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必学二要点汇总

点击数:656 | 发布时间:2025-01-30 | 来源:www.drfazz.com

    奋斗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所有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更不是难事,只须你做到了感兴趣。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给大伙收拾的《高三语文必学二要点汇总》供大伙参考,欢迎阅读!

    1.高三语文必学二要点汇总


    一词多义

    1.望:

    7月之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2.歌:

    扣舷而歌

    歌曰

    倚歌而和之

    3.如: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然: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5.长:

    抱明月而长终

    而卒莫消长也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7.而:

    羽化而登仙

    扣舷而歌

    倚歌而和之

    正襟危坐而问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

    耳得之而为声

    8.之:

    凌万顷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哀吾生之须臾

    9.其:

    而不知其所止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方其破荆州

    2.高三语文必学二要点汇总


    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可以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可以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能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很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使用方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了解。

    3.高三语文必学二要点汇总


    《张衡传》

    1.《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东汉的历史,作者范晔。

    2.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区域为三辅,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3.太学:古时候设在京城的全国学府。

    4.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5.六艺: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时候儒家需要学生学会的六种基本才能,包含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讲解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6.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7.公府: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的公署。

    8.两都: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也称“二京”。

    9.傅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也作“附会”。

    10.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11.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12.豪右:豪族大户。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侧,故称“豪右”。

    13.下车:官吏初到任。

    14.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15.乞骸骨:古时候大臣年老了请求离职,意为请求赐还我们的身体,回家乡去。

    16.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古时候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字,盖指官员离职归家。来自于周代,汉将来形成规范。

    4.高三语文必学二要点汇总

    《过秦论》

    1.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2.八荒:八方最偏远的地方,也代指天下。

    3.连衡,秦国使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逐个击破的方案。也作“连横”。

    4.合从(从,通“纵”):六国联合起来一同应对秦国的方案。

    5.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们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6.履而制六合: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履,登帝位。六合,天地四方。

    7.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8.俯首系颈:意思是想服从、投降。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9.迁徙之徒:征发的人。指陈涉被征发戍守渔阳。

    10.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

    11.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规范,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12.一夫作难:指陈涉起义。作难,起事,首事。

    13.七庙隳:宗庙毁灭,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七庙,天子的宗庙。

    14.百越:古时候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一个部落都有名字,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15.陶朱:春秋时越国范蠡,他帮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回到陶,自称陶朱公。因擅长经营买卖而致富,后人以此作为富人的代称。

    16.戟: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

    5.高三语文必学二要点汇总


    《短歌行》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2.子:对他们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念书人的服饰,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3.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4.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一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备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示了东汉末年动荡的年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5.曹魏打造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6.《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收获,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