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物理必学一第一章复习资料

点击数:501 | 发布时间:2025-01-15 | 来源:www.ouqile.com

    进入高中后,不少新生有如此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出色的大有人在,极少有人注意到我们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应尽快进入学习状况。智学网高中一年级频道为正在好好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中一年级物理必学一第一章复习资料》,期望对你有帮助!


    1、选择题

    1.国内《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时速不能超越一百二十公里。图示为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96930613

    A.限速值是指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B.该限速值约为12m/s

    C.汽车限速是由于汽行车速度度越大,惯性越大,很难刹车

    D.汽车限速是由于汽行车速度度越大,刹车距离越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答案:D

    分析:限速值指的是瞬时速度,A错;该限速值约为33m/s,B错;水平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与汽行车速度度无关,C错;汽行车速度度越大,刹车距离越大,D正确。

    2.一根轻绳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灯泡,则导学号96930614

    A.灯泡受的重力和灯泡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灯泡受的重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用途力和反用途力

    C.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用途力和反用途力

    D.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分析:灯泡受的重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B错误;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用途力和反用途力,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3.一串小灯笼彼此用轻绳连接,并悬挂在空中,在稳定水平风力用途下发生倾斜,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设每一个红灯笼的水平均为m,则自上往下第二只灯笼对第三只灯笼的拉力大小为导学号96930615

    A.23mgB.233mg

    C.833mgD.8mg

    答案:A

    分析:以下面三个灯笼作为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剖析,如图:

    竖直方向:Tcosplay30°=3mg

    得:T=3mgcosplay30°=23mg

    故选A。

    4.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运动状况变化状况,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用照相机进行了有关记录,如图所示。图1为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照片,图2、图3、图4和图5分别为电梯运动过程中体重计的照片。依据照片判断正确的是导学号96930616

    A.依据图2判断电梯肯定处于加速上升过程,电梯内同学可能处于超重状况

    B.依据图3判断电梯肯定处于减速降低过程,电梯内同学可能处于失重状况

    C.依据图4判断电梯可能处于减速上升过程,电梯内同学肯定处于失重状况

    D.依据图5判断电梯可能处于加速降低过程,电梯内同学肯定处于超重状况

    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图2、图5示数大于重力为超重,电梯可能加速上升或减速降低,图3、图4示数小于重力,失重可能向下加速,也会向上减速,C正确。

    5.水平为m的金属盒获得大小为v0的初速度后在水平面上最多能滑行s距离,假如在盒中填满油泥,使它的总水平变为2m,再使其以v0初速度沿同一水平面滑行,则它滑行的距离为导学号96930617

    A.s2B.2s

    C.s4D.s

    答案:D

    分析:设金属盒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未装油泥有-μmg=ma①

    -v20=2as②

    装满油泥后有:-μ2mg=2ma′③

    -v20=2a′s′④

    解①②③④可得:s′=s

    6.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遭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有哪些用途,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象可以求得物块的水平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导学号96930618

    A.m=1.5kg,μ=0.4B.m=0.5kg,μ=0.4

    C.m=0.5kg,μ=0.2D.m=1kg,μ=0.2

    答案:B

    分析:结合F-t图象和v-t图象,剖析物块在各段内的受力和运动状况,借助各段的运动规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由题中图象所给的信息可知,当外力F等于3N时,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μmg=ma,由图象可得F1=3N,a=ΔvΔt=4-04-2m/s2=2m/s2;当外力等于2N时,物块做匀速运动,则F2=μmg,其中F2=2N;将两式联立解得m=0.5kg,μ=0.4。

    7.如图所示,清洗楼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且视为质点。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则导学号96930619

    A.F1=Gsinα

    B.F2=Gtanα

    C.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但F1与F2的合力不变

    D.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减小,F2增大

    答案:BC

    分析:作出人的受力图如图所示

    可得F1=Gcosplayα

    F2=Gtanα

    当增加悬绳长度,α减小

    F1与F2均减小

    F1与F2的合力一直等于重力,综上所述B、C正确。

    8.如图a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况。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用途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导学号96930620

    A.物体与弹簧离别时,弹簧处于压缩状况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C.物体的水平为2kg

    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N/cm

    答案:BC

    分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图象得

    10+4k-mg=ma

    30-mg=ma

    又4k=mg

    由以上三式解得m=2kg

    a=5m/s2k=5N/cm

    所以B、C正确,D错误。

    由题意知,物体与弹簧离别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况,A错误。

    9.如图所示,某一缆车沿着坡度为30°的山坡以加速度a上行,在缆车中放一个与山坡表面平行的斜面,斜面上放一个水平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则导学号96930621

    A.小物块遭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下

    B.小物块遭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a

    C.小物块遭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12mg+ma

    D.小物块遭到斜面的弹力大小为32mg

    答案:CD

    分析: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剖析受力状况:木块受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N和静摩擦力f,f沿斜面向上,故A错误;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30°=ma,解得,f=12mg+ma,方向平行斜面向上,故C正确,B错误;小物块遭到的支持力等于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故N=mgcosplay30°=3mg2;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

    端无初速度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导学号96930647

    A.Lv+v2μgB.Lv

    C.2LμgD.2Lv

    答案:ACD

    分析:因木块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不同,对应的时间也不同,若一直匀加速至右端,则L=12μgt2,可得t=2Lμg,C正确;若一直加速到右端的速度恰好与传送带速度v相等,则L=0+v2t,可得t=2Lv,D正确;若先匀加速到传送带速度v,再匀速到右端,则v22μg+v=L,可得t=Lv+v2μg,A正确;木块不可能一直匀速至右端,B错误。

    第Ⅱ卷

    2、填空题

    1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水平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盘的细线、刻度尺、天平、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须从下图中选取实验器材,其名字是____;并分别写出所选器材有哪些用途_____。导学号96930622

    答案:学生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钩码、砝码学生电源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提供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的地方和时间;钩码用以改变小车的水平;砝码用以改变小车遭到拉力的大小,还可以用于测量小车水平。

    分析:电磁打点计时器用来打点计时,以便测定加速度,要配备4~6V学生电源为其供电,通过改变砝码个数来改变拉力大小;钩码放在小车上来调节小车水平。也可用电火花计时器来代替学生电源和电磁打点计时器,由于电火花计时器用220V交流电,不用学生电源。

    12.某实验小组借助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导学号96930623

    在实验中需要将长木板右端垫高,目的是,当不挂钩码时小车能匀速运动时,表明已调好。

    为了减小误差,每次实验需要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合外力,获得多组数据。若小车水平为400g,实验中每次所用的钩码总水平范围应选_____组会比较合理。

    A.10g~40gB.200g~400gC.1000g~2000g

    图2中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得的纸带的一部分:1、2、3、4、5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

    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得到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如图3所示,剖析线段OA,可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

    答案:平衡摩擦力A1.11m/s2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分析:实验中将长木板右端垫高,是为了平衡摩擦力。

    为降低实验误差,应满足Mm,所以应选A组钩码。

    a=x35-x134T2=1.11m/s2

    由图3可知,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13.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水平间的关系时,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水平用M`表示,沙桶水平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导学号96930624

    维持小车受力不变,测量不同水平的小车在这个力用途下的加速度。某次实验中打出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则这个加速度值a=_____m/s2。

    一组同学在先维持沙桶水平肯定,探究加速度与水平的关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沙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水平时,无需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与小车水平M,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

    在维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水平M肯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时,詹詹和彭彭二位同学得到的a―F关系分别如下图丙、丁所示。其缘由分别是:

    丙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8ACD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倾角过小或没平衡摩擦

    分析:a=Δs2T2=3.53-1.93×10-22×0.12m/s2

    =0.8m/s2

    依据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可知选项B正确,A、C、D错误。

    由丙图可知,F=0时,a不为零,说明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由丁图可知,F增大到肯定值时才产生加速度a,说明没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3、论述、计算题

    14.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体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小车与斜面体的总水平为M=2kg,斜面体上有一个水平m=0.5kg的小物块,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车与一平行于桌面的细绳相连,绳的另一端跨过一不计摩擦的轻质定滑轮挂一个物块水平为m0,桌子固定于水平地面上。若把物块m0由静止释放求:m0水平为多大时,物块m与斜面体恰好相对静止?导学号96930625

    答案:m0=7.5kg

    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对m0有:m0g-T=m0a

    对m和M整体:T=a

    对m:mgtanθ=ma

    解得:m0=M+mgtan37°g-a

    代数解得:m0=7.5kg

    15.如图所示,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肯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用途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导学号96930626

    小环的水平m;

    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α。

    答案:1kg30°

    分析:由v-t图象可解得:a=vt=12m/s2,前2s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sinα=ma

    2s后满足:F2=mgsinα代入数据解得:m=1kg,α=30°。

    16.如图所示,一小轿车从高为10m、倾角为37°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向下行驶,当小轿车到达底端时进入一水平面,在距斜坡底端115m的地方有一池塘,发动机在斜坡上产生的牵引力为2×103N,在水平地面上调节油门后,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1.4×104N,小轿车的水平为2t,小轿车与斜坡及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求:导学号96930627

    小轿车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

    为使小轿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而不掉入池塘,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可以超越多少?

    答案:10m/s5s

    分析:小轿车在斜坡上行驶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mgsin37°-μmgcosplay37°=ma1

    代入数据得斜坡上小轿车的加速度a1=3m/s2

    由v21=2a1x1=2a1h/sin37°

    得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v1=10m/s。

    在水平地面上加速时F2-μmg=ma2

    代入数据得a2=2m/s2

    关闭油门后减速μmg=ma3,代入数据得a3=5m/s2

    关闭油门时轿车的速度为v2,

    v22-v212a2+v222a3=x2

    得v2=20m/s,t=v2-v1a2=5s

    即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可以超越5s。

    17.如图甲所示,水平为M=4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水平m=1kg的小滑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可看成质点。已知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重力加速度g=10m/s2。现用力F用途在木板M上,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导学号96930628

    t=1s时,小滑块和木板的速度大小;

    为使小滑块不从木板上滑落下来,木板的最小长度。

    答案:4m/s5m/s0.75m

    分析:对小滑块:a1=μ2g=4m/s2

    对木板:第1s内,

    a2=F1-μ2mg-μ1M+mgM=5m/s2

    第2s内,a3=F2-μ2mg-μ1M+mgM=2m/s2

    t=1s时,小滑块的速度vm=a1t=4m/s

    木板的速度vM=a2t=5m/s

    因为a3

    a1t+a1Δt=a2t+a3Δt

    解得:Δt=0.5s

    滑块与木板在1.5s时,维持相对静止,0~1.5s内:

    木板的位移s2=12a2t2+a2tΔt+12a3Δt2=5.25m

    滑块的位移为s1=12a1t2+a1tΔt+12a1Δt2=4.5m

    木板的最小长度L=s2-s1=0.75m

    要点一质点的定义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事实上没有

    B.由于质点没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

    C.但凡小的物体,皆可以看成质点;但凡大的物体,皆不可以看成质点

    D.假如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或次要原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2.在以下什么状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剖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怎么样探测火星的表面

    要点二参考系

    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名驶,甲车内的旅客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旅客发现甲车没运动,假如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表示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4.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假如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

    B.假如察看的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

    C.假如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

    D.假如甲车忽然刹车停下,乙车仍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往西行驶

    要点三坐标系

    5.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坐标轴的正方向设为向下,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址、接住点的地方坐标分别是

    A.2m,-2m,-1mB.-2m,2m,1m

    C.4m,0,1mD.-4m,0,-1m

    6.如图3所示,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她的地方,你觉得应该如何打造坐标系?如要描述空中飞机的地方,又应如何打造坐标系?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