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全国各省复工及开学都遭到影响延期。目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黄金期和高峰期,针对高校毕业生政府就升学深造及就业做出回话与支持。中公考研记者整理有关资讯,关注一下~
升学深造
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主要向国家策略和民生范围急切需要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AI等有关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向中西部和东北区域高校倾斜。
扩大今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规模,主要由职业教育本科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向产业升级和改变民生急切需要的专业招生,向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生物医学工程类和预防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应对管理、养老服务管理、护理等专业倾斜。
就业途径
组织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 ”“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并准时发布调整后的笔试面试时间等信息。
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区域、东北区域、艰苦边远区域基层,到现代农业、社会公共服务等范围就业创业。
落实好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考研加分等打折政策。
就业途径
打造校企合作对接平台,在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要紧范围中加大人才供需对接。
深人挖掘网络、云数据、AI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充分借助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平台,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方法达成多样化就业。
落实在校大学生创业打折政策,加大创业平台建设,举办中国“网络+”大学生革新创业大赛,鼓励和支持更多毕业生个人创业。
就业途径
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针对毕业生群体拓展精 准宣传动员和重点寻求。
加强高校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力度。招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学、婴幼儿园尤其是到急切需要教师的高中和婴幼儿园任教,落实应届公费师范生全部入编入岗。
持续推送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准时采集发布国际组织招聘信息,组织拓展专 家讲坛、练习营、国际交流等活动,进步拓宽实习任职途径。
就业服务
要充分借助部、省、校三级联通的就业互联网体系与社会招聘网站,联合举办“2020届高校毕业生全国互联网联合招聘一一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要打造严格的信息审核机制,确保招聘单位及职位信息真实准确。
积极推进实行网上面试、网上签约。要借助互联网为留学回国毕业生提供便捷的学历学位认证服务,做好有关就业信息服务。
开发、共享-批线上就业创业精品课程和就业创业讲坛视频,便捷毕业生点播观看。大全发布各地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汇编及就业创业网站等信息,便捷毕业生查阅用。
就业帮扶
有条件的区域和高校要开通就业心理健康咨询和就业帮扶热线,疏导毕业生就业焦虑情绪,缓解就业心理重压。
扩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职位计划在湖北高校招募规模。
配合有关部门,增加中央基层项目在湖北高校的招募计划。
更大力度扩大湖北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计划。
举办面向湖北高校与湖北籍学生的专场网上招聘活动,高校要协调用人单位适合延长招聘时间、推迟体检时间、推迟签约录取。
高校要全方位学会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身体残疾等毕业生状况,实行分类帮扶和“一人一策”动态管理,优先推荐职位。
就业时间
各地各高校可视状况适合延长就业签约时间,准时为已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
要配合有关部门引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和录取时间,对延迟离校应届毕业生推迟报到、落户等时限。
要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门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持续提供就业服务。
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并为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按应届毕业生身份准时办理就业手续。
就业权益
各地各高校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在教育系统招聘活动中,不能发布拒绝招录疫情紧急区域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信息,严禁设置性别、民族等歧视性条件和院校、培养方法等限制性条件。
加大对学生的就业安全教育,严密防范招聘陷阱、就业欺诈、“培训贷” 等不法行为,并配合有关部门]子以打击。
就业签约
各高校要严格遵守就业签约工作“四不准”需要,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原标题:@2020届毕业生,最新就业政策来了
原文链接: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pngshare?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10181863984115175196%22%7D&qq-pf-to=pcqq.c2c
以上是中公考研记者收拾的“@2020届毕业生,最新就业政策来了”文章,期望各位考生在这段特殊时期不要松懈,在家积极做好筹备!相信每个冬季都会过去,每个春季也都不会缺席~更多考研动态有关内容尽在中公考研动态频道~
有关阅读:
多省份院校研究生扩招!天津扩招增幅22.9%超越上海
什么时间开学?已有3个省份明确开学时间
什么时候能开学?教育部:要满足三个条件
大学生就业网开通“线上就业指导,网上就业服务”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