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开征社会保险税探讨

点击数:979 | 发布时间:2025-07-18 | 来源:www.hunahg.com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2.054

    1前言

    社会保险税是政府为推行社会保障规范,以纳税人的工薪所得或个人经营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社会保障规范萌芽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到19世纪80年代,德国已打造起比较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于1899年创立了社会保险税。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据IMF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区域打造起社会保障规范,其中有80多个征收不同形式的社会保险税。

    国内社保税的纳税人是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征税对象为纳税人支付或获得的工薪收入、劳务报酬或营业性收益,但不包含利息、股息和资本所得,以不同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社保税的计税依据应是征税对象扣除法定扣除项目如差旅费、津贴等未来的余额部分;税目方面设有养老保险、医保、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四大项目;在税率的考量上,针对国内巨大的地区性差异,税率上实行区间税率;社保税的原则是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个人的社保支出水平决定了个人退休未来的社保收入水平。

    改革开放之后,伴随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对生活的保障需要渐渐提升;加之国内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金的问题愈发复杂,给国内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重压。针对国内近况,结合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对社会保障规范最佳化的改革,它可以解决现行社会保险费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筹集到更多的社会保障资金,促进国内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和进步。

    2国内社会保险规范的近况

    1951年,国内颁布的《中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了中国社会保险规范的打造。在其后的60多年里,国内的社会保险规范历经波折,从无到有历程了社会保障的形成、社会保障的改革、社会保障规范革新和全方位进步三个阶段。虽已初步建成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四项保障为主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远远难以满足经济进步的需要,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事业带来冲击

    依据1956年联合国在《人口老?g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确定的“当一个国家或区域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目占总人口比率超越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区域进入老龄化”的规范,国内已于2001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从近几年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率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国内老年人口不只基数大而且增速快。西方国家老龄化率由5%上升至10%,常见用时40年,国内仅在18年内就将老龄化率推进到10%以上。虽然与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区域相比,国内的老龄化问题出现时间并不长,但因为中国人均寿命不断提升,青年口增速缓慢,国内的老龄化高峰期将远比其他国家持续的时间长。因此,国内的老龄化问题与随着其来的对社会保障事业的冲击远比世界其他国家及区域紧急。

    就老龄化问题而言,中国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国情和人民“未富先老”的近况加重了青年赡养老人的负担。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而来还有很多社会问题,如老年人所需的医疗成本、护理成本等,这类成本直接加重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保的重压,用于保持社会保险的财政支出也随之不断增加。长此以往,国家财政将不堪重负。

    2.2政策不统一,规范存在缺口

    国内于2010年十月28日在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国社会保险法》,自2011年7月1日起实行。这部法律的颁布使得国内的社会保险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公民的社会保障意识也随之增强。但,该法律依旧存在着不少不足,比如在成本的征缴上,对于各项社会保障险种的费基、费率均未予以明确规定。现在,国内社会保险资金的征缴方法和多少均由各区域,各行业自行拟定,没统一的规范及有关政策规定,因而致使管理不完善。统筹的范围不统一,筹集的规范不同,妨碍了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加剧了区域间、企业间的差距,致使不少企业因违法不缴、少缴社会保障的不公平角逐行为。

    据《中国社会保险进步年度报告2015》显示,国内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5.9万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基金累计节余超越4万亿元。虽然国内的社会保险基金依旧处于留有结余的状况,但国内的社会保险规范在进步和修改的过程之中留下了两处缺口,为日后的社会保险金的积累留下了隐患。现在伴随国内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渐渐增多,社会保险资金已经开始出现穿底风险。

    2.3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养老金期待值不断上升

    2016年国内的GDP约为74.4万亿元,社会保险支出为4.7万亿元,国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占GDP的比重为5.2%。同年经济与合作进步组织(简称“OECD”)成员国的社会保险支出占GDP的平均水平21.6%,相对比,中国的社会保险支出处于世界的低水平。

    但伴随今年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大家对于社会保险的给付标准不断提升。数据表明,截止2016年12月31日,国内企业退休职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已由2005年的700多元提升到了2016年的近2400元,2017年养老金给付标准将第三提升,达成了养老金在13年中的连续增长。养老金的持续增长虽然有益于提升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却也在同时向社会保险基金和国家财政提出挑战。

    3现阶段国内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针对国内现在的国情,原有些社会保障规范已愈加难以满足社会保障资金的供给,需要一种可以解决目前养老金等多种社会保障金缺少问题的办法已火烧眉毛,征收社会保险税无疑是一种合适国内国情且切实可行的办法。 3.1中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必要性剖析

    国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缺点。将社会保障费改革为社保税,由税务机关进行征收,第一可以提升执法力度,同时依据税收强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可以有效提升社会保险金的征收率。在税法和刑法的约束下,还可以有效杜绝企业少缴、不缴的现象。受养老金“双轨制”政策的影响,为了填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员的养老金,国内的社会保障时常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一般,国内都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解决社会保险资金不足的局面,但却对国家财政形成了重压。社会保障“费改税”将来,税收的强制性可以在杜绝企业少缴、不缴的同时,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通过对纳税人范围的划定,将社会保障的范围扩大,扩大税源,保障国内的税收收入。

    统筹管理社会保险资金,调节收入分配的需要。第一,开征社保税有益于达成社会保险资金的统一调配,通过统筹管理达成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资金调剂。第二,社保税作为同个人所得税一样,以薪资薪金为税基的税收,可以肩负起调节收入再分配,达成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有哪些用途。依据联合国确定的规范,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是收入差距较大。国内近十年来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7~0.49之间,直至2014年的基尼系数仍为0.469,可见国内的贫富差距较大,尽管国家多年进行调节,但差距缩小十分缓慢。因此,社保税的开征有益于国内缩小贫富差距。

    据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170多个国家打造了社会保险规范,其中有130多个国家开征了社保税。社保税的开征也有益于国内税收规范与国际接轨,帮助国内愈加顺利地吸引外资。

    3.2中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可行性剖析

    第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经济一直处于飞速发展中,大家的收入一直处于增长状况,因此拥有了开征社保税的经济基础。同时,伴随国内税收规范的健全,税制结构的不断优化,税法的积极宣传,大家对于税收的同意程度正在提升;同时,伴随社会进步大家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而且,随着着国内的经济进步和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大家对于社会保障的关注度也在提高,具体可以反映在参保人数的逐年增加上。因此社会保障“费改税”可以获得大家的认同和支持。

    第二,现在国内的税务机关已经拥有了完备的征管和服务互联网体系,征税力度增强,征税本钱也在减少。税务机关所学会的每个单位和企业的有关基本信息,可以为社保税的征管提供依据,提升征效果率。对于纳税人而言,社保税可以和个人所得税一块由单位代扣代缴,便捷快捷。对于单位和企业而言,直接将社保税同其他税种一块申报给税务局,既节省时间,又可以提升效率。

    最后,国际上海量国家开征社保税,不只这样,社保税还在各国的税收体系占有要紧的地位,比如,美国早在1935年就打造了工薪税(即美国的社保税),现在社保税已经成为美国仅次于所得税的第二大税种。不少国家开征社保税的时间长,规范健全,也由此,国内可以向国际社会借鉴到丰富的经验,为国内打造健全的社保税收规范提供帮助。

    4社会保险税的规范设计建议

    依据国内现在的国情,提出以下建议,用以解决国内征收社会保险税所面临的障碍。

    4.1达成全国统筹和省级统筹相结合,个人账户统一

    因为国内各省的经济进步水平、薪资水平和物价水平均存在差异,假如仅将社保税定性为中央税,则中央很难依据各地的情况合理地拟定税率和安排支出,因此,国内现在的社会保险资金实行的还是省级统筹。但,省级统筹虽然能达成各省依据各自的状况拟定有关的政策,却没办法达成社会保险资金在不同省市之间调剂余缺。比如国内东北区域的社会保险资金一直处于赤字状况,由于过去的老工业基地遗留下相当多的退休职工,加上现在东北工业进步落后,劳动力向沿海城市流动,致使东北社会保险资金处于收不抵支的状况。而反观国内东南沿海省市,因为每年很多的工人流入,积累了很多的社会保险资金,每年都处于盈余状况。同时,沿海劳动力流入省不想与中国大陆劳动力流出省份进行社会保险成本的衔接,没达成这类务工职员的社会保险成本转移支付,这就致使了社会保险成本的流动与人口流动脱节,加剧了很多省份社会保险成本收不抵支的状况。

    因此,在社保税的设定上,应该将它定性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地方保留税收收入的60%,中央保留40%,地方依据自己状况拟定有关政策,中央实行转移支付;在社保税的管理上,需做到省份之间衔接畅通的问题,达成个人账户伴随劳动力的走向,在各省之间自由流动。

    4.2税务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协作,完善税金管理与监督机制

    在社保税的征收、管理和用上,要实行相互离别的原则。社保税的征收宜由当地国家税务局(简称“国税局”)负责征收。第一,因为当地的税务局与地方经济联系紧密,由其负责征收,有益于在起始环节上预防漏征漏缴,保障税收收入准时、足额地入?臁F浯危?由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社会保险资金的管理与发放。因为社保税不同于其他税种,其具备很大的专用性,因此在管理上要保证社会保险资金可以专款专用。税务部门将征收的社保税收入准时足额地转移给社会保障部门,由其负责社会保险资金的管理。如此的规范安排明确了两个部门的分工,可以防止机构重叠、职权交叉、政出多门的情况出现。

    最后,在社会保险资金管理的部门设置上,仅设置社会保障局管理所有社会保险资金,而不是分设社会保障局、医保局、就业局(管理失业保险)等多个单位。如此才能有效防止机构冗多、冗员的情况出现,提升行政效率,为纳税人办理有关业务提供便捷。同时,保障个人有权查询个人账户里的资金,可以获得资金用明细;对于中央管理的税金,按季度或者年度公布增值率与投资途径;在地方政府内部,审计部门要按期对社会保障局的税金收入支出状况和管理状况进行审计,保障税金专款专用,不被挪用或挤占。

    4.3税金管理上实行部分积累制,并辅之以财政补贴

    养老保险税金的管理实行部分积累制。由地方管理的60%的养老保险税收入部分实行积累,由中央管理的全国各省上缴的部分以国家为保障进行投资增值。虽然部分积累制的规范可以在一定量上帮助养老保险金克服物价上涨的问题,但在养老金增值额没办法弥补物价上涨幅度的状况下,则需要国家进行财政补贴,以保障退休职员的基本生活。

    医保税金管理的最好模式便是部分积累制,一部分资金常备金实行现收现付,一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增值。但,投资增值额的增长也会低于所需报销的成本的增长,此时仍需要国家以财政补贴的方法,保障患者可以准时治病、足额付费。

    社会保险作为国家强制个人进行的积累,毕竟只能个人基本生活。因此在征收社保税以外,国内可以学习借鉴新加坡的自主储蓄模式,积极鼓励个人购买企业年金或商业保险,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4.4对于农村开征社会保险税的特殊处置

    国内每年会发布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计算办法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全年总收入-家庭经营成本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去出-转移性支出-调查补贴。这个数据由各省统计,可以细化到县一级。因此,对于农村居民的税收测算可以以此为标准。同时,对于农村居民可仅就养老保险税和医保税税目进行征税。

    考虑到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常见低于城镇职工的薪资收入,与国内传统的自主储蓄观念或许会影响农村居民的交税心理,因此在税率上可以考虑实行低税率。同时,依据住户中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与伤残职员的数目给予该户纳税人以肯定的税收减免。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