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要点笔记总结

点击数:691 | 发布时间:2024-12-04 | 来源:www.mpmfbk.com

    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要点笔记总结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高中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高中化学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1.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要点笔记总结 篇一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Fe2+的检验: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变红褐色

    b)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Fe3+的检验: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3FeCl2+Cl2=2FeCl3

    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2+O2+2H2O=4Fe3

    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铜与氯化铁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2.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要点笔记总结 篇二


    二氧化硅:

    SiO2的空间结构:立体网状结构,SiO2直接由原子构成,没有单个SiO2分子。

    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SiO2常温下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不与水、酸反应,能与强碱溶液、氢氟酸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①与强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②与氢氟酸反应[SiO2的特质]:SiO2+4HF=SiF4↑+2H2O。

    ③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CaSiO3

    作用与功效:光导纤维、玛瑙饰物、石英坩埚、水晶镜片、石英钟、仪器轴承、玻璃和建筑材料等。

    3.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要点笔记总结 篇三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关性质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更不是非电解质。

    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电解质溶液)。

    能导电的物质可能不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况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不导电,液态酸不导电。

    溶液可以导电是什么原因: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离方程式:应该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3=2Al3++3SO42-

    4.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要点笔记总结 篇四


    1、铁的物性与化性

    物性:银白色、、有光泽、有好导电导热性、有延展性、密度大、熔沸点高。

    注意:有铁磁性。

    化性:活泼金属:Fe遇弱氧化剂:Fe-2eFe2+Fe遇强氧化剂:Fe-3eFe3+

    2、铁的化合物

    注意:Fe与HNO3反应状况剖析:

    a、Fe+4HNO3→Fe3+NO↑+2H2渐渐加入+)

    b、2Fe3+Fe→3Fe2

    得:3Fe+8HNO3→3Fe2+2NO↑+4H2OHNO3

    当HNO3过量时:Fe+4HNO3→Fe3+NO↑+2H2O

    当Fe过量时:3Fe+8HNO3→3Fe2+2NO↑+4H2O

    但不论是什么反应,被还原的HNO3一直占全部HNO3的1/4。

    Fe2+与Fe3+的检验

    用KSCN溶液检验:Fe3+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Fe2+遇KSCN溶液不变色。

    5.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要点笔记总结 篇五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减少温度使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达成的。

    浓度的影响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肯定时,改变浓度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化工生产中,常通过增加某一价廉易得的反应物浓度,来提升另一昂贵的反应物的实际转化的比例。

    压强的影响

    ΔVg=0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状况不变。

    ΔVg≠0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

    由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可得出勒夏特列原理:假如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向可以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6.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要点笔记总结 篇六


    1、状况: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CCl4,氯仿

    5、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

    7.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要点笔记总结 篇七


    1.结晶和重结晶:借助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多数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离别。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通过热的CuO;C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需要被药品吸收:N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很难直接离别,加药品变得容易离别,然后再还原回去:Al3,Fe3:先加NaOH溶液把Al3溶解,过滤,除去Fe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3。

    8.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要点笔记总结 篇八


    1、电解的原理

    电解的定义:

    在直流电用途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

    9.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要点笔记总结 篇九


    有机物的溶解性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部分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具备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溶剂,既能溶解很多无机物,又能溶解很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医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升反应速率。比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升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高中化学选修5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由于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愈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些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但在稀轻金属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10.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要点笔记总结 篇十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

    ①钠浮在水面上;

    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

    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④伴有嗞嗞响声;

    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