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范围,重视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办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事例中开阔视线、提升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优美的语言本身就具备音乐美,好的文章有音乐般的韵律。在语文教学中,让优美的旋律走进语文课堂,可以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和教学的方法和艺术就是要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尽量发挥出来,使他享遭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字相结合,用音乐渲染教学情境,用音乐激起学生的情感,使语文与音乐完美结合起来,激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在此我简单谈谈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音乐为媒,导入新课,激起兴趣
音乐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抒情的艺术形式。抒情功能较强,给人的感觉是直接、丰富和生动,比较容易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恰到好处地运用音乐方法,进一步来构建音乐情境,渲染教学氛围,在新课开始时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情感,把他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中促进其理解,优化教学成效。新课导入得好与坏,创设的情境优与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成效的好坏。音乐有其独特的和谐旋律和优美的歌词,构筑肯定的美好意境,借助课中播放乐曲、齐唱歌曲、引用歌词导入新课,目的就是便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引发他们丰富联想,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教学内容。大家要导入新课,所选的歌曲需要要与教学内容有关,第一教师应明确一个目的,如让学生赏析乐曲的旋律,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审美体味意境。第二,准时启发学生理解乐曲的意境。第三,教师可以给乐曲配以独白,要精心设计好音乐和所讲课文过渡的环节,顺势展开讨论或引导进入新课。可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确保导入具备可行性,一般控制在4~5分钟为宜。如,教课文《最后一课》时,可以播放能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又能反映与课文内容一致在民族危难的歌曲《松花江上》,引导学生和歌曲产生共鸣,和大家一块发出愤怒的呼声,抓住这个情境导入新课,就会获得好的教学成效。
2、配乐朗诵,领会情感,深化主题
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教师在讲课时,适合的背景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非常不错地渲染环境,给学生以愉悦的心情,以提升教学效率。选择适合的音乐作为背景,必须要注意遵循教学规律使用的音乐,应该和教学内容协调一致,必须要让它为大家的教学内容服务。比如,在教朱自清先生的《春》《绿》这种课文时,就应该选择如《苏堤春晓》《小放牛》等一些轻松明快的曲子作背景音乐。在教充满着淡淡忧伤情感的课文,像《爸爸妈妈的心》《柳叶儿》时,则应使用一些曲风伤感的音乐作为背景。所以,所选音乐要在音乐内容、曲风和步伐上,与所教内容协调一致。选择在学生朗读课文或教师进行范读时的适合机会,在课堂上播放背景音乐,都会事半功倍。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能够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如,朗读《黄河颂》时,可配以乐曲《黄河颂》;朗读《七子之歌》时,可配以乐曲《七子之歌》;朗读《在期望的田野上》时,可配以乐曲《在期望的田野上》;朗读课文《周总理,你在哪儿》时,可配以《红楼梦》中的乐曲《葬花吟》或刘天华创作的哀乐《病中吟》。有经验的教师对背景音乐的音量必须要控制好,在课堂上才能充分发挥背景音乐的妙用,不然会干扰教学成效。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借用富有特殊感染力的音乐,构建出和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来画龙点睛地让学生在赏析音乐的同时,深化学习的常识,加深对文章真挚感情的理解,进而升华主题。比如,在教学《台阶》一文时,可以通过播放刘和刚演唱的歌曲《爸爸》视频,让学生一边赏析歌曲的优美,一边观看感人至深的画面,打造出激起学生情感的浓浓环境,加深了他们对爸爸的理解和尊重之情,深入理解爸爸的追求。如,教授至爱亲情单元中课文《背影》(朱自清)、《我的妈妈》(邹韬奋)、《爸爸妈妈的心》(川端康成)时,可选择《爸爸》《妈妈》等歌曲来表达父爱和母爱之伟大,加深对父爱母爱的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线,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对升华主题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3、作文教学,音乐渗透,增添光彩
积累音乐术语如:音符主旋律,交响乐,乐章,小夜曲等,用一个或两个,乃至更多的术语写一些有一点意境或哲理的句子和段落。如:“夏雨如一串跳动的音符,奏出和谐的乐章”;段落如:“夏季的夜晚,青蛙聒噪,蝉声嘶鸣,仿佛在听一首交响乐;秋季的夜晚,蟋蟀弹琴,蝈蝈低吟,仿佛在听一首小夜曲……”积累一些歌曲歌词对写作文也有非常大的帮忙,对学生的认识生活,感悟生活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忙。学生在作文时可直接引用作为写作的材料,也可以加以仿写为文章增色。学生掌握引用或化用歌曲名或歌词作为作文标题。直接引用:如《阳光总在风雨后》《爱的奉献》;化用的如:《绿叶代表我的心》。如,写作《了解父爱》可引用歌曲《爸爸》:“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爱抚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无声无息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爸爸,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爸爸”来丰富作文内容。有学生化用《最爱你的人是我》来表现学生生活:“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起床最早的人是我,睡觉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这类都为他们的作文增添了光彩。
总之,艺术与语文教学毕竟是两个不一样的范畴,但两者却是相通的。音乐艺术丰富多彩,中国的语言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健康优美的旋律融进课堂,应该让语文教学中多一点音乐飞扬的机会。将漂亮多姿的音乐巧妙地融进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中,如此的语文课堂教学必然会格外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