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一年,强人将浮出水面,鸟人将沉入海底。高中二年级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吃透课本;二,找寻合适我们的学习技巧;三,总结自己考试方法,形成习惯。为了帮你的学习更上一层楼,智学网高中频道为你筹备了《高中二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一试卷》期望可以帮到你!
1、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
1.正确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进步的历史演变过程的是
A.崇拜自然一征服自然一改造自然一谋求人地协调
B.谋求人地协调一征服自然一改造自然一崇拜自然
C.崇拜自然一改造自然一征服自然一谋求人地协调
D.改造自然一崇拜自然一谋求人地协调一征服自然
2.环境自净能力是指
A.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废弃物具备的容纳和降解清除能力
B.环境净化自己的能力
C.环境对自然资源的补给和再生的能力
D.环境给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3.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缘由是:
A.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B.城市人口的素质低下
C.城市人口迅猛涨长D.城市管理不善和绿地面积降低
4.玛雅文明在十五六世纪消失的重要原因是
A.人口的飞速增长B.气候的忽然变化
C.农业的集约化D.生态环境的恶化
5.下列环境问题中,是生态破坏的是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
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天空D.黄土高原区的紧急水土流失
6.可以促进可持续进步进行的农业进步方法是
A.大力建设生态农业
B.广泛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C.进步“石油农业”
D.倡导进步劳动密集型农业,尽量降低农业机械的投入和用
7.全球*部的《21世纪议程》是
A.《环境与进步宣言》B.《生物多元化公约》
C.《巴西21世纪议程》D.《中国21世纪议程》
8.针对东北区域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与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区域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产品粮基地②产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9.决定国内自然环境差异的原因是:
A.气候、水文B.气候、地貌C.气候、植被D.气候、河流
10.导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域东西差异的重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B.干湿程度C.地貌种类D.植被种类
11.要想随时了解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A.全球定位技术B.GPS信号接收机
C.地理信息技术D.遥感技术
12.有关全球定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不是信息技术
B.它也叫遥感技术
C.它由信息源、数据处置、数据库、空间剖析、表达等程序组成
D.具备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当令性的特征
13.GIS与地图的*基本差别是
A.空间模型B.数据模型C.阅读速度D.空间剖析能力
14、古丝绸的道路南道及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重要原因是
A.气候的异常变化B.绿洲因水资源枯竭而后退
C.战争频繁发生D.地形的隆起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很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15~17题。
15.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很多的优质硬木④保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雨林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是
①光合用途强②生物循环旺盛③生物残体分解快④生物成长飞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7.雨林中养分储量*大的是
A.植物体B.土壤C.枯枝落叶D.水体
18.右图体现了可持续进步的什么原则
A、一同性、持续性B、公平性、阶段性
C、一同性、公平性D、阶段性、持续性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10-11题。
19.导致黄土高原区域形成这样地貌特点的*主要人为缘由是
A.露天采矿B.黄土质地特殊
C.夏天暴雨集中D.植被破坏紧急
20.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
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合采取的手段是
A.平整土地,打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升水资源的借助率
D.改变交通条件,大力进步旅游业
21.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B.石油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D.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22.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进步重视了
A.以畜牧业为主B.以种植业为主
C.农、林、牧、渔综合进步D.美化环境,进步旅游业
23.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天和早春是河流的主汛期B.夏天多持续性降雨,且多暴雨
C.多年平均降水量800多毫米D.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
24.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借助和治理B.梯级开发
C.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D.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读右图,回答下题。
25.图中沙障建设的主要为了
A.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B.保护铁路畅通无阻
C.调节气候D.降低水土流失
26.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松嫩平原成长期较长B.降水较少
C.长江三角洲国内性较强D.高温多雨
读图1,回答21~24题
图1国内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示意图
27.这类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国内的
A.华南、华东和华北区域B.西北、西南和东北区域
C.西北、东北和华北区域D.东北、华北和西南区域
28.这类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重要原因是
A.人类对土地不适当的开发借助,使植被遭到破坏所致
B.人类进步工农业生产所致
C.是降水降低,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区域推进的结果
29.当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A.开发借助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B.先移民,后治理
C.加强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D.建水电站
30.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手段是
A.扎设方草格沙障固沙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D.改变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2、判断题(共10分)
3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片面追求经济进步的模式密切有关。
32.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指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备的容纳和清除能力。
33.但凡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置地理空间数据的范围,都可以借用GPS。
34.河流的梯级开发是所有河流流域开发的重点。
35.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等都是非可再生能源。
36.近些年世界某些区域降水量降低,其重要原因是热带雨林被破坏。
37.环境问题的两大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8.酸雨的形成与很多排放二氧化碳有关。
39.山西煤炭资源的突出特征是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开采条件好。
40.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的沙漠化土地。
三。综合题(共40分)
41。读国内甲、乙两个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甲图所示的是国内区域;乙图所示的是国内平原区域。
(2)从土地借助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区域土壤种类耕地种类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
甲高
乙水稻土低
(3)甲乙两区域都是国内要紧的产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具备的特征?
42.读下图,完成下列需要:(10分)
图中①区域荒漠化的自然缘由是。
图中②区域荒漠化的人为缘由是;
为防治西北区域的荒漠化,国内正在上述区域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
是西北区域*为显著的自然特点,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为
主的景观特点。
西北区域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主如果因为降水自东南向西北而形成。
(5)近年来,国内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区域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如果为
了()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B.防治荒漠化C.提升森林覆盖率D.减轻农民负担
你觉得治理荒漠化可采取什么手段?
43.读下面国内黄土高原某区域各工业部门的投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该区域的主导工业是工业。
(2).B图显示电力投资比重已接近煤炭工业的比重,其意义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本区资源特征,除煤炭、电力工业外,还可优先重点进步的工业是和____
重要原因是。
(4)D图反映出的产业链是。
(5).该区域面临的生态问题主如果,(选择)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湿地破坏D.土壤盐渍化
44.读可持续进步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
图中A表示;B表示系统,
在可持续进步复合系统中,持续进步是目的;
达成可持续进步,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原则;原则;____________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