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要点总结

点击数:559 | 发布时间:2024-12-09 | 来源:www.tayibo.com

    只有高效的学习技巧,才能非常快的学会常识的重难题。有效的念书方法依据规律学会办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非常快的学会常识。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物理要点总结》期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物理要点总结


    热力学第肯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自从焦耳以无以辩驳的精准实验结果证明机械能、电能、内能之间的转化满足守恒关系之后,大家就觉得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一个常见的基本规律。

    ●内容

    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U增量等于外面向它传递的热量Q与外面对它做功A的和。

    ●符号规律

    热力学第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也适用于物体对外做功,向外面散热和内能降低的状况,因此在用:△E=-W+Q时,一般有如下规定:

    ①外面对系统做功,A0,即W为正值。

    ②系统对外面做功,A0,即W为负值。

    ③系统从外面吸收热量,Q0,即Q为正值

    ④系统从外面放出热量,Q0,即Q为负值

    ⑤系统内能增加,△U0,即△U为正值

    ⑥系统内能降低,△U0,即△U为负值

    ●理解

    从三方面理解

    1.假如单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变化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度量,这个时候系统内能的增加量△U就等于外面对物体所做功的数值,即△U=A

    2.假如单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变化可以用传递热量的多少来度量,这个时候系统内能的增加量△U就等于外面吸收热量Q的数值,即△U=Q

    3.在做功和热传递同时存在的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则要由做功和所传递的热量一同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系统内能的增量△U就等于从外面吸收的热量Q和外面对系统做功A之和。即△U=A+Q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可以凭空产生,也不可以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能量的多样性

    物体运动具备机械能、分子运动具备内能、电荷具备电能、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具备原子能等等,可见,在自然界中不一样的能量形式与不一样的运动形式相对应。

    ●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

    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壶中的水沸腾时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将壶盖顶起,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流通过电热丝做功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这类实例说明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这一转化过程是通过做功来完成的。

    ●能量守恒的意义

    1.能的转化与守恒是剖析解决问题的一个极为要紧的办法,它比机械能守恒定律更常见。比如物体在空中下落遭到阻力时,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但包含内能在内的总能量守恒。

    2.能量守恒定律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中三大发现之一,也庄重宣告了第一类永动机幻想的彻底破灭。

    3.能量守恒定律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这个定律将广泛的自然科技范围联系起来。

    高二物理要点总结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应求购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水平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水平大,万有引力显神通。

    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

    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高二物理要点总结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t:时间}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U:导体两端电压,R:导体阻值}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L:导体的长度,S:导体横截面积}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E:电源电动势,R:外电路电阻,r:电源内阻}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U:电压,I:电流,t:时间,P:电功率}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I:通过导体的电流,R:导体的电阻值,t:通电时间}

    7.纯电阻电路中:因为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E:电源电动势,U:路端电压,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阻关系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高二物理要点总结


    1.定理的表述教程上欧姆定律是如此表述的: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成立的条件从教程对定理的描述看,欧姆定律实质是对两个实验结论的综合:一是“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导体的电阻不变;二是“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是维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3.注意的事情该定理中的每个物理量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的同一时刻的对应值。在实质电路中,总是有几个导体,即便是同一导体,在不同时刻的I、U、R值也不相同,因此在应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应付同一导体同一时刻的I、U、R标上同一的脚码,以防止张冠李戴。另外,还应该注意该定理中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用国际单位,如此才能求得正确的结果。

    4.公式的变形对于欧姆定律的变形R=U/I,有的同学单纯的从数学角度来理解为“一段电路的电阻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电路的电流成反比”,这显然是不对的。事实上,假如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了几倍,其电流势必也伴随变化几倍,所以它们的比值R势必也是一个定值。所以R=U/I只不过电阻大小的一个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

    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的应用有三个:一是依据I=U/R计算通过导体的电流,二是依据R=U/I计算或测量导体的电阻,三是依据U=IR计算导体或电路两端的电压。

    高二物理要点总结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自由电荷;

    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大家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类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数学表达式:I=Q/t;

    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1A=103mA=106uA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概念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1kΩ=10Ω,1MΩ=10Ω;

    4、伏安特质曲线:

    3、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E=U内+U外;U外=RI;E=I

    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概念;

    3、当外电阻为零时,因内阻非常小,电流非常大,会烧坏电路;

    5、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6、超导: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减少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