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中理论入门知识教学初探

点击数:973 | 发布时间:2025-08-11 | 来源:www.cshuien.com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7)08-0244-01

    音乐理论入门知识是好地表现音乐的根基,其重点难题在于识读乐谱。国家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需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以学会识读乐谱的能力。怎么样让学生逐步提升对音乐的兴趣,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音乐理论入门知识在课堂中的有效融入是必不可少的。

    1、音乐理论入门知识薄弱的重要原因

    (一)教师的理念跟不上。教师的理念影响着教学目的的达成。大多数音乐教师都觉得音乐理论入门知识尤为重要,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度看重音乐理论入门知识的学习,把很多的时间放在理论常识的学习上。还有一些教师看到音乐常识的教学效果甚微,干脆绕道而行,课堂上极少涉及音乐理论入门知识。

    (二)学生不够看重。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形式多样,学生喜欢演唱,甚至还能背唱,可是一旦涉及就算是简单的音乐常识,就会出现非常难学会的状况。这节课学了下节课忘,这学期学了下学期忘。另外,音乐课时的限制、学校的配合、父母的支持等原因也会对音乐教学导致肯定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和学生这对教学一同体方面是什么原因。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应积?O引导。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第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只有教师本身的理念符合课程标准,才能非常不错地引导学生。第二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用途,引导学生看重音乐理论入门知识的学习。

    (二)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中心。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维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生活的首要条件。[1]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使得学生没升学考试的重压,兴趣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唯一动力,因此音乐课堂应紧紧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重视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理论入门知识的兴趣。

    (三)重视结合学生的音乐听觉进行教学。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各种音乐理论入门知识是作为音乐的书面表述,假如光解说音乐常识而不结合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进行培养,会让学生感觉非常抽象,不太好理解,从而减少学习的兴趣。

    (四)借助有效勉励评价手段。斯金纳指出:“但凡使反应概率增加,或保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物都可以是强化物。觉得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因强化与刺激而打造起来的稳定关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中增强某种反应。”[2]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要当令地给予评价,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或批评,而应取代以鼓励或勉励的话语,以进步的见地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

    3、教学渠道

    音乐理论常识的重点是乐谱的识记。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指明“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需要学生具备肯定的识谱能力,有益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识谱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3]

    (一)融入演唱教学范围。歌曲的演唱对音高、步伐、速度、力度等的需要较高,也是对这类音乐元素进行融入的最好渠道之一。对于学生喜欢、乐句分明、旋律具备代表性的歌曲,教师可在学生熟知歌曲之后,再进行乐谱的教唱,如此学生能更好地学会音高。

    (二)融入器乐演奏教学范围。在器乐演奏教学中,教师可先将要演奏的乐曲让学生视唱,视唱时对步伐的需要严格一些,如此全班合奏就会愈加统一。音高是教学的难题,器乐演奏教学可非常不错地解决这一难题。学生多次演奏同一旋律,头脑中会对这一旋律形成固定音高,这个时候再让学生视唱乐谱,会比演奏前唱得愈加准确。

    (三)融入赏析教学范围。赏析教学是学习速度、力度、音乐风格、音乐情感、曲式结构等的要紧渠道。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风格的乐曲或歌曲的赏析,感觉到不一样的速度、力度、织体等带来的不同音乐风格、音乐情感,启发学生在创造活动中运用相应的音乐要点。

    (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对于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可多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办法,逐步引导其在音乐理论常识的学习上进行自主探究。

    4、结语

    小学音乐课程中理论入门知识的教学是一个难题,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的的一项要紧内容,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围绕各项音乐活动融入音乐理论入门知识的教学,最后达成新课程标准的音乐教育目的。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