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

点击数:487 | 发布时间:2025-03-31 | 来源:www.czgsx.com

    只有高效的学习技巧,才能非常快的学会常识的重难题。有效的念书方法依据规律学会办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非常快的学会常识。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中二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期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二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一)


    [说明]①浓盐酸一般为12l/L,密度为1.19g/L,稀盐酸不可以发生该反应.

    ②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况和反应条件剖析,该反应具备以下特点:

    粉末状固体+液体气体

    可见宜使用固—液加热制气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实验装置:

    ①气体发生装置

    固一液加热制气装置.第一选择反应容器,因为盐酸需要在反应中保证肯定的浓度,所以用量较大,因而宜使用容积较

    大的圆底烧瓶而不适合用大试管;第二,对于添加液体的容器,使用分液漏斗能有效地预防Cl2逸出,且便

    于控制盐酸的用量;对于圆底烧瓶,一般用酒精灯加热而且需放上石棉网,以预防圆底烧瓶受热不均而炸裂,圆底烧瓶中液

    体的盛装量,一般以液体占圆底烧瓶球部容积的~为宜.实验装置如图4-8所示.

    ③气体净化装置

    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需要同时考虑主要成分和杂质成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装置来除去杂质.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氯气中混有HCl和H2O等杂质,除去氯气中的HCl可用饱和食盐水洗气;除去氯气中的H2O可用浓硫酸洗气或用干燥的CaCl2.

    ③气体采集装置

    气体采集装置的设计需要考虑气体和被排对象的性质和欲采集气体的纯度需要,因为Cl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反应,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又由于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所以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法采集,但此法采集的Cl2中含有水蒸气;还可将Cl2直接采集在橡皮球囊中.

    ④尾气处置装置

    化学实验中,但凡有毒或易燃的尾气,都要进行适合的尾气处置,使之不会导致环境污染或形成安全隐患.对于Cl2,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而除去.

    综合以上剖析结果,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制取Cl2,并采集干燥纯净的Cl2,可使用如图4-12所示的装置.

    实验步骤:“连—检—装—制—集”.

    ①“连”——将所需仪器按图4-12所示的顺序连接.即如图4-12所示,依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仪器,组装成制取气体装置.

    ②“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F中加水至浸没玻璃导管,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玻璃导管内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玻璃导管内液体回流形成一段液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说明]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需要在连接装置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般包含“形成水封→微热并察看→冷却并察看”三个步骤.

    ③对于气密性不合格的仪器或装置,要查出缘由,修复或更换.若橡皮塞不密封,可涂上少量凡士林后再重新检查气密性.

    ③“装”——装药品或试剂.将装置拆开,分别向B、C、D、F中加入适合的药品或试剂,重新连接后,再向分液漏斗A中加入浓盐酸,然后塞好玻璃塞以预防盐酸挥发.

    ④“制”——加热制气.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内加入适当浓盐酸,点燃酒精灯加热,使反应平稳地进行.要通过察看装置C、D中的气泡产生的快慢判断反应进行的快慢,并通过控制浓盐酸的用量或借助酒精灯来调节反应速率,使反应连续、平稳地发生.

    ⑤“集”——采集气体,当装置E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表示氯气已采集满,可更换集气瓶继续采集,采集满氯气的集气瓶要盖严,瓶口朝上放置.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当装置C、D中无气泡冒出时,将装置F中的玻璃导管取出,装置B、C中的氯气可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除去,装置D中的氯气可用空气将它“吹”入NaOH溶液中除去.

    [说明]①当实验室没MnO2时,可用MnO4和浓HCl制取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4+“HCl=2Cl+2MnCl2+5Cl2↑+8H2O.

    此反应较剧烈,需将浓盐酸缓缓地滴到MnO4固体上,不需加热.

    当实验室没浓盐酸时,可用NaCl和浓H2SO4替代浓盐酸与MnO2制取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2NaCl+3H2SO42NaHSO4+MnSO4+2H2O+Cl2↑

    ②盐酸和MnO2反应时,盐酸表现出酸性和还原性,表现还原性的标志是-1价的Cl--变成了。价的Cl2而怎么分辨酸在某些反应中除表现氧化性或还原性外还是不是表现出酸性呢?主要标志是生成物中有无酸根离子.若有酸根离子就说明除表现氧化性或还原性外,还表现出酸性,如:

    au+2H2SO4CuSO4+SO2↑+2H2OH2SO4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b.NaClO3+6HCl=NaCl+3H2O+3Cl2↑HCl既表现出还原性,又表现出酸性.

    ③验满办法:a.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斌纸接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氯气已采集满了.

    b.也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氯气已采集满了.

    高中二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程度质,与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知道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程度,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使学生学会葡萄糖蔗糖淀粉的辨别办法.

    教学重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征。

    教学难题:学会葡萄糖蔗糖淀粉的辨别办法

    教学办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采集资料。

    教学过程:

    [问题]依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大家已经了解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在这一章里,大家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要紧基础物质,与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常识。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期望学了本章后,有益于你们全方位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培养好的饮食习惯。

    [导入]讨论两个生活知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怎么样诊断他们三个是不是患有糖尿病?今天大家将通过学习有关常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大家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常识。

    糖类: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与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大多数通式Cnm。糖的分类:单糖低聚糖多糖

    1、葡萄糖是如何供给能量的

    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白色晶体,有甜味,溶于水。

    1、葡萄糖的还原性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2OH4CHO。

    2、葡萄糖是人体内的要紧能源物质

    C6H12O6+6O2→6CO2+6H2O

    3、二糖蔗糖:分子式:C12H22O11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

    化学性质: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麦芽糖: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分子式:C12H22O11

    化学性质:

    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是还原性糖.

    水解反应: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C12H22O11+H2O2C6H12O6

    2、淀粉是怎么样被消化的

    1.淀粉的存在:

    淀粉主要存在于和。其中中含淀粉较多。

    如:大米,约含淀粉80%

    小麦,约含淀粉70%

    马铃薯,约含淀粉20%

    2.淀粉的物理性质

    ①淀粉是色、气味、味道的状物质;

    ②溶于冷水;

    ③在热水中产生用途

    3.淀粉的化学性质

    ①一般淀粉不显性

    ②遇碘变色

    米饭没甜味,但咀嚼后有甜味,为何?

    P6-P7淀粉是一种多糖,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虽然属糖类,但它本身没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用途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

    ③淀粉在催化剂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后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

    n+nH2nC6H12O6

    淀粉葡萄糖

    1、怎么样检验淀粉尚未水解?

    2、怎么样检验淀粉有部分水解?

    3、怎么样检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4、作用与功效:

    1)食用

    2)人体能源

    3)工业材料:制葡萄糖、酒精

    发酵成醇:

    C6H12O6酒曲2H5OH+2CO2

    3、纤维素有哪些功能

    水解反应:

    n+nH2O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