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进步的影响

点击数:225 | 发布时间:2025-02-10 | 来源:www.qmyyt.com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ina's fifth and sixth population census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ing population in Dali Prefecture and its impac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coorpnated development of aging population and economy and society in Dali Prefecture.

    Key words: Dali Prefecture;aging population;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

    中图分类号:C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287-02

    0 引言

    人口问题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进步,安全的人口环境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进步,这就需要保证人口的数目、结构、水平及分布与社会经济进步相适应。人口老龄化一般是指社会人口结构的老年化状况,即整个社会大多数人口的老化。①按国际通用标准,一个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便被叫做老龄化社会。②按此标准,大理州于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大理州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保障规范不健全的背景下迎来人口老龄化的,与发达区域相比,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若不予以看重和妥善解决,极可能影响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进步。

    1 大理州人口老龄化的近况和发展势头

    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后10年,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大理州少儿比19.44%,老年人比重11.95%,老少比为42.4%,三项指标均达到老龄化社会指标,大理州已是典型的老龄化社会,具备如下近况和趋势:

    1.1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2010年大理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理州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1.3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1.95%;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8.5万人,占总人口的8.25%。③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较,10年间大理州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增加了8.99万人,比重上升了2.15个百分点,0-14岁人口的比重降低了5.2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9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大理州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加速增长。到2015年末,预计全州老年人口将达到50多万人,约占全州总人口的14%,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1.2 高龄化趋势明显 2000年大理州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是2.39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40%,占总人口数的0.72%;④到2010年,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是4.54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0.99%,占总人口数的1.31%。伴随大理州人口寿命渐渐延长,十年间,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比重增加了3.59个百分点,并且将会逐步提升。

    1.3 “未富先老”特点突出 发达国家是在经济发达时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10000USD。然而,2000年大理州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时人均GDP仅为4115元,折算为USD不足1000USD;2010年,大理州的老年系数为11.95%,人均GDP仅为13519元,折算为USD也不到2000USD,经济进步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的水平,属典型的未富先老。

    1.4 独居老人和空巢家庭不断增加 2010年大理州41.3万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中就有独居老年人21636人,占老年人口数的5.24%;311560户老年人口家庭中,空巢家庭就有41343户,占13.26%。

    1.5 性别差异明显 2010年大理州老年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共有41.3万人,其中男士19.7万,女人21.6万,性别比为91.2;70岁及以上共有18.3万人,其中男士8.2万人,女人9.98万,性别比为82.16;80岁及以上共4.6万人,男士1.9万,女人2.7万,性别比71.05。⑤可见,大理州老年人口性别比随年龄增高而降低,更多的单身女人老人需要家庭与社会的照顾。

    2 大理州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进步的影响

    大理州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对经济社会进步存在着有利一面。然而,从长远来看,会给大理州的社会经济进步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2.1 影响社会劳动力供给 大理州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在降低,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比重在上升了,现阶段尚处于对经济进步有利的“黄金时期”。但,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年龄人口降低,劳动力供给降低,将引发劳动力本钱提升,从而影响大理州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产业结构

    调整。

    2.2 影响经济进步的速度和规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大理州的老年抚养比为14.32%;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老年人抚养比为17.41%⑦,10年上升3.1个百分点,平均每10个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约1名老年人;预计到2020年前后,老年人抚养比将达到一个新高,政府财政对医疗、养老、老年事业等支出的增加会增加国民收入中的消费份额,从而削弱工农业生产的积累规模和投资能力,势必会妨碍大理州经济进步速度和规模。 2.3 影响社会养老体系进步 一是人口老龄化弱化了家庭养老功能。因为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理州空巢家庭愈加多,2010年60岁以上老人中就有独居老人21636人,占老年人口数的5.24%;311560户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中,空巢家庭就有41343户,占有老年人口家庭数的13.26%。二是使得养老机构远难以满足社会养老需要。到2012年末,全州各类养老机构仅42所,总床位3167张,占老年人口数的7‰,这和发达国家30‰-40‰有非常大差距。三是社区居家养老面临很多困难。社区居家养老优点多,值得推进,但大理州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存在资金短缺、场地限制、服务内容单1、专业职员缺少等很多困难。

    3 大理州达成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协调进步的

    思路

    3.1 加快经济进步,增强应付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

    要解决大理州人口老龄化问题,就要加快经济进步、有效提高经济实力。第一,要吸引更多出色企业来大理州进步,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商业、金融、保险、高科技产业范围加强招商力度,大力进步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第二,要大力进步农村经济,挖空心思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快大理州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宽就业途径,尽快改变农村经济进步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状况。

    3.2 大力进步老龄产业 第一,政府要发挥推进老龄产业进步的主导用途,平衡好老龄产业盈利和公益性的关系,对有关企业进行税收打折。第二,每个企业要依据市场导向生产研发合适老年人平时消费品、保健护理品、专用器材用具、医疗康复器材等商品,形成一批老龄产业聚集区;第三,培育和引导进步以街拍料、疾病护理、文化教育、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老龄服务业;第四,多途径筹集老龄产业所需的资金支持;第五,鼓励老年人消费,保障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可能被侵犯到的各种权益。

    3.3 打造适应大理州进步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 这就需要整理政府、社会、市场、家庭等各方面养老社会服务资源。一是重点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大理州应借助社区所具备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的功能,让社区养老服务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要紧支撑。政府通过“星光计划”资助社区,逐步形成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载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二是发挥机构养老的补充用途,各级政府要对各种养老机构从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上给予资助,照顾好两类特殊老年人,即无子女、无自理能力、无生活来源的“三无”老年人和高龄、失能或半失能而不可以自理的、在家里养老有困难的老年人。三是主张“以老养老”,大理州2010年有低龄老年人23万人,占老年人口数的55.8%,应鼓励他们争当志愿者,走“以老养老”、“助人自助”的道路。

    3.4 打造完善适应大理州人口老龄化的城乡老年保障体系 一是打造完善符合大理州实质的老年社会保障规范和社会互助规范,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大养老金的发放、管理、监督,做好中年轻人人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工作。在农村,推进社会基本保障、家庭保障和群众互助保障相结合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农村保障模式。二是健全资金长效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做好对老龄公共服务成本的年度预算,拨款应主要用于满足“三无”职员的基本需要,并探索打造老龄基金会和社会捐赠平台,将各类可借助的资金依法、有序纳入老龄服务轨道。三是健全老年人医疗保障机制。对于农村,政府要专款专用、准时到位,打造应对机制,缓解老年人因为大病、重病及长期慢成人两性疾病致使的医疗负担难承受的问题,并大力培养农村医护职员。对城镇,打造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救助规范,为贫困老人提供保护屏障。四是推行老龄服务评价监督机制,将政府资助打折政策与养老机构评估规范结合,对评估出色的给予奖励,评估合格的给予资助,不合格的限时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可以停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从而促进机构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注解:

    ①邬沧萍:《社会老年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1页。

    ②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进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37页。

    ③大理州人口普查办公室:《第六次人口普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出版。

    ④大理州人口普查办公室:《第五次人口普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出版。

    ⑤大理州人口普查办公室:《第六次人口普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出版。

    ⑥大理州人口普查办公室:《第五次人口普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出版。

    ⑦大理州人口普查办公室:《第六次人口普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出版。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