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考试概要
科目代码:T13
科目名字:气候资源学
第一部分 目的与基本需要
1、课程目的
气候资源学是研究气候要点中可以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能量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以光、热、水、风及其组合为研究对象,包含剖析其数目、水平、进步变化、空间分布与综合开发借助、保护和管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气候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理论和研究办法,与气候资源开发借助的要紧意义,学会气候资源学的基本定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办法,着重学会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的计算办法、基本变化规律,与气候资源的综合剖析办法。
2、基本需要
切实学会气候资源学的基本定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办法;重点是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的确定办法,难题是无资料区域的气候资源推算,并能将所学常识应用到将来的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借助的工作实践之中。
第二部分 内容与考核目的
1. 绪论
(1)知道自然资源科学体系、分类和特征、研究办法、研究范围、学科进步概况等;
(2)学会气候资源的概念、形成因子、显著特质和特征。
2. 太阳辐射资源及其综合借助
(1)熟知太阳辐射的种类和特征及辐射场表征办法。
(2)学会天文辐射、地面太阳辐射的有关基本定义、计算办法与地表辐射平衡方程;
(4)理解地面太阳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办法,熟知国内辐射各分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5)学会太阳能资源借助区划办法;
(6)学会光合生产潜力的基本定义,知道其计算办法;
(7)学会太阳能与作物生产的关系。
3. 热量资源资源及其借助
(1)学会热量平衡方程,知道其分量计算办法;
(2)学会热量资源的表示和确定办法,知道分布特点;
(3)学会光温生产力潜力和种植规范生产潜力等基本定义及影响原因;
(4)学会热量资源的统计量及剖析办法,学会保证率曲线图和列线图的绘制办法。
4. 水分资源及其借助
(1) 学会水资源的分类,熟知水分平衡有关定义;
(2) 学会降雨量常见的统计指标及地区降雨量的确定办法
(2)学会蒸发力、径流、参考作物蒸散、气候生产潜力的定义及影响原因。
(3)知道水分资源确定和推算办法,
(4)熟知国内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5. 风能资源及其借助
(1)学会风能、风压有关的基本定义及影响原因;
(2)学会国内风能借助区划指标、风电场地址选择的气象问题和风能借助渠道等;
(4)知道风能计算办法;
(5)熟知国内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6)熟知国内的主要基本风向和地方性风种类。
6. 气候资源的推算办法
(1)知道太阳能资源的推算办法;
(2)知道热量资源的推算和订正办法;
(3)知道水资源的订正和推算办法;
(4)知道风能资源的订正、推算和模拟办法。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推行需要
1、考试目的:
较低需要——知道;
基本需要——理解、熟知;
较高需要——学会。
2、命题说明:
1、该课程的命题考试,依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确定。各章考试试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第一章 约占2%; 第二章 约占25%;第三章 约占25%;第四章 约占25%;
第五章 约占21%;第六章 约占2%。
2、考试试题难易程度分为容易、较容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题中四种难易度考试试题所占比率一般为2:3:3:2。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需要的考试试题所占比率,大体上为“知道”占10%,“理解(熟知)”占30%,“学会”占60%。
3、考试试题主要题型为解释说明、问答卷等多种形式。
4、题型举例
解释说明:光合生产潜力
问 答 题:热量资源列线图如何绘制?
3、参考书目:
孙卫国. 气候资源学. 气象出版社. 2008
4、其它规定: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入门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办法的学会和理解程度与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科目考试不能用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