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必学四要点复习

点击数:624 | 发布时间:2024-11-10 | 来源:www.ysqhds.com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需要则废,多刷题,多见识更多的题型,让我们的大脑常识储备更多。智学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中一年级必学四要点复习(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中一年级必学四要点复习(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篇一


    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3、可予不。

    4、臣愿奉璧西入秦。

    5、拜送书于庭。

    6、召有司案图。

    7、设九宾礼于廷。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10.为一击缶。

    2.高中一年级必学四要点复习(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篇二


    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差不多。

    2.皆为陛下所收获。收获:古义:提拔。今义:营业额。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幸蒙其赏赐。赏赐:古义:照顾。今义:奖赏物品。

    5.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个时候。今义:由于这个。

    6.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龄。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9.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日渐。今义: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2.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3.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4.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供应的物品

    15.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谋划

    3.高中一年级必学四要点复习(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篇三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sinα

    cosplay=cosplayα

    tan=tanα

    cot=cotα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α

    cosplay=-cosplayα

    tan=tanα

    cot=cotα

    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α

    cosplay=cosplayα

    tan=-tanα

    cot=-cotα

    借助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α

    cosplay=-cosplayα

    tan=-tanα

    cot=-cotα

    借助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α

    cosplay=cosplayα

    tan=-tanα

    cot=-cotα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cosplayα

    cosplay=-sinα

    tan=-cotα

    cot=-tanα

    sin=cosplayα

    cosplay=sinα

    tan=cotα

    cot=tanα

    sin=-cosplayα

    cosplay=sinα

    tan=-cotα

    cot=-tanα

    sin=-cosplayα

    cosplay=-sinα

    tan=cotα

    cot=tanα


    4.高中一年级必学四要点复习(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篇四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体积公式:

    1、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2h

    2、圆锥体:表面积:πR2+πR[的]体积:πR2h/3V=abc

    5、棱柱S-h-高V=Sh

    6、棱锥S-h-高V=Sh/3

    7、S1和S2-上、下h-高V=h[S1+S2+^1/2]/3

    8、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h-高,V=h/6

    9、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10、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

    11、r-底半径h-高V=πr^2h/3

    12、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31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3/6

    14、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6=πh2/3

    15、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h2]/6

    16、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

    17、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12,V=πh/15

    5.高中一年级必学四要点复习(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篇五


    1. add作“加,增加”解时,既可作及物动词,又可用作不及物动词;作“又说,补充说”解时,与直接或间接引语连用。如:

    If the tea is too strong, add some more hot water. 假如茶太浓了,再加点开水。

    After a short while, he added that he would try his best. 过了一会儿,他又接着说他会尽力。 At last mother added he must be more careful next time. 最后妈妈又说下次他需要愈加小心。

    2. add to意为“增添,增加,增进”。如:

    The bad weather added to our difficulties. 恶劣的天气增加了大家的困难。

    He did nothing but add to our trouble. 他什么也没做,只不过增加了大家的麻烦。

    3. add up to...“总共达;加起来达到”,该短语不需要于被动语态。如:

    The cosplayt of two trips added up to 1,000 dollars. 两次旅游的成本总计达1000USD。 All his school education added up to no more than one year. 他的学校教育加起来不过一年。

    4. add... to...“把加到上”, 是把前一项加到后一项之后或之中。 如:

    If you want to eat hot things, you can add red pepper to them. 假如你想吃辣的`东西,可以加些红辣椒在上面。

    Add these to the sandwich. 把这类加在三明治上。

    Add two to seven, and you will get nine.七加二等于九。

    5. add up "加起来".如:

    Add your scores up and you we will see who won.

    Please add up all the numbers to see how much they add up to .

    6.高中一年级必学四要点复习(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篇六


    1、结算方法

    ⑴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⑵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见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⑴信用卡:

    ①含义:具备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情况好的顾客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优点:功能多、便捷、节省、安全等

    ⑵支票:

    ①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肯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②类型: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方法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假如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益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⑴含义:对内维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⑵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健康进步,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进步,具备要紧意义。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 - 学习交流 -

  • 欢迎加入中国人事人才网,与万千考友一起备考
  • 成考路上不再孤单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