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学考试510201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设置表

点击数:647 | 发布时间:2025-04-15 | 来源:www.gbkfld.com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新旧课程顶替关系表
    新计划课程旧计划课程
    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字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字学分
    1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2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313124英语(专)700012英语(一)7
    400022高等数学(工专)700022高等数学(工专)7
    513807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技术3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2
    13808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技术(实践)202317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3
    613793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3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3
    13794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实践)200343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1
    702323操作系统概论402323操作系统概论4
    802141计算机互联网技术402141计算机互联网技术4
    913170数据库及其应用4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3
    13171数据库及其应用(实践)102121数据库及其应用(实践)1
    1014481信息安全基础402142数据结构导论4
    11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4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4
    1213181数据结构3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4
    13182数据结构(实践)104733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实践)1
    1311110软件测试基础30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5
    11111软件测试基础(实践)204731电子技术基础(三)(实践)2
    1407871多媒体应用技术502198线性代数3
    1514354网站建设与建设(实践)504729大学语文4
    总学分70总学分68
    山东高等教育自考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考试计划

    (2023年版)

    1、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考是国内高等教育基本规范之一,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国内高等教育体系的要紧组成部分。

    本专业是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进步需要而设置的。

    本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和课程设置在大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相应层次专业需要维持基本一样,同时,依据高等教育自考的特征,重视考核应考者对本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学会与运用所学常识进行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考试计划由山东高等教育自考委员会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考开考专业清单(2021年)>和<高等教育自考专业基本规范(2021年)>的公告》(教职成厅〔2021〕2号)需要拟定。

    2、培养目的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具备肯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革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进步的能力,学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入门知识,拥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工程实践能力,可以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培养需要

    本专业需要初步学会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入门知识,学会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能力,拥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管理的实践技能。主要包含:

    1.初步学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入门知识;

    2.拥有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入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备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管理、系统开发和系统维护的职业能力,满足计算机应用技术职位的工作需要;

    4.知道国家计算机应用技术范围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5.拥有对新常识、新技能的学习力和肯定的革新创业意识。

    4、学历层次与规格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各门课程考试使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后,获得该课程学分。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考试课程门数为15门(其中考试课程有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为70学分。

    凡根据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获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需要,思想品德鉴别合格,考生申请,经审核符合毕业需要,由山东高等教育自考委员会颁发高等教育自考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

    5、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510201主考学校:山东大学

    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字学分
    1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2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313124英语(专)7
    400022高等数学(工专)7
    502141计算机互联网技术4
    6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4
    702323操作系统概论4
    813170数据库及其应用4
    13171数据库及其应用(实践)1
    913181数据结构3
    13182数据结构(实践)1
    1013793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3
    13794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实践)2
    1113807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技术3
    13808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技术(实践)2
    1207871多媒体应用技术5
    1311110软件测试基础3
    11111软件测试基础(实践)2
    1414354网站建设与建设(实践)5
    1514481信息安全基础4
    毕业总学分70
    6、主要课程说明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略。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略。

    3.英语(专)略。

    4.高等数学(工专)略。

    5.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略。

    6.计算机组成原理略。

    7.操作系统概论略。

    8.数据库及其应用略。

    9.数据结构略。

    10.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略。

    11.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技术略。

    12.多媒体应用技术

    本课程主要使考生学习多媒体技术基本定义,学会音视频信息的获得和处置技术,学会图形、图像、动画等信息的编辑处置,学会多媒体数据的压缩及常见的编码技术。学会多媒体常用软件的操作及其应用,进行计算机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13.软件测试基础

    软件测试是现代软件工程规范的要紧组成部分,软件测试通过各种方案、技术和办法,对软件中存在的各种缺点与对软件商品的水平进行监督度量,保证软件商品的靠谱和效果。软件测试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等软件开发有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学习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软件测试的原理与办法、技术、实践。第一部分系统地学习软件测试有关定义,系统性的学习软件测试所需的基本办法,学会软件测试规范、软件测试过程及其改进等内容。第二部分学习软件测试每个层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的测试技术及其工具,学习软件国际化和当地化的测试、软件测试智能化的原理和框架。第三部分从软件测试需要剖析、测试计划开始,逐步深入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环境部暑、测试实行、缺点报告跟踪与报告、测试结果剖析与报告,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通过课程学习,为学生以后从事实质软件测试工作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理论和实践基础。

    14.网站建设与建设(实践)

    本课程为实践课程,考生通过学习,主要学会网站建设的基本理论、设计原则、建设步骤。基于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考生综合静态网站和动态网站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与有关的技术,可以借用专业设计软件设计并搭建一个网站,使考生学会网站打造、管理与发布的全过程与静态网站制作与制作的常用技术和办法,使考生可以适应信息互联年代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需要。

    15.信息安全基础

    本课程内容包含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入门知识和实用技能,可以使考生具备基本的信息安全系统剖析、安全方案制定、安全防护等综合集成设计和技术开发能力。具体内容为信息安全概述、物理安全、对称加密和公钥加密等应用密码学基础、互联网安全协议、互联网攻防、系统安全、内容安全、Web与云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等。

    7、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需要

    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

    (1)数据库及其应用(实践)1学分。

    (2)数据结构(实践)1学分。

    (3)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实践)2学分。

    (4)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技术(实践)2学分。

    (5)软件测试基础(实践)2学分。

    (6)网站建设与建设(实践)5学分。

    2.实践性环节的内容、需要和考核方法,由各门课程的考试概要规定,实践性环节的考核由主考学校负责推行。

    3.凡包括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考核两部分的课程,考生须获得两个部分的合格成绩方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8、其它说明

    1.国内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凡身体健康,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均可考试报名本专业。
    2.笔试课程用教程以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当次考试公布的信息为准,实践课程用教程以主考学校当次考核公布的信息为准。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