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要点必学三(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高中二年级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在对每个学科都有了初步知道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将来的进步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1.高中二年级要点必学三(语文) 篇一
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虽有槁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合从缔交。
威振四海。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陈利兵而哪个何。始皇既没。
而倔起阡陌之中。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赢粮而景从。
或师焉,或不焉。
2.高中二年级要点必学三(语文) 篇二
文言虚词
1.而
⑴连词,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⑵连词,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⑶连词,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⑷连词,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⑸连词,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于
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词: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不如须臾之所学
4.焉
⑴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⑵句末语气助词,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高中二年级要点必学三(数学) 篇三
概率性质与公式
加法公式:P=p+P-P,特别地,假如A与B互不相容,则P=P+P;
差:P=P-P,特别地,假如B包括于A,则P=P-P;
乘法公式:P=PP或P=PP,特别地,假如A与B相互独立,则P=PP;
全概率公式:P=∑PP.它是由因求果,
贝叶斯公式:P=PP/∑PP.它是由果索因;
假如一个事件B可以在多种情形A1,A2,....,An下发生,则用全概率公式求B发生的概率;假如事件B已经发生,需要它是由Aj引起的概率,则用贝叶斯公式.
二项概率公式:Pn=Cp^k^,k=0,1,2,....,n.当一个问题可以看成n重贝努力试验时,要考虑二项概率公式.
4.高中二年级要点必学三(数学) 篇四
1.辗转相除法是用于求公约数的一种办法,这种算法由欧几里得在公元前年左右第一提出,因而又叫欧几里得算法.
2.所谓辗转相法,就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数,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若余数不为零,则将较小的数和余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则这个时候的除数就是原来两个数的公约数.
3.更相减损术是一种求两数公约数的办法.其基本过程是:对于给定的两数,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就是所求的公约数.
4.秦九韶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一元二次多项式的值的办法.
5.常见的排序办法是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6.进位制是大家为了计数和运算便捷而约定的记数系统.“满进一”,就是k进制,进制的基数是k.
7.将进制的数化为十进制数的办法是:先将进制数写成用各位上的数字与k的幂的乘积之和的形式,再根据十进制数的运算规则计算出结果.
8.将十进制数化为进制数的办法是:除k取余法.即用k连续去除该十进制数或所得的商,直到商为零为止,然后把每次所得的余数倒着排成一个数就是相应的进制数.
5.高中二年级要点必学三(英语) 篇五
全部倒装
就是将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全部置于主语之前。全部倒装一般用于:
here, there, now, then, thus等副词置于句首时
Then came the chairman. 那时总裁来了。
Here is your letter. 你的信。
表示运动方向的副词或地址状语置于句首时
Out rushed a missile from under the bomber. 轰炸机肚底下窜出一枚导弹。
Ahead sat an old woman. 前面坐着一个老妪。
注意:
①主语需要是名词,而不可以是代词。
②谓语动词一般是be, come, go, lie, run等表示来去或状况的动词。
③谓语动词的时态一般是一般目前时和一般过去时。
6.高中二年级要点必学三(物理) 篇六
功和能
1.功:W=Fscosplayα{W:功,F:恒力,s:位移,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水平,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Uab:a与b之间电势差即Uab=φa-φb}
4.电功:W=UIt{U:电压,I:电流,t:通电时间}
5.功率:P=W/t{P:功率[瓦],W:t时间内所做的功,t:做功所用时间}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行驶速度
8.电功率:P=UI{U:电路电压,I:电路电流}
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I:电流强度,R:电阻值,t:通电时间}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Ek:动能,m:物体水平,v:物体瞬时速度}
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
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q:电量,φA:A点的电势}
14.动能定理: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WG=-ΔEP
7.高中二年级要点必学三(物理) 篇七
电场基本规律
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维持不变。三种带电方法: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2、库仑定律
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用途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用途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
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8.高中二年级要点必学三(物理) 篇八
静电平衡状况
概念:导体内不再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稳定状况
特征
○1处于静电平衡状况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2感应电荷在导体内任何地方产生的电场都等于外电场在该处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处于静电平衡状况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4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与导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有关,越弯曲,电荷分布越多。
9.高中二年级要点必学三(化学) 篇九
分子的立体构型
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的要素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含孤对电子。
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同。
10.高中二年级要点必学三(化学) 篇十
有机物的溶解性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部分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具备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溶剂,既能溶解很多无机物,又能溶解很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医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升反应速率。比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升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由于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