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历史下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常识重点

点击数:535 | 发布时间:2025-03-20 | 来源:www.anqinghui.com

    为大伙带来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历史下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常识重点,本节内容实质讲述了*失败后,中共是怎么样探索到“工农武装割据”这条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即“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

    1、工农武装起义

    *失败后,中共人开始认识到学会武装力量的重要程度,开始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下表为两大武装起义及“八七会议”等内容的概述。

    2、井冈山的星火——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1.实践探索: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的打造和进步

    创建:1927年十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领导军民拓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打造工农革命政权,创建了井冈山革命依据地。这是毛泽东打造的第一个革命依据地,为中共领导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经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进步: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军队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革命依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2.理论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概括、总结

    理论提出的背景:①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的打造并巩固;②这条道路在当时不为全党所认识、所理解,对此应给予讲解说明;③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用三篇文章来讲明中国选择这条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理论内容: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何可以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概括指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五个要素和红色政权可以存在和进步的一个首要条件、三个必要条件。

    理解:怎么样正确认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依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联系?

    中国革命需要进行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进行武装斗争需要打造革命依据地,没依据地的存在,没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采取流寇式的武装斗争势必走向失败,依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藉以进步的策略基地。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没土地革命,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就不会支持依据地政权,也不愿参加红军,依据地一天也不可以存在,也就谈不上武装斗争。

    理论提出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常见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3.“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到1930年夏,全国已有十几块依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10万人,井冈星火已成燎原之势。

    3、依据地建设

    1.背景

    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依据地进行了三次*“围剿”,毛泽东领导获得了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国民政府对依据地实行经济封锁。

    2.建设

    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拟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

    土地革命:①土地革命路线: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拟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赖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②用途: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要,调动了所有反封建的原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同时使农民政治上翻了身。

    经济建设:①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同时兴办了一些工业,包含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②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支持了革命战争,巩固了红色政权。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