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教育培养方法目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本科生的培养方法以教为主,相较于研究生培养而言,更强调“教”,即主要通过“老师教,学生学”的方法来达成常识和技能的传递,培养的目的指向是应用型人才。尽管本科生也要完成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但这类论文所起到的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测试用途,测试大家的本科生在经过2年~4年的培养之后,是不是拥有了成为一名合格本科生的资格。而研究生的培养方法以学为主,相较于本科生培养而言,更强调“学”,即主要通过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研究方向,导师只在研究的大思路上给予引导,培养的目的是科研型人才。研究生培养期间需要要完成若干篇论文,这类论文有的需要在专业学报期刊上公开发表,这类论文所起到的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培养必经过程和程序有哪些用途,没办法完成致谢论文,是不拥有毕业资格的。
第二,是人际关系经济环境不同。
本科年代之所以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非常大程度上是由于简单而纯洁的人际关系。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应届考上大学的,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同学同学居住在一块,同学同乐,大伙主要都依赖爸爸妈妈作出教育生活投资,没生重压的本科生活其乐无穷。
而研究生年代不再这样。将近一半同学是工作了一些年之后再考上研究生继续学生生涯的,还有不少同学是考了几次之后再考上的非应届生,同学成分的这种多样化使得大伙的生活观、价值观都各不相同,一同的志趣喜好也不再像本科年代那样容易被挖掘。研究生同学们一半是自主选择居住的公寓或宿舍,同班同学不再居住在一块,这就使得同学间的感情更难培养,很多同学感概研究生同学之间感情非常难培养,不少程度上也基于这个缘由。部分同学早已成家立业,有我们的工作生活和经济来源,能为我们的研究生生涯买单一部分同学也频繁的在外兼职工作,为自己渐渐脱离爸爸妈妈独立生活打下基础,也就是说,不少研究生同学的在学生涯成为了人格独立化的一个过渡期。学业、生活的双重重压使得大伙疲于奔波,再也没办法领会到本科年代的简单人际关系和衣食无忧的经济环境了。
第三,是工作目的和生活定位不同。
大家常说,本科生们是居住在象牙塔的天之骄子,然而当天之骄子们面临毕业,扑面而来的现代角逐重压之巨大,也是他们所始料未及的。同学们在不同环境中成长,奋发努力,用汗水浇灌得来学历的增长,却发现学历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学历贬值的速度,熬过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再终于跨过了高考考试的独木桥,却发现凭着小小的一张大学文凭基本没办法在如今残酷的角逐中站稳脚跟,仅能得到一个月几百或一千出头的薪资聊以果腹。目前本科学历的含金量已经完全不值得大家在众人面前拿出来炫耀了,社会上一句或许并非非常得体的话能道出各中辛酸:“本科生不如狗”。高校不断扩招,与日俱增的本科生们一个月那仅能糊口的薪资,根本没办法满足骄子们对于高物质需要的生活所需。
而假如说,本科生们是居住在象牙塔的天之骄子,那样研究生们就是居住在象牙塔塔尖的社会精英了。经过了残酷角逐成为研究生的同学们,在经过3年的研究生培养生涯之后,无论是学历还是技能,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实质操作能力,各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之所以大家想选择抛弃外面的花花世界而继续寒窗苦读,是基于考研能给大家带来的高收益。除去收入、福利的差异外,在晋职、进修等放面,硕士也更有机会得到。而本科毕业后,混个两三年,最好的也就刚毕业研究生的这个薪酬水平,而人家不但开始工作就能有这个薪酬了,还有个研究生文凭傍身,高下之别,一清二楚。
以上,大家从教育培养方法与目的、人际关系经济环境、工作目的和生活定位这三个方面剖析了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不同。可以看出,尽管研究生生涯没大家想象的那样轻松,但三年的付出的回报是终生的。中公考研在此衷心的祝福各位有志考研的同学心想事成,成为社会的精英和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