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物理上册必学一教材

点击数:675 | 发布时间:2024-12-01 | 来源:www.cnkki.com

    进入高中后,不少新生有如此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出色的大有人在,极少有人注意到我们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应尽快进入学习状况。智学网高中一年级频道为正在好好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中一年级物理上册必学一教材》,期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一年级物理上册必学一教材(一)


    教学目的:

    1、常识与技能

    (一)能熟练用打点计时器。

    (二)会依据有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完成操作。

    (三)会处置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四)会设计表格并用表格处置数据。

    (五)会用v-t图像处置数据,表示运动规律

    (六)学会图象的一般办法,并可以用语音描述运动的特征。

    2、过程与办法

    (一)初步学习依据实验需要,设计实验,探究某种规律的研究办法。

    (二)历程实验过程,准时发现问题并做好调整。

    (三)初步掌握依据实验数据发现规律的探究办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领会实验的设计思路,领会物理学的研究办法。

    (二)培养依据实验结果作出剖析判断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探究目的:

    探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研究小行车速度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有几种可能:

    变化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均匀变化等。可结合速度图象描述猜想。

    提示怎么样测量出不同时刻的物体运动速度;最后确定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挨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准时断开电源。

    3、要预防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准时用手按住它。

    实验过程:

    1、附有滑轮的长度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用一条细绳栓住小车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适当的钩码,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上面。

    3、把小车停在挨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高中一年级物理上册必学一教材(二)

    教学筹备

    教学目的

    常识与技能

    1.依据有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运用已学常识处置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置数据,并合理猜想.

    4.巧用v—t图象处置数据,察看规律.

    5.学会画图象的一般办法,并可以用简洁语言进行讲解.

    过程与办法

    1.初步学习依据实验需要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办法.

    2.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办法得出各点的瞬时速度.

    3.初步掌握依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办法.

    4.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用途,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示规律,验证规律.

    5.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进一步熟练打点计时器的应用,体验瞬时速度的求解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考虑问题的习惯,并训练其考虑的全方位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纸带的处置、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办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革新意识.

    3.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在对现象规律的语言讲解中,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系,可引申到各事物间的关联性,使自己融入社会.

    5.通过历程实验探索过程,体验运动规律探索的办法.

    教学重难题

    教学重点

    1.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

    教学难题

    1.各点瞬时速度的计算.

    2.对实验数据的处置、规律的探究.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1、实验目的

    1.进一步训练用打点计时器

    2.借助v-t图象处置数据,并据此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3.能依据实验数据求加速度

    2、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

    3、实验原理

    1.借助打点计时器所打纸带的信息,代入计算式

    即用以n点为中心的一小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代替n点的瞬时速度.

    2.用描点法作出小车的v-t图象,依据图象的形状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若所得图象为一条倾斜直线则表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借助v-t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4、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挨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4.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5.增减所挂钩码,按以上步骤再做两次实验.

    5、数据处置

    1.表格法

    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作为计数始点,将来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0、1、2、3、4…测量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x,并记录填入表中,如图所示.

    分别计算出与所求点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Δx1、Δx2、Δx3…

    计算平均速度,用平均速度代替有关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上面的表格中.

    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剖析速度随时间如何变化.

    2.图象法

    在坐标纸上打造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并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量多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视不计,如图所示

    察看所得到的直线,剖析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据所画v-t图象求出其斜率,就是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6、误差剖析

    1.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不均匀.

    2.依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从而计算出的瞬时速度有误差.

    3.作v-t图象时单位选择不适合或人为作图不准确带来误差.

    7、需要注意的地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挨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3.打点完毕,立即断开电源.

    4.选取一条点迹明确的纸带,适合抛弃点密集部分,适合选取计数点,弄了解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多少秒.

    5.要预防钩码落地,防止小车跟滑轮相碰,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准时用手按住.

    6.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s=0.1s.

    7.在坐标纸上画v-t图象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象尽可能分布在较大的坐标平面内.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