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行动成本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征(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实践价值。 办法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诊治的早产儿RDS为2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22例,均给予N-行动成本P治疗,剖析并比较RDS及呼吸衰竭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心率指标及安全性。 结果 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应用N-行动成本P治疗后血气指标及心率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明显差别,且伴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其上述各项指标改变程度更为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该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仅2(4.35%)例患儿发生腹胀现象,经相应处理后,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结论 N-CPAP在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可积极改善患儿血气功能及心率情况,且使用安全性较高。
[中图分类号] R72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3(b)-0070-03
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均属儿科危重病症,若未得到准时救治,比较容易致使患儿死亡[1]。N-行动成本P作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一项呼吸持续治疗技术,对于新生儿呼吸疾病具备好治疗成效。该研究为探究N-行动成本P在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实践价值,将对该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诊治的24例RDS患儿及22例呼吸衰竭患儿均给予N-行动成本P治疗成效进行综合剖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办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诊治的早产儿RDS为2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22例,患儿病情均经胸片检查结果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的诊断标准[2]。RDS患儿男女比率14:10,胎龄28~36周,平均(32.26±1.22)周,体重2~3 kg,平均(2.21±0.18)kg;呼吸衰竭患儿男女比率12:10,年龄1~28 d,平均(25.36±1.23)d,体重2~4 kg,平均(2.98±0.20)kg。RDS及呼吸衰竭患儿上述基线资料均未对该研究试验结果导致不好的影响,具备要紧研究价值。
1.2 仪器与办法
治疗仪器:选择北京康都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小儿N-行动成本P呼吸通气机;参数设置:0.25~0.55初设氧浓度,3~5 cmH2O PEEP,4~10 L/min流量。
办法: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均使用N-行动成本P治疗,待患儿上机后严密监测其心率、动脉血气指标、经皮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依据患儿症状及各项生命指标改变状况,逐步合理调节N-行动成本P呼吸通气机参数。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正常水平范围时,即可停用N-行动成本P,换为头罩吸氧或是经鼻导管吸氧。
1.3 察看指标
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心率(HR);预后不好的反应状况。
1.4 统计办法
研究数据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剖析处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前后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该组早产RDS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心率改变状况
该组24例早产RDS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及心率均发生明显改变,且治疗时间越长改变幅度越显著,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详见表1。
2.2 该组呼吸衰竭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心率改变状况
该组22例呼吸衰竭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及心率均发生明显改变,且治疗时间越长改变幅度越显著,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详见表2。
2.3 该组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预后状况
该组24例早产儿RDS及22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经N-行动成本P治疗后,均未发生明显气漏、肺出血等紧急并发症,其中有2(4.35%)例患儿发生腹胀现象,但经胃肠减压后,症状得到有效改变。
3 讨论
早产儿RDS系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少及非结构不成熟所致,其临床特点为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紫绀、呼吸急促、吸气三凹征,甚至发生呼吸衰竭[3-4]。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是致使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选择准时有效的治疗策略特别要紧。行动成本P可对由各种缘由致使呼吸衰竭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疗效甚佳,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新生儿呼吸障碍疾病治疗过程中[5]。行动成本P主如果通过对有自主呼吸患儿于整个护理周期均提供肯定正压,从而维持气道处在肯定扩张状况中,其用途主如果增加肺重压,扩张肺泡,增强肺功能残气量,进而达到改变患儿肺适应性和血流指标,降低PS的消耗[6-7]。另外,其经鼻行动成本P(N-行动成本P)治疗方法,不只操作简捷,可稳定重压,不会增加无效做工,而且困难引发CO2潴留,可调节氧浓度及重压,从而达到理想治疗目的[8]。
该临床研究实验中使用N-行动成本P治疗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剖析其治疗成效以验证N-行动成本P临床实践价值,结果得出:早产儿RDS和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经N-行动成本P治疗后机体血气有关指标及心率均较治疗前发生明显改变,具体表目前PaCO2、PaO2/FiO2、HR等多个方面,且由表1~2患儿治疗结果可以看出:伴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上述各项指标改变状况更为显著,说明治疗时间与临床疗效呈正有关。同时该研究结果与沈佩芳、孙剑等人临床有关实验成就类似,进而充分验证应用N-行动成本P治疗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积极性、可行性[9-10]。该研究中使用精准的空气氧混合器与一体化加温湿化器,为N-行动成本P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提供基础保障。关于N-行动成本P临床用中的安全性,在该研究中结果中得以验证,即该组患儿均未发生紧急并发症,仅出现的2例腹胀现象,经胃肠减压后,不好的症状得到改变,未给治疗结果导致不好的影响。因为该研究因时间、环境、样本量较少等原因限制,尚未对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N-行动成本P治疗24~192 h疗效进行剖析,还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探索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早产儿RDS及新生儿呼吸衰竭应用N-行动成本P治疗临床成效好,安全性较佳,具备临床实质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