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语文必学三扬州慢原文及译文

点击数:750 | 发布时间:2024-12-09 | 来源:www.rcyhyy.com

    在学习新常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常识,一定会累,所以应该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中二年级语文必学三扬州慢原文及译文》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原文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哪个生。

    2.译文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觉得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境。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现在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将来,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把你赞赏,今若重来定会为你残破而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旧完好毫无损伤,桥下波心荡漾一弯冷月寂寞。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兴盛,不知年年有哪个赏析为哪个而生?

    3.注解


    ⑴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⑶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

    ⑷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弥望:满眼。

    ⑸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⑹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据了解周平王东迁后,周医生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⑺淮左名都:指扬州。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名都,的都会。

    ⑼解(xiè)鞍少驻初程:少驻,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

    ⑽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⑾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区域,洗劫扬州。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

    ⑿废池乔木: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⒀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4.教材


    [教学目的]

    学习理解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特征: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格律音调和谐;

    重点领会两词情景交融的写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注意两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前课苏辛词在抒情内容和方法上有什么区别;

    背诵这两首词并熟记雨霖铃和扬州慢两种词牌格式。

    [教学难题]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办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探海导航

    先看自学提示,再结合课文注解,弄清两词大意。可先做完能力演练题库中的跟踪考试试题。

    《雨霖铃》一词重点应该注意领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缠绵婉约的风格。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都是暗淡而凄凉的景;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抒发的是低沉伤感的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环境氛围和主体情感融为一体,刻划出一对男女朋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

    《扬州慢》一词要重点领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低沉的感情基调,与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凄惨、冷落的氛围使作者伤今怀古,不禁产生昔胜今衰之感。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领会化用杜牧诗诗所产生的新的艺术意境。

    2、思路结构

    《雨霖铃》一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低沉。上阕写与情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

    《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家圆、伤时念乱的心情。上阕全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纪行写景扣紧驻、看、想、闻拓展描述层次;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目前扬州之冷清萧条,扣住扬州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结构图:

    上阕实写萧条之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阕虚拟设想

    拟想1:杜牧才情再高亦难赋深情

    拟想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3:花开依然,人事全非

    3、疑难指津

    《雨霖铃》的景物描写与抒情的关系:一是景物特点鲜明。“寒蝉”“骤雨”“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暗淡凄清且具备较大的联想空间;二是景物含情。试想蝉是寒的、风是冷的、月是残的、柳又有注意,怎不引起留恋与忧愁呢?这便是融情入景的写法,“所有景语皆情语”。

    怎么样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文汇集之地。唐人有不少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为。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姜夔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很多笔墨,更要紧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5.字词


    淳熙(xī)初霁(jì)荠(jì)麦怆(chuàng)然自度(dù)其曲

    黍(shǔ)离窥(kuī)江戍角(shùjiǎo)豆蔻(kòu)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