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依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智学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中二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要点汇总》,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中二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要点汇总 篇一
通假字
①不考虑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珍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2.高中二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要点汇总 篇二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其曲中规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故木受绳则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用心一也
3.高中二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要点汇总 篇三
1.而
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
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于
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徘徊于斗牛之间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
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形容词词尾。郁乎苍苍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高中二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要点汇总 篇四
一词多义
言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命
遂命酒
命曰[琵琶行]
为
由于长句
初为后
为君翻作
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明
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
幽咽泉流冰下难
野芳发而幽香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
今夜闻君琵琶语
暗
寻声暗问弹者哪个
别有幽愁暗恨生
偏听则暗
5.高中二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要点汇总 篇五
词类活用:
1、羽化而登仙:羽——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一样
2、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歌
3、桂棹兮兰桨:桂、兰——名作状,用桂树,用木兰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动使用方法,使……起舞,使……哭泣
5、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