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260-01
武汉城市圈,又称为“8+1”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100公里的半径内的9个城市,包含武汉、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国土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3%,总人口3千多万,GDP占全省的63%,是湖北经济密度最大的地区。
《国际贸易实务》主要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基本原理与常识的运用,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作为武汉区域一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应该立足于武汉城市圈,借助其提供的资源,并为其培养国际贸易人才。
1、武汉城市圈的国际贸易情况
全省的对外贸易在前几年的迅速增长过后,2012年有所放缓,但外商投资仍然增速迅猛。全年全省达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19.59亿USD,比上年降低4.8%,其中:出口194.01亿USD,降低0.6%;进口125.59亿USD,降低10.6%。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71个。全年外商直接投资56.66亿USD,增长21.7%。在这种大环境下,不完全统计武汉城市圈于2012年达成进口总额102.19亿USD,占全省的81.4%,出口总额128.63亿USD,占全省的66.3%,实质借助外资51.63亿USD,占全省的91.1%。详细情况可参考表格1,本表由湖北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整理而得,空白为公报中未提供的数据,而黄石则截至现在未提供2012年度公报。
表格 1 2012年武汉城市圈外贸状况(空白格为未提供数据)
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继续了一强八弱的格局,武汉仍然在“8+1”城市圈乃至整个湖北中占据绝对领先的地位。在持续了几年的迅速增长将来,对外贸易已经由单纯的商品进出口向外商投资转型。而在各种出口的商品中,高新技术商品出口占了非常大比重。2012年武汉高新技术商品出口总额为40.01亿USD,增长10.8%。这类数据在大家进行课程建设时都是很有帮助的。
2、《国际贸易实务》的课程建设
教育部十六号文指出,高职教育应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中提到要“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依据技术范围和职业职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紧切入点。
从教学目的上来讲,本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拥有外贸业务员的能力;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业务关系的打造与维护、安培工厂生产与跟单、委托办理运输、保险、商检、签证、报关、制单结汇、核销与退补税等。
第一,从校外实训基地的选取上,还是以武汉的单位为主。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理论够用,实践过硬”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需要要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在校内进行了足够的实训将来,适合的参加校外实训基地的训练,能让学生真的零距离的与生产实践相衔接。作为城市圈内的高职院校,显然选取圈内的基地愈加便捷管理。然而因为武汉城市圈一强八弱的特征,虽然其它八个城市的进步同样飞速,但现在来讲外贸规模仍然远不及武汉,因此更好的实训基地仍然只能在武汉内探寻。若干年后,当其它城市的规模可以与武汉相当时,也将可以提供足够的实训机会,这需要高效的管理者有足够精确的前瞻性的见地。
第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应该重视强调高新技术商品贸易的特征。武汉是一个高校林立的城市,因此高新技术商品也成为了它的一大出口来源。其中,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类商品占了主要部分。而企业种类则主要以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强调这类特征,有针对性的培养这类企业所需要的外贸人才。有理由相信,在以后,高新技术商品的出口在外贸进出口中都将会占据相当大的比率。
最后,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强调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投资交融的趋势。在现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外资政策和贸易政策势必会愈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因此大家在培养学生的外贸业务时,也不可以够对投资政策和近况的进步视若无睹。近几年来,在整个世界经济危机环境的影响下,加上国内人口红利的慢慢消失,直接的进出口贸易已经遇见了较大的困难,而直接投资的增长则仍然维持了坚挺。这应该成为大家进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时无法避免的背景环境。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