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雪》。这首词作者为毛泽东。该词通过描绘北方壮观秀丽雪景,评说历的一些封建雄主,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对今日人民创建新中国的殷切期望与坚强信心。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
2.《迢迢牵牛星》。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不详。本词借牛郎织女传闻来抒发世间女子别离相思之苦,通篇使用比兴手法。
3.《归园田居(其一)》。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田园诗,作者为东晋陶渊明。本诗主要抒写了诗人崇尚自然的心志,表达了他归隐田园后的喜悦心情,使用比喻、对比修辞手法。
4.《出塞》(其一),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诗,作者王昌龄,盛唐诗人。该诗慨叹边塞战争的经久不息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的痛苦,期望能有英勇善战的将领来守卫国家的安宁。诗中借用典故,含义深重。
5.《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七言长篇抒情古诗,作者张若虚,唐代诗人。诗作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自然美景,抒写了人间的离情别绪,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永恒、生活短暂的思索。此诗在抒情办法上主要使用借景抒情,并运用了暗示的手法。
6.《送元二使安西》,这是首七言绝句。也是首送别诗。作者王维,盛唐诗人。本诗通过送别地址与饯行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该作兼用借景抒情与借事抒情两种表现办法。_
7.《登金陵凤凰台》,这是首七言诗,属怀古诗。作者李白,盛唐伟大诗人。该诗抒写诗人登临金陵凤凰台的所见所感,并运用了对比、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
8.《蜀相》,七律诗,属怀古诗,作者杜甫,盛唐伟大诗人。诗中记述了诗人初居成都,寻访武侯相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诗作借景抒情与借事抒情相结合,并运用了设问句。
9.《枫桥夜泊》,七绝,周羁旅诗,作者张继,中唐诗人。该诗通过描写夜泊枫桥见到的江南水乡秋夜特有些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惆怅心情。该诗的特征是诗中有画,借景抒情。
10.《游子吟》,五言古诗,也是作者自创的新乐府诗。作者孟郊,中唐诗人。该诗通过描绘慈母为游子穿线缝衣的细节,歌颂了真挚的母爱。诗中运用了比喻与象征的修辞手法。
11.《乌衣巷》,七绝,作者刘禹锡,中唐诗人。本诗通篇写景,并寓情于景。
12.《赋得古原草送别》,五律,属送别诗,作者白居易,中唐诗人。该诗借描写春草以寄托别情,借景抒情,并化用典故。
13.《江南春》,七绝,属咏史诗,作者杜牧,晚唐诗人。该诗借描绘江南漂亮的春景,寄予历史的感慨。本诗写景具备整体性,并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
14.《夜雨寄北》,七绝,是相思诗,作者李商隐,晚唐诗人。本诗以诗代信,倾诉思念亲人,渴望北归的感情,构思巧妙,含意丰富。
15.《虞美人》,这是首词,作者李仍,五代南唐词人。全词纯用白描手法,比喻贴切生动。
16.《望海潮》,这是首词,作者柳永,北宋词人。本词描写杭州的繁华景象,与西湖的秀丽景色,赞美城市风光,表现了百姓与地方官的游乐。多用铺叙与白描手法。
17.《水调回头》,这是首中秋咏月词,作者苏武,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该词通过描绘中秋佳节,饮酒赏月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对弟弟苏辙的怀念,对经受离别之苦的大家的安慰和祝愿。运用设问句,以月贯穿全词,构思缜密。
18.《武陵春》,这是首词,作者李清照,宋代杰出女词人。该词通过对主人公外在情态举止与内心活动的刻画,表达了词人“物是人非每件事休”的沉痛心情,构思新颖。
19.《书愤》,七言律诗,作者陆游,南宋爱国诗人。
20.《水龙吟》,词,作者辛弃疾,宋代大词人,该词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伸、年华虚度的悲愤,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词中多用典,并综合运用了比喻、比拟、象征等表现手法。
2、基本要素归类
1.作品作者
《沁园春。雪》: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中共的领袖,中国的。
《迢迢牵牛星》:无名氏,选自《古诗十九首》。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东晋人,国内文学第一个很多写作田园诗的诗人。
《出塞》(其一):王昌龄,盛唐诗人。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代诗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盛唐诗人。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盛唐伟大诗人。
《蜀相》:杜甫,盛唐伟大诗人,其诗称为“诗史”。
《枫桥夜泊》:张继,中唐诗人。
《游子吟》:孟郊,中唐诗人,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说。
《乌衣巷》:刘禹锡,中唐诗人。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中唐大诗人。
《江南春》:杜牧,晚唐诗人。
《夜雨寄北》:李商隐,晚唐杰出诗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五代时词人,后世称之为南唐后主。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北宋词人。
《水调歌头(明月见时有)》:苏轼,北来杰出的文学家,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宋代杰出女词人,跨北宋、南宋。
《书愤》:陆游,南来杰出的爱国词人。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南宋大词人。
2.作者归类
作者是唐代诗人的有:王昌龄、张若虚、王维、李白、杜甫、张继、孟郊、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其中,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甫是盛唐诗人。张继、孟郊、刘禹锡、白居易为中唐诗人。杜牧、李商隐为晚唐诗人。
创作词的几位作者的有:李想、柳永、苏武、李清照、辛弃疾。
3.体裁归类
五言古诗:《迢迢牵牛星》、《归国田居》、《游子吟》。
七言古诗:《春江花月夜》。
七言绝句:《出塞》、《送元二使安西》、《枫桥夜泊》、《乌衣巷》、《江南春》、《夜雨寄北》。
七律:《蜀相》、《书协》。
五律:《赋得古原草送别》。
4.题材归类
送别诗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送元二使安西》。
相思诗有:《迢迢牵牛星》、《夜雨寄北》。
“虞美人”、“望海潮”、“水调歌头”、“武陵春”、“水龙吟”、“沁园春”均为词牌名。
3、单元内容概要。
本单元需要考生背诵20首诗词,并学会基本抒情办法(写景抒情、叙事抒情、描绘人物举动抒情)和表现手法(比喻、象征、夸张、用典)
学习诗词单元,应当认知以下几种基本抒借办法:
1.直接抒情,即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我们的喜怒哀乐。典型的例子如《诗经》中的“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和《琴歌》中的“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等等。教程中的典型如: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和李恩《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前者以自己不请世事艰难抒发报国无门的悲愤,后者以往事不堪回首坦陈亡国的痛楚。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或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它分如下几类:
(l)写景抒情,最为容易见到,总是要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融情于景。如柳永《望海潮》着力铺写景物,“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却分明流动着作者的惊喜。陶渊明《归国田居》中“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几句,不止是对质朴宁静田园风光的写照,也包盛了诗人脱离官场污浊、重归自然生活的悠然自得之情。
二是借景寄托。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巴山夜雨涨秋池”抓住秋雨特点以借景抒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客合青青柳色新”既是实景实绘,又因折柳送别的传统风习象征着一次新的离别在即,满含恋恋不舍之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篇以春草关合人情,借凄凄春草抒凄凄别值。
三是缘情写景。如辛弃疾《水龙吟》写山“献愁供恨”,显然是作者将自己深沉的家国之思和复国无望之情移入了客观事物;刘禹锡《乌衣巷》写曾是热闹繁华现在却荒凉冷落的乌衣巷,就凝注着诗人沧海桑田的感慨。
四是因情造景。如杜牧《江南春》马上风和日丽之景、烟雨迷蒙之景、江南大地千里范围之景统摄到一幅画面之中进行高度艺术概括,暗示大家:信佛无益于治国安民。
(2)叙事抒情。如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杨抬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达作者的崇敬心倩。
(3)描绘人物举动抒情。如李清照《武陵春》“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和辛弃疾《水龙吟》“把吴构看了,栏于拍遍”等诗句。
学习诗词,还应把握以下几种容易见到的艺术表现手法:
1.比喻。如们渊明《归国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比喻自己对摆脱羁绊、重归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2.夸张。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王昌龄《出塞》“万里长征人未还”等诗句。
3.象征。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浮云蔽日”象征群小包围皇帝,蔽其视听;苏轼《水调歌头》以月之“阴晴圆缺”象征人之“悲欢离合”。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以“柳色新”象征离别,“柳”的意象是具体的,而作为其对应物的“离别”则隐含不露。
4.用典,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如辛弃疾(水龙吟)下片就连用了张翰、刘备、桓温三个典故。
学习本单元,还应学会有关诗词体裁的一些知识:
1.以句式分,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
2.以体裁分,有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律体等。
3.近体诗,是唐宋以来时尚的、形成于唐代的一种格律诗体,它在平仄、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它主要分为:
(l)绝句,包含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言者称五绝,每句七言者称七绝。如《出塞》、《送元二使安西》、《枫桥夜泊》、《乌衣巷》、《江南春》、《夜雨寄北》都是七绝。
(2)律诗,包含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言者称五律,每句七言者称七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五律,《蜀相《书愤》为七律。
4.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学问声律相对而言的,而不以创作时间而定。唐宋以来的诗人也多作古体诗。如《迢迢牵牛星》、《归国田居》、《春江花月夜》、《游子吟》等。
5.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调或词牌,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水龙吟》等。词的篇幅长短不一,差异颇大。沿用到今天的有小令(59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一般把双调词的第一段称为上片、前阙或上阙,把第二段称为下片、后阙或下阙。
=自学考试考试试题推荐=2025年十月天津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考试试题2025年4月天津自学考试货币银行学考试试题2025年1月天津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考试试题2025年4月天津自学考试国际市场推广学考试试题2025年4月天津自学考试国际市场推广学考试试题2025年4月天津自学考试网络及其应用考试试题查询自学考试全部考试真题>>=自学考试文档推荐=2025年十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真题2025年4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真题2025年十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试题2025年4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试题2025年4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试题2025年十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试题查询自学考试全部文档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前串讲笔记诗歌篇.docx立即下载Word好看的文档,便捷珍藏和打印(4831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