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现象和本质
事物都有其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既有不同又有联系。它们不同是:现象是事物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是多变的、易逝的、表面的东西,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相同种类现象中一同的普通的东西,本质是现象中相对稳定的东西,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现象是外在的,人能直接感知的;本质是内在的,需要要经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它们的联系是:没无本质的现象,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没无现象的本质,任何本质都表现为现象。假象也是对本质的表现,但不是直接表现本质,甚至会歪曲本质、掩盖本质。
5、认识的两次飞跃
认识的首次飞跃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认识的根本任务,即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达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拥有的条件: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十分丰富和很多靠谱的感性材料,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首要条件。②运用科学的思维办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粗、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点。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认识的最后目的。
当认识回到实践后,认识的一个阶段就能告一段落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认识的结束。只须客观事物的在持续的变化,只须人的实践在持续的进行进步,那样人的认识就要持续的深化、进步。
第二次飞跃比首次飞跃更要紧,这是由于认识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认识进步的总规律,概括起来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这一原理需要大家要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办法。
▲6、认识的深化和进步
认识一直要进步的。从深度上讲,大家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化;从广度上讲,大家的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讲,大家的认识势必向前推移。认识无止境,所有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看法都是不科学的。
▲7.科学理论的指导用途
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并按其内在的逻辑组成的肯定体系,是真理的系统化。
科学理论对于大家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用途:科学理论可以揭示社会进步的规律,预见将来,帮助大家把握社会进步的方向和历史进程;可以提供正确认识事物和有效行动的办法,帮助大家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可以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观。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达成其指导用途,也应该注意理论联系实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8.科学的思维办法
在思维过程中要擅长把剖析和综合结合起来。
剖析是指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每个要点,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办法和思维过程。只有对每个要点第一做出周密的剖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的地认识事物;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每个要点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办法和思维过程。只有对事物各种要点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
二者是统一的科学思维办法,大家既要在综合指导下深入剖析,又要在剖析基础上综合。
在剖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要把合理相象与创造性思维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