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391 A
1 引言
伴随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特别是计算机大范围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渐渐由大规模科学计算的大量数据处置转向大规模的事务处置和对工作流的管理,这就产生了以台式计算机为核心,以数据库管理软件为开发环境的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在大规模的事务处置和对工作流的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银行帐目管理之中的应用日益遭到大家的关注。
近年来国内信息产业飞速发展,手工管理方法在银行帐目管理等需要很多事务处置的应用中已看上去不相适应,使用IT技术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势在必行。现在,对外开放必然走向使银行业直面外国银行巨头的直接挑战,因此,银行需要提升其工作效率,改变其工作环境。如此,帐户管理的信息化势在必行。
在传统的银行帐户管理中,其过程总是是非常复杂的,繁琐的,帐户管理以入帐和出帐两项内容为核心,在此过程中又需要经过若干道手续,由于整个过程都需要手工操作,效率十分低下,且因为他们之间关联复杂,统计和查看的方法各不相同;且会出现信息的重复传递问题,因此该过程需要达成信息化。
本系统开发的整体任务是达成银行帐户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目的。
2 设计思路
(1)系统应符合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满足银行有关职员平时用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便捷,实用,安全等需要;
(2)系统使用模块化程序设计办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职员补充,维护;
(3)系统应拥有数据库维护功能,准时依据用户需要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
(4)尽可能使用现有软件环境及一流的管理软件开发策略,从而达到充分借助现有资源,提升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成效的目的。
3系统开发步骤
一般说来,管理信息管理软件的打造与应用可以划分成总体规划、系统开发和系统运行三个阶段,其中系统开发阶段还可进一步分为系统剖析、系统设计和系统推行等工作环节。上述每个阶段排列成一个严格的线性开发序列,在每一个工作阶段均产生完整的技术文档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指导和依据,每一阶段都应付文档进行评审,确信该阶段工作已完成并达到需要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同时在未来的工作中不可以随便改变前面经过评审的成就。
上述开发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开发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并且可大大减少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开发的复杂性。国内外很多系统开发的实例都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发方法。
海外曾有人对一些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工作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开发过程中各工作阶段所占全部工作量的比重分别达到系统剖析:系统设计:编程:模块调试:系统调试=20%:
15%:20%:25%:20%。这样来看,程序撰写在开发工作中只占非常小比率,而调试工作却占整个开发工作量的一半左右,因此“系统开发就是编程”的习惯说法显然是片面的。另据统计,在打造管理信息管理软件的三个阶段中,总体规划和系统开发阶段的工作量约占整个工作量的2/3,而运行、维护阶段要占1/3,这说明一个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开发后,仍应十分看重它的维护工作,以便使系统不断健全并充分发挥其用途。
3.1 算法定义概念
在系统开发步骤的基础上,做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
4系统设计
4.1 模块概念
本银行账目管理软件针对于它将要达成的业务功能,数据库中应该拥有以下模块:a)用户信息:其中应该包含用户卡号、用户名、密码、性别、名字、地址等内容;b)存取款信息:包含存款数额、取款数额、卡号、时间等内容;c)异常处置:管理员用户名、登录时间、IP地址等内容;d)VIP用户统计:用来统计VIP用户信息等内容;e)用户统计:用来统计所有用户信息等;f)管理员信息:与用户信息类似,包含管理员编号、登录名、密码、角色类别等。
4.2数据库结构
依据本系统功能设计的需要与功能模块的划分,可以列出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1)管理员信息:ID、用户名、密码等;(2)管理员登录时间记录信息:ID、用户名、密码、登录时间、登录IP、登录是不是成功等;(3)存取款信息:ID、存款或取款、钱数、时间等;(4)统计信息:ID、钱数、用户名、时间等;(5)用户信息:ID、帐户种类、密码、名字、性别、出过生日期、电话、地址、帐户是不是注销、注册时间等。
5系统的达成
5.1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的概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系统的模块化。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上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的过程。每一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所有些模块按某种办法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需要的功能。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是为了减少软件系统的复杂性,提升可读性、可维护性,但模块的划分不可以是任意的,应尽可能维持其独立性。也就是说,每一个模块只完成系统需要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即尽可能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升模块的独立性,为设计优质的软件结构奠定基础。
在系统的概要设计中使用结构化设计以需要剖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图为基础,按肯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第一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几个小问题、小模块,在系统中,设计了系统管理、数据录入、查看、报表管理和实习管理模块。然后,进一步细分模块,添加细节。
5.2 系统达成
5.2.1 管理员登录界面
对于一个完整的银行账目管理软件,不只需要功能强大、操作简单,还要有好的设计风格和另人爽目的界面。登录界面对于整个系统来讲是尤为重要的,由于它设置了进入本系统的用户和口令,预防非法用户进入系统,破坏系统安全和所保存的数据,只有合法的管理员在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方可进入系统,不然将提示密码或用户名输入错误,并询问用户是不是重新输入。如此就对用户有了限制,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便于控制和管理,有益于系统的维护。如下图所示:
5.2.2 管理员设置
系统管理模块是本系统中一个基础的部分,在本模块中包含管理员对自己密码的重新设置,可以定时更换密码,确保资料的安全。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便于控制和管理。如下图所示:
5.2.3 新户开户
本模块主要达成新户开户后台管理。如下图所示:
5.2.4 银行帐户管理
本模块主要达成银行帐户的管理。如下图所示:
5.2.5 存款信息统计
可打印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5.2.6 取款机投款
本模块主要达成取款机投款的管理。如下图所示:
5.2.7 VIP用户统计
系统可统计VIP人数及信息,如下图所示:
6 系统测试
为了保证测试的水平,将测试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即:代码审察、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1)单元测试。单元测试集中在检查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模块上,通过测试发现达成该模块的实质功能与概念该模块的功能说明不符合的状况,与编码的错误。
(2)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将模块根据设计需要组装起来同时进行测试,主要目的是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问题。如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可能有因为疏忽的问题而导致有害影响;把子功能组合起来可能不产生预期的主功能;个别看着是可以同意的误差可能积累到不可以同意的程度;全程数据结构可能有错误等。
(3)确认测试。确认测试的目的是向将来的用户表明系统可以像预定需要那样工作。经集成测试后,已经根据设计把所有些模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接口错误也已经基本排除去,接着就应该进一步验证软件的有效性,这就是确认测试的任务,即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好似用户所合理期待的那样。
(4)系统测试
软件开发完成将来,最后还要与系统中其他部分配套运行,进行系统测试。包含恢复测试、安全测试、强度测试和性能测试等。
单独对系统的测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功能测试:测试是不是满足开发需要,是不是提供设计所描述的功能,是不是用户的需要都得到满足。功能测试是系统测试最常用和需要的测试,一般还会以正式的软件说明书为测试标准。
②强度测试及性能测试:测试系统能力最高实质限度,即软件在一些超负荷状况下功能达成的状况。
③安全测试:验证安装在系统内的保护机构确实可以对系统进行保护,使之不受各种很干扰。针对本系统主如果对权限系统的测试和对无效数据、错数据和非法数据干扰的能力的测试。
经过上述的测试过程对软件进行测试后,软件基本满足开发的需要,测试宣告结束。
7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