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方位深刻改革的同时,高校特别重视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1]。传统的考试评价方法,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不利于素质教育和革新教育的顺利拓展。
1 高职课程考试中存在的弊病
1.1 考试形式比较单一。目前的高职课程考试形式主要为闭卷、开卷和上机。闭卷考试形式比较多,开卷考试形式比较少;理论考试形式较多,实质动手能力考试形式较少;客观题较多,主观题较少。这种考试方法使得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其实质动手能力得不到加大。
1.2 考试内容不太合理。现在的高职课程考试内容主如果上课用的教程和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划范围、圈重点,重常识考核,轻技能、能力和素质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革新能力和灵活运用常识的能力。
1.3 试题不太合理。现在的高职课程考试试题中,大多数题型为选择、填空、判断、简答等题,考死记硬背的常识的题型较多。而论述题、应用题、辨析题、考虑题等需要学生花费心思作答的题型极少,不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剖析能力。
2 高职计算机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路与手段
考试办法是职业教育的要紧环节,需要紧紧围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这一宗旨确定职业院校考试办法改革的方向,并依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办法。
2.1 考试命题的改革。命题时应该从常识性命题转移到能力性命题上来。应该体现灵活运用常识的能力,增大能力性命题的比重,培养学生的革新意识。
2.2 考试方法的改革。应该使用灵活且多样的考试方法。当然,每种考试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譬如前四种办法最适合于认知范围考试;展示成就和上机操作最适合能力考核;而察看考核则常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测。以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课程考试为例,说明几种考试方法的运用办法。①实践性课程考核方法。系统维护专业的所有实践性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局域网等课程都可使用操作考试这种形式,学生考试时随机抽题,动手操作,老师依据学生做的状况给分,这种考试方法既考查了学生的理论常识,又考查了学生的实质动手能力。实训课则可以完全使用实践考核方法,最后的成绩由实践成绩和平常成绩综合考量。②试题考试方法。开卷考试比闭卷考试更有益于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常识的能力,由于开卷试题内容大多为开放性考试试题,这种考试方法可以考查学生的革新精神。③论文方法。系统维护专业的有的课程和市场的联系很紧密,譬如《主板测试与修理》课程,这种课程就能以提交论文的方法来作为考试方法,该任课教师需要学生最后交一份关于主板测试的论文。④提交作品方法。有的课程非常难在一两个小时内来测试学生的实质学会水平,譬如平面设计等,所以对于这种课程大家应该进行过程考查。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分阶段进行测验,学期末结束时让学生提交一个大的作品。
2.3 考核比率的改革。传统的课程考试是以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一个学生这门课学的什么样的,虽然伴随教育的改革,对课程考试进行了一些改革,譬如最后的成绩由平常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但期末成绩占了非常大比率。大家应该加强平常成绩的比率,重视对学生的平常考核,出勤状况怎么样,课堂表现怎么样,作业做的怎么样,使大家的考试更公平合理一些。平常可以做一些小测验,留一些作业,通过这类测验和作业,老师可与时知道学生对常识的学会程度,从而更好地拓展教学。
3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成效
3.1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试方法改革了,不再是原来的重理论常识,而是侧重实践常识,动手能力了,学生自己非常看重自己操作能力的提升,课上积极动手训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 学生的实质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考试方法的改革,促进了学生对动手能力的看重,改革前学生只不过针对书本的常识进行学习,动手能力较差。通过此次考试改革,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升,为将来参加工作奠定结实基础。
3.3 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考试方法的改革,势必会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变化。侧重考查实践动手能力,首要条件是上课的老师们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要强,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课前愈加认真地备课,上课时更重视实践方面的教学,拥有设计实践性强、创造性强的考试试题的能力, 并拥有评价这种考试试题的能力。
4 课程改革的领会
通过初步的探索实践,大家感觉改革后的考试方法更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常识,自己的实质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由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灌输式的讲课方法,变为学生自己主动需要学习,主动动手操作,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很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实质动手能力,为日后走向工作职位奠定了基础。高职院校的课程考试改革是职业教育进步的势必需要,也是大家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