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近况与问题研究

点击数:973 | 发布时间:2025-07-21 | 来源:www.kislmq.com

    中图分类号:F830. 91 文献辨别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6)009-000-02

    1、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近况

    1.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商品规模持续扩张

    证券全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受推广托管理资金总额则从2012年度的1.89万亿元增长至2013年度的5.20万亿元,环比增幅达到 1.75 倍。其中,集合资管和定向资管规模迅速增长,而专项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较为缓慢。依据Wind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底,券商集合投资理财规模不断扩张,从09年的978亿元提高到了2013年底的5652亿元,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提升了478%。尤其是近两年,增长渐渐增速。增速从2010年的2%和2011年的36%,提升到2012年的50.3%与去年2013年的环比增长176%。规模增速成倍增长,反映了国内券商集合投资理财市场日益壮大,也反映出投资者参与度和热情愈加高。

    在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中主要为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而其中主要为被动管理型的通道业务商品。
    2013年度上市券商中,中信证券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到4690亿,占到管理资产总规模的93%。宏源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和广发证券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也在1000亿以上.2013年度上市券商各类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也仍以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为主,同比增速最快。

    可见,券商还是以通道型的被动管理型商品为主,整个市场依旧是靠着通道业务做大规模。真的有券商作为投资管理人的主动型商品市场占比并不大。

    2.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新品发行状况

    2011年以前券商集合投资理财还处在萌芽期,每年的发行商品量均未超越100只,进入2011年券商投资理财的商品只数初次突破了100大关,随后2012年迎来了兴盛的一年,新发数目环比2011年增长了100%。在政策的红利下2013年的新发商品数目又首次接近2000商品,可以说是“火箭式”上升。随着着新发商品数目的提高,发行份额也是一路上扬,在历程2011年份额稍许下跌之后,2012年和2013年商品份额展示出了市场对于券商理财项目的一定。
    2012年商品份额为984.09亿,2013年这个数字超越了2000亿。在发行数目快速增长的同时,所随着着的也是发行份额的火箭式增长,据统计,2013年2005亿份额的券商理财项目发行,环比2012年981亿份,环比增加103.76%。

    在这1941只商品、规模为5652亿的市场中,发行数目最多的为债券型商品,共有919只商品发行,排名发行量第二的是混合型商品,发行量为661只,FOF商品发行量超越了货币市场型、股票型和QDII型商品,后三类型别的集合商品数目发行只数相对较少。从份额角度来看,排名有的许变化,货币市场型商品的份额超越FOF商品,排在第三。排名第一第二的依旧是债券型和混合型商品,份额分别为2352亿份和992亿份。

    从数目占比来看,债券和混合型券商理财项目发行数目占到了总发行只数的75%,另外像货币型、FOF、股票型和QDII总共占到了发行只数的1/3数目。从份额上看,债券型和混合型商品的差距比数目上更大,在数目上两者相差12.26%,份额上债券型商品高出混合型商品33.5个百分点。
    2012年债券型和混合型商品的发型数目占比为38%和35%;发行份额占比为43%和32%,今年债券型商品份额一跃超越50%。

    证券公司推广托管规模在增长的同时平均发行份额在大幅降低,2013年全年将近2000只的总数目,是近期几年所有资管商品总和的数倍。然而在数目迅速增长的同时,单只商品的规模近期几年却在持续萎缩。依据Wind 数据显示,2007年开始券商资管新成立商品数目在逐年增加,但每只平均发行份额在逐年降低,2007年商品发行的平均份额为21.3亿份,从2010年开始每只商品平均发行份额则减少到10亿份以下, 2011年大幅减少到5.96亿份,2012年则减少到4.64亿份,2013年更是大幅降低到1.75 亿份。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是什么原因

    1.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贡献度较低

    2013年度,证券全行业的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为 70.3 亿元,较2012年度的26.76亿元增长了1.63倍,而相比于国际顶尖投行或西方成熟市场的证券行业,中国证券行业的资产管理业务在收入贡献度上依旧处在比较尴尬的地位。

    尽管从发展势头上来看,证券行业的资产管理业务在过去的一年间增长幅度较大,但因为基数过低,2013年度资管业务对全行业收入的贡献比率仍然仅有 4%左右,远远落后于其他三大传统业务在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中主要为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而其中主要为被动管理型的通道业务商品。而证券公司在资产管理管通道类业务中处于从属地位,议价能力较低。现在券商通道类业务收费约0.5‰到1‰,而主动管理型业务收费可达到1‰到1%。因为通道业务管理费率仅为主动管理业务的10%左右,意味着通道业务模式需要采取以量补价的方案,致使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增长非常快,而随着的收入不可以同比率的增长。

    主动性管理商品受制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的投研能力不足,市场行情等方面的影响,在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商品中占比非常小。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对商品投资管理能力的表现,影响着其以后业务的展开和规模的扩充。 2.证券公司公司选择通道业务是什么原因

    在现在的银信、证信合作通道业务中,资金、项目都来自银行,为了避免监管,银行不能不走其他金融机构的通道。常规的银行信贷筹资增长遭到规模和贷存比约束的同时,以银行表外投资理财、信托等形式的“影子银行”筹资规模出现爆发增长。
    2010年,银监会叫停了银行用信托作为表外通道方法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通道成为了银行将表内信贷类资产转移至表外的主要通道。以票据通道业务为例,券商通过发行资产管理商品募筹资金,用于买断银行的票据资产或信用证,从而银行可以达成票据资产转移到表外的目的选择通道业务既是证券公司无奈的选择也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以规模的扩张也证明了证券公司选择的正确性和巨大市场需要。

    (1)选择通道业务是券商无奈的选择。
    2012 年之前,包含资产管理业务在内券商所有业务禁锢在资本市场上,证券资产管理业务革新面临的是投资功能和筹资功能紧急缺失的资本市场环境。面对“以圈钱为己任,以下跌为核心”的股票市场,发行股票筹资困难程度愈加大。在此背景下,资产管理业务进行革新,券商只能选择门槛低、投入少的非标准场外通道类业务作为起点。另外新《基金法》规定,证券公司申请公募资格需满足管理资产规模高于200亿元、证券公司申请公募资格,短期内达成规模的壮大也只能通过通道业务达成规模的飞速扩张。

    (2)选择通道业务也是券商主动选择的结果。因为证券公司在场外非标准业务上的人才、顾客、规范储备几乎为零,非常难与信托公司、商业银行在企业综合筹资服务上进行直面角逐,证券公司只有通过场外通道业务先向商业银行等学习。同时,证券公司选择通道类业务是在深刻比较了银行、信托、基金不同金融业态进步路径未来的慎重选择,可以说,选择通道业务是券商拓展场外非标准业务的必经的道路,也是先易后难和曲径通幽办法的有机结合。

    (3)通道类业务为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积累了顾客、打造了途径、培养了人才、熟知了业务,这对一个几乎一无所有些行业而言意义是深远的,正如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初,通过来料加工的模式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并成功转型进步为进口替代与后来自主革新。

    3、结论

    国内外资产管理行业进步实践表明,企业和居民资产保值增值需要是巨大的,尤其是综合性金融服务已经成为行业趋势,需要是推进行业进步的第一动力,哪个能满足这类需要哪个就能做大做强。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