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低体温对手术病人的影响及护理手段的研究进展

点击数:783 | 发布时间:2025-05-28 | 来源:www.xabaochu.com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2(b)-0025-03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on surgical patient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nursing measures

    Li Lian-ying

    Operating Room,Wuzhou Red Cross Society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Wuzhou 543002,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ffect of hypothermia on the operation patients and nursing care,in the operation of the targeted selection of reasonable thermal measures,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care,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relative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during the operation,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reduce various adverse reactions,save mepcal resources.

    [Key words]Prevention;Intraoperative;Hypothermia;Care

    体温恒定对病人保持机体正常代谢及各项生理功能至关要紧,直接关系到病人手术的成功与否及预后是不是好[1]。有研究表明[2-4],在手术过程中病人受多种原因影响,50%~70%可发生轻度低体温,低体温在临床上引发的并发症屡有报道。对此而进行的改良保暖护理设施应运而生,个性化合理保暖护理手段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点,其既要对术野的暴露充分,又要保证手术的成功及病人的康复。还有研究显示[5],术中保暖护理还可以减轻人体由交感神经开心所带来的部分不好的反应,减轻了术中应激,确保了手术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1 低体温对手术病人的影响

    1.1寒战的影响

    手术间室温调节,通常情况下,手术大夫以求舒适,需要温度控制在22~24℃,故容易导致室温过低,亦致使病人机体体温降低。据文献报道:当病人中心体温总是每减少1℃时寒战就会发生,致使病人不舒适,整个机体耗氧量就会增加,心血管供血需要增加,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并且会使眼内压和颅内压增高,增高切口疼痛和增加用止痛剂的量,延长病人术后的恢复时间。假如中心体温降低1.5℃时,会致使心脏疾病成倍增加[6-7]。

    1.2 生理指标和内稳态的影响

    术中低体温容易见到于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甚至延续致术后,可增加围术期并发症的一个要紧原因。近年来已引起医学界人士的密切关注,虽然低体温可以减少机体代谢率,降低组织耗氧量,增加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等,但低体温引起氧传导功能降低可致使机体紧急缺氧,致乳酸性酸中毒,使病人生理指标紊乱和内环境稳态失调,可导致病人康复和预后不好的[8]。

    1.3 心血管的影响

    低体温能抑制心肌应激性,导致心肌传导异常甚至发生室颤,低体温还会减少机体的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儿茶酚胺的含量,使血管缩短,增加外周阻力和血液黏度,影响血氧饱和度,进而增加心肌不好的事件的发生率,致使心脏意料之外的发生率增加55%[9]。

    1.4 凝血功能的影响

    术中低体温主如果对病人的凝血酶和血小板的影响,导致病人失血量增加,诱发心脑血管意料之外的发生率增加[7]。以往的研究结果亦表明[10],轻度低体温可使血小板功能减少,减少凝血因子的活性,诱发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计数降低等,致术中失血量和对同种输血的需要增加。血小板降低症、凝血功能异常症和广泛性血管内凝血等是低体温潜在的并发症。还有研究表明[11],温度降低3℃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大约10%。

    1.5 麻醉复苏的影响

    低体温时肝脏、肾脏血流降低,使肝脏代谢及肾脏排泄功能降低,依靠于肝脏代谢的药物半衰期延长,同时低体温也会使肾小球的率过滤降低,导致麻醉药物储积,进而加重低体温,形成恶性循环,使麻醉复苏的恢复延迟,甚至致使误吸、呼吸道梗阻的发生[12]。

    1.6 手术部位的影响

    现在觉得低体温致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高的机制,一是低体温的直接用途,切口局部血流及供氧不足,尽管低体温状况下人体减少机体代谢,氧需降低,但供氧能力的降低仍大概致使机体缺氧;二是低体温的间接用途,影响免疫功能,减少机体抵抗能力,使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增高[13]。其缘由与低体温影响病人的血管缩短,增加免疫系统的抑制,减少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致使切口味染及有关并发症有关[14]。这致使病人需要更多的诊断、治疗和手段,延长术后恢复进程,增加住院时间和危险性[15]。

    2 保暖手段对手术病人的影?

    2.1预防低体温

    体温恒定对病人手术的成功与否、预后是不是好至关要紧[1]。因此,医护职员要针对各项因素,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适合护理手段,使病人体温维持基本稳定,防止病人出现低体温。 2.2确保手术安全

    保暖手段使病人体温变化不大,防止了低体温发生的潜在不好的反应,同时保暖护理可减轻由交感神经开心所带来的部分并发症,降低感染,确保手术安全性,提升病人认可度[16]。有效监测和调节术中体温,采取适当的保暖手段,可以促进病人麻醉苏醒,使病人愈加舒适,促进术后康复[17]。

    2.3节省医疗资源

    术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保暖手段,有益于手术病人的术中体温维持相对稳定范围,降低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术后免疫抑制程度,促进切口愈合,保证围术期病人的安全,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麻醉复苏和住院时间,有效节省医疗资源[8]。

    3 护理手段

    3.1常规手术室内温度

    控制在22~26℃,湿度在40%~60%。术中病人覆盖被服,防止非必须的暴露。尽可能使病人身处一个温暖的恒温环境,防止病人在术中因为外面环境、液体温度较低或其他原因带来的热能的损耗,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使其术中体温得以维持恒定[18]。

    3.2保暖护理

    现在,在调节好手术室室温和湿度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保暖手段。①尽可能防止病人在手术室外的过道停留,术前使用恒温水毯或用充气保温毯,将水毯或充气保温毯温度调至40℃,使病人感到温暖舒适,直到病人离开手术室再关闭恒温水毯[19-21]。另外,将3 L袋自制加热成体位垫也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保暖办法[22]。除此之外,本院自行设计的数字化水暖手术床的临床应用,更是对术中预防低体温的一次改革,革新性地用水为介质,对其进行可控加温、控温循环,而起到恒温保暖有哪些用途。②注意料之外露部位的保暖,尽可能降低肢体暴露,头部、乳房、四肢裸露部分加盖保暖棉被或使用保暖手术布巾包裹局部进行保暖;皮肤消毒时,用适合加温的消毒用品,提升大夫消毒皮肤消毒速度及效率,以缩短消毒所需时间,消毒完成后准时铺无菌巾,尽可能较少皮肤暴露的时间[23]。③尽可能降低体腔温度流失,术中将静脉所输液体加温至36℃左右,切口冲洗液需加温至37~40℃后用,将血液复温至30℃(低于33℃)方输给病人,最大限度地以降低液体能量交换而流失体温,从而维持体温恒定[21-25]。

    3.3心理护理

    手术室管理者要看重心理护理,安排职员到病区推行术前访视。让病人知道手术及麻醉的概况,以减少病人的心理重压,防止因紧张心理致入室后血压升高,甚至寒战的发生,影响手术及麻醉的顺利推行[6,26]。巡回护士伴随在病人身?,随时提供关心和照护,满足病人的心身需要,从而有效调整病人的心理环境,减轻心理负担,使其思想放松,降低寒战的发生。

    4 小结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在术中监测手术病人的体温以外,应充分考虑到手术病人出现低体温的各种缘由,从而采取必要、安全、方便的保暖手段,提升外周皮肤温度,降低体内热量散发,维持手术病人,尤其是危重、大创伤、年老体弱、术中很多用冲洗液的手术病人体温相对恒定。因此,越安全、越方便的保暖手段,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