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必学一要点

点击数:759 | 发布时间:2025-02-08 | 来源:www.dfyate.com

    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瞰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线,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的的地方。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三历史必学一要点》,欢迎阅读,祝愿天下所有些学子们都能获得的成绩!

    1.高三历史必学一要点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①三省为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有哪些用途:三省之间既互合适合,又互为补充,提升了工作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益于加大皇权。

    2、进步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2.高三历史必学一要点


    商代

    1、公元前1600年打造

    2、主要政治规范:内外服规范

    3、商朝政治规范的特征:

    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网盟

    ②弥漫着神权色彩

    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各附属国基本维持原有些社会结构

    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非常大的自主权,有些附属国常常与商处于战争状况。

    3.高三历史必学一要点

    知道古时候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获得的主要收获:

    1、纺织业主要收获:

    材料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丝绸的道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区域。

    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目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收获: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征: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将来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获得的主要收获:

    先有陶后有瓷

    陶器:

    a、产生——原始年代彩陶

    b、进步: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

    c、独特技术——唐三彩

    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瓷器:

    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

    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创造——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4.高三历史必学一要点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略的力量。

    2、李贽的思想倡导: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更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觉得是非标准根据年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不真实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的思想倡导:

    对君主XX规范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XX是天下之大害。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2、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

    倡导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进步。

    思想倡导:王夫之觉得世界是物质的,所有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方面,他觉得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所有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觉得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备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大家的思维办法,具备划年代的意义。

    5.高三历史必学一要点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XX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大;多民族政权的对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应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兴盛。

    1、宋太祖加大中央集权的手段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用途。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规范。

    5、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规范)。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创造,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收获,理学,宋词、元杂剧。

    说明:此阶段学习的重点一是中央集权的加大;一是民族关系;一是从宋太祖到王安石变法的内在联系;一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