为主旋律,更新常识基础,删去了一些繁难复杂的内容和需要,增加近现代数学内容,增加一些应用性和工具性内容,比如导数、平面向量、概率统计初步等,并且重视数学应用,突出考查应用意识。但在客观上,增加上述的常识内容多是考生过去没学过的新的要点,无形中也加强了复习困难程度。所以,2006年修订《大纲》,在2005年修订的基础上,适合地删减内容,减少困难程度也在情理之中。

    成考的理论与实践表明,数学科的考试应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的特征,主要测试中学习数学入门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办法,重点考查数学基本能力(其中包含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直觉猜想、总结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能力),适度考查能综合运用所学常识剖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版《大纲》的主要变化

    1.复习考试内容:

    (1)数学(理工农医类)的新版《大纲》的主要变化反映在立体几何部分上,具体地说是5个删去,即

    ①删去了“知道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②删去了“知道两个平行平面距离的定义,知道两个平面平行、垂直的断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③删去了“学会直线的向量参数方程”;

    ④删去了“会解决空间直线的距离问题”;

    ⑤删去了“知道平行六面体的定义”。

    除此之外在概率与统计初步部分,删去了“知道线性回归的办法及其简单应用”。

    (2)数学(文史财经类)的新版《大纲》的主要变化是“改了一个字,删去3个 ‘灵活’两个字,删去了1条考核需要”,即在代数部分

    ①将“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改为“知道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②将“能灵活运用二次函数的常识解决有关问题”改为“能运用二次函数的常识解决有关问题”;

    ③将“会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改为“会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④将“会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改为“会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除此之外在概率与统计初步部分,删去了“知道线性回归的办法及其简单应用”。
    2.试题结构:

    (1)试题内容比率:

    数学(理工农医类)

    代数 三角 平面分析几何 立体几何 概率与统计初步

    调整前 40 15 20 15 10

    调整后 45 15 20 10 10

    从上表看出,立体几何部分降低了5,代数部分增加了5.

    数学(文史财经类)没变化,即代数约占55;三角约占15;平面分析几何约占20;概率与统计初步约占10.

    (2)题型比率: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卷

    考试试题数 分值 考试试题数 分值 考试试题数 分值

    调整前 15 75 4 16 5 59

    调整后 17 85 4 16 4 49

    这就是说选择题由15个小题增加到17个小题,相应地分值增加了10分,而解答卷由5个小题降低到4个小题,相应地分值降低了10分。

    (3)考试试题难易比率:

    较容易题约占40;中等困难程度题约占50;较难点约占10.

    3、新版《大纲》的什么时间注解

    1.在新版《大纲》中,理工农医类数学大变化是立体几何部分删去了“知道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等5个要点。

    立体几何是研究空间几何图形性质的学科,平面几何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在立体几何中,“直线和平面”又是“多面体和旋转体”的基础。而“直线和平面”的核心内容是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地方关系,各种地方关系实质上是不同层次的平行、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研究空间图形的问题,常将某些图形归结到某一确定的平面内,从而转化为平面图形问题,然后用平面几何的常识加以解决,如用三个公理论证共面,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把异面直线的垂直转化为共面直线垂直问题,这种转化思想在立体几何中无处不在。非常难设想,一道立体几何解答卷,可以离得开“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来解题。近两年来,成考中,立体几何考查的立足点放在空间形体和空间图形的综合解答卷上。客观事实是,这种立体几何解答卷的得分率基本上都低于0.1,其考试试题区别度自然也非常低。显然,正确地解题是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画图、识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

    新版《大纲》试题结构的常识内容中,将立体几何所占比率减少了5.在题型结构中,将选择题所占比率增加了5,将解答卷所占比率减少了5.这种变化与上述剖析是完全一致的,把考查重点放在对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各种地方关系的入门知识上,通过复习考试,会使考生有实实在在的收成。

    2.在新版《大纲》中,文史财经类数学大变化是将“二次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3个要点的 “灵活运用”改为“会用常识解决有关问题”。

    函数是中学习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它提供了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规律的一般理论和基本办法。而二次函数的有关常识又是重点之中的重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方程、不等式、数列、三角与平面分析几何等各部分常识的交汇点与结合部,比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就是关于项数n的二次函数。综合考查数学常识与能力,二次函数确实是好的载体。分析二次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有关问题时,总是需要以解方程或解不等式为基本工具,涉及到待定系数法、配办法、换元法、数学总结法等基本数学办法,也常要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等基本数学思想。并且在求大值或小值的实质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两年来,成考中,有关二次函数等要点一向是考核的重点。适合地减少考试试题的综合程度,并不影响对入门知识的考查。

    3.在新版《大纲》中,无论是理工农医类数学还是文史财经类数学,都删去了关于“知道线性回归的办法及其简单应用”的考核需要。一元线性回归的办法,在经济预测与决策等实质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概率统计中强调应用意识的要点,但用线性回归办法解决实质应用问题时,既使是用计算器计算回归系数,过程较繁,也决非易事,不如忍痛割爱,让考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概率统计的入门知识上,尤其是有实质问题中有着广泛应用的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上更有意义。

    4.从近两年成考的数学科考试试题可以看出,命题职员命题时主要侧重考查考生的入门知识、基本办法及基本技能学会状况,考试试题所涉及到的要点是基本的、主要的、突出的要点,是需要学会而且极易学会的要点。考查应以考查基本能力为主,以考查中学习数学的通性通法为主。本人觉得2006年的考试试题会适合地减少包括要点的综合程度,尽可能降低解题的中间环节或计算步骤。

    4、关于考试前复习的建议

    1.对照大纲,全方位复习

    看重新版《大纲》对复习备考的指导用途,好好学习《大纲》,吃透《大纲》的精神,学会《大纲》的要素,对照《大纲》的需要,克服浮躁心理,踏踏实实搞好全方位复习。

    2.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抓住重点,重点是纲,纲举目张。立足入门知识点,突出主要要点,狠抓考试的热门。要去探寻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之间的关系,以点带面,以主带次,用重点内容提挈整个内容,推进全方位复习。

    3.加大练习,提升能力

    基本练习反复进行,多训练常常出题的要点,作少量典型题训练,逐步加深对基本定义的理解,熟记基本公式,熟练基本办法,注意总结规律,切切实实提升解题能力。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