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1、政治复习不必早动手,由于动手早了,记住的东西又会忘掉,不合算。
研究生考试不止是考常识、考背功,而且是考能力、考状况。能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临时抱佛脚于事无补;好的状况有一个生物钟周期的调整问题,仓促、急切之间只能势得其反。
除此之外,即使是记忆,也需要搞了解人脑和电脑的差异。立马记住、转眼刷新,是电脑的特征;人脑的记忆需要反复,而反复则需要时间。回顾既往的经验,考研同学的真实情况就是一个——内容太多、时间太少、根本背不住。所以,所谓记住了又忘掉,只不过一个幻觉而已。
误区之2、在新大纲下来之前,不需要展开复习,以防止无用功、走弯路。
就近年的状况看,考研政治大纲一般都是比较稳定的。比如2004年所修改的内容低于原先总内容的1%。所以,为了等1%的所谓新内容而把99%的内容视而不见、置之不理,是不明智的。必须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及早行动、从目前做起、抢战先机。
误区之3、政治考个及格水平很容易,无需投入太多的精力。
研究生考试是博弈型而非达标型的考试,胜出的要害,是你需要获得压倒对手的优势。也就是说,对考研中的分数而言,相对才具备绝对的意义。比如,只得了30分,是不是应当悲痛?且慢,看对手!假如他们的得分都在30之下,你考研成功。反过来,得了80分是不是非常开心?不要着急,还要看对手!假如他们都在80以上,你的命就是被淘汰出局。所以,考研胜利的重点是要比对手多得分。在对手的得分常见比较高的状况下,要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谈何容易?所以,那种以为上届考生得分比较高就掉以轻心的态度,是愚蠢的。
误区之4、靠,考研过关没问题。
有考试一定有;可以锦上添花,但不可以雪中送炭;对待应当策略上忽略,战术上看重。为何靠不住?由于它有以下特征:
1、偶然性。能否押上,情形和买彩票刮奖一样。考研关系到大家的重大利益,对这个这样重大的利益采取赌博的态度,是不明智的。
2、有限性。有多大用?建议同学们自己做个实验,把去年的版本和考试原题拿来对比一下。我对比的结果是两个30%:其一,没任何一个版本所的考试试题超越了原题总分值的30分;其二,没任何一个版本所提供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吻合度超越了30%——也就是说,一些人所吹嘘的所谓直接,根据它给出的答案去回答,最多只能得30%的分,和没不同不大。两个30%相乘,结果出来了,所能解决的极限分值无非就是9分。9分有没用?当然有用;靠9分就可以上研究生吗?妄想!
3、欺骗性。有些神话的鼓吹者吹嘘了多少多少,事实上他是用了瞒天过海术,即只讲了多少,而没说他押了多少;也就是说只讲分子,不讲分母。其实有些人?的题目是个天文数字,连写带说,超越300百万字,整个一个“海押”。这种法叫做“卡拉OK”法,者自娱自乐,学生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4、有害性。神话是迎合、借助、煽动了大家人性中的海量弱点,诸如投机、懒惰、愚蠢;与考研胜利所必需的扎实、勤奋、智慧等南辕北辙、水火不容。所以,成为神话的俘虏之日,就是考研成功的所有期望从基础上、根本上完全彻底地葬送之时。
误区之5、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理论考试参考书》是国家指定的教程,是考研复习的“红宝书”。
在研究生复习方面,国家并没指定任何一本书为“钦定教程”,所以,关于“红宝书”的说法,是以讹传讹。关于《政治理论考试参考书》,我的怎么看是,与其他教程一样,它既有优点,也存在缺点。优点是比较精练,是所有相同种类书中篇幅最小的;缺点是与考试概要衔接得不够紧密,一些大纲业已删除的考试知识点它继续保留,而大纲新增加的它又没准时补充。除此之外,一些要点是解说也存在错误。
误区之6、考研肯定得上辅导班
对待考研辅导班,既不要神话,也不要妖魔化,持平时心。考研班是大学教育的延续和补充,上还是不上,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原因。第一,看我们的状况。假如基础最好、自学能力比较强,加上其它科目的实力比较突出,对政治的分数没太高的需要即过60分就好,那样不上考研班也行。第二,看对手的状况。假如考试报名的是热点专业、角逐比较激烈,或者你的对手大都报了班,那样你还是报一个比较保险一些。我们的努力是内因,辅导班是外因;内因加上外因,一般成效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