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策略设计

点击数:787 | 发布时间:2025-01-21 | 来源:www.zongdia.com

    “Several Opin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surance Service Industry” has put forward to establish catastrophe insurance system , and clearly the requirements of establishing catastrophe insurance fund, catastrophe insurance regulations and other specific requirements. The CIRC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shall formulate specific work pla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atastrophe insurance system.

    insurance ;clauses; rate

    F840 A 1673-1069(2017)06-0095-02

    1 引言

    近年来,各级政府从落实中央深化改革需要和保险业革新进步的角度,对巨灾保险进行了不断探索。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作为行业主体,主承或共保了大部分地方性巨灾保险试点,为巨灾保险策略拟定和业务实践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6年5月中国保监会、财政部印发《打造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规范推行策略》,提出按“政府推进、市场运作、保障民生”的原则,在全国范围推进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规范[1]。在中国保监会领导下,40余家财产保险公司依据“自愿参与、风险共担”的原则发起成立住宅地震一同体,人保财险为首席共保人并行使一同体实行机构职能。

    2 条约设计

    2016年6月18日,住宅地震一同体向中国保监会报备了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商品示范条约。这是国内第一款真的意义上的巨灾保险商品。

    2.1 保险标的

    保险标的是指保险单中载明地址内的住宅及室内附属设施,不包含室内装修、室内财产及附属建筑物。室内附属设施指固定于房子内部的供暖、卫生、供水、管道煤气及供电设施。附属建筑物指附是房子外部或者独立于房子的围墙、院门、车库、储物棚或储物室、游泳池、球场、喷泉、池塘、禽畜间等。

    2.2 保险责任

    保险期间内,保险标的因下列缘由而导致达到破坏等级Ⅲ级(中等破坏)、Ⅳ级(紧急破坏)及Ⅴ级(毁坏)的直接损失,保险人根据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破坏性地震(国家地震部门发布的震级M4.7?(含)以上且最大地震烈度达到Ⅵ度及以上的地震)振动及其引起的海啸、失火、火山爆发、爆炸、地陷、地裂、泥石流、滑坡、堰塞湖及大坝决堤导致的水淹;保险标的在连续168小时内遭受一次或多次地震(余震)所致损失应视为一次单独事故。

    2.3 保险金额

    保险金额由保险双方协商确定(以万元为最小单位),并在保险合同中载明,最低不能低于下列金额,且保险人向同一保险标的投保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的保险金额累计最高不能高于人民币壹佰万元整(RMB 1,000,000元),超越部分无效:城镇住宅,人民币伍万元整(RMB 50,000元);农村住宅,人民币贰万元整(RMB 20,000元)。

    2.4 赔偿处置

    参照国家地震局、民政部破坏等级标准,将实质损失和赔偿责任确定为三档分档理赔。当保险标的破坏等级是Ⅲ级(中等破坏)时,根据保险金额的50%确定损失;当保险标的破坏等级是Ⅳ级(紧急破坏)及Ⅴ级(毁坏)时,根据保险金额的100%确定损失。

    3 费率设计

    示范商品的费率厘定遵从两个原则,一是费率要体现风险差异,正确反映地震风险高低;二是统筹兼顾,通过平滑机制达成低风险区域对高风险区域的费率补贴。

    3.1 测算过程

    ①基本假设与数据输入。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以城乡居民住宅为保障对象。考虑到国内地理环境的多样化,区域灾害和城乡住宅的差异性,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房子分布为基本数据输入,该数据包括内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到县一级的房子分布数据,是现在较为靠谱的中国城乡居民住宅数据库。假设城镇居民房子投保额5万,农村居民房子投保额2万。②测算依据。以巨灾模型作为基本的测算工具,使用人工智能R和RMS这两个国际通用的巨灾模型对上述数据输入进行测算,将得到的结果加权平均。同时,针对国际巨灾模型只模拟5级以上地震损失的状况,借助公元前780年到今天内地的地震历史事件集,并结合地震灾害机理,对巨灾模型没办法模拟的部分进行补充。③风险区划。上述得到的费率,可以具体到每个县级行政单位,但不具备可操作性,也不符合保险费率厘定的基本原则。为此,结合实质,以省级行政单位为基本费率,平滑省中国大陆震风险。同时,对部分风险较高、省域面积较大的区域,进一步根据地震风险划分子地区,设计测算区域调整因子。另外,综合考虑国内现阶段住宅结构实质状况,以混合结构为基础费率,设计测算钢混结构、砖木结构、其他结构三种结构的调整因子。④费率调整。在得到以上基础费率、区域因子、结构因子的基础上,以近几年家庭财产保险分省投保率为基础,对各地费率进行适合平滑,达成低风险地区对高风险地区的补贴。最后,以“总额控制、限额管理”为思路,将地震尾部风险剔除,达成费率整体下调。 3.2 价格对比

    ①钢结构或钢混结构。该种类是各国地震保险实践中抗震性能最高的建筑种类:日本该类结构的地震保险费率在0.04%到0.15%之间,平均0.10%;土耳其该类结构的地震保险费率在0.04%到0.22%之间,平均0.13%;国内示范商品该类结构费率在0.01%到0.06%之间,平均0.04%,是现在国际中最低的。②砖混结构。该种类抗震性能次于钢混结构:日本该类结构的地震保险费率在0.04%到0.21%之间,平均0.13%;土耳其该类结构的地震保险费率在0.05%到0.29%之间,平均0.17%;国内示范商品该类结构费率在0.02%到0.15%之间,平均0.09%,也维持国际较低水平。③砖木结构。该种类是国际地震保险可保标的中抗震结构最差的建筑种类:日本该类结构的地震保险费率在0.09%到0.33%之间,平均0.21%;土耳其该类结构的地震保险费率在0.06%到0.55%之间,平均0.31%;国内示范商品该类结构费率在0.03%到0.30%之间,平均0.17%,和国际费率基本持平略低。④土木结构。该种类是海外地震保险不可保建筑,国内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规范出于民生的考虑,对这种建筑也提供保障,现在该类结构费率在0.04%到0.36%之间,平均0.20%。

    4 损失分担

    依据《打造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规范推行策略》,将地震导致的城乡居民住宅损失,根据“风险共担、分级负担”的原则分担。损失分层策略设定总体限额,由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地震巨灾保险专项筹备金、财政支付承诺等构成分担主体。保险公司承担地震巨灾保险自留保费所对应的第一层损失,再保险公司承担地震巨灾保险分入保费对应的第二层损失,地震巨灾保险专项筹备金根据有关部门的具体管理方法提取,以专项筹备金余额为限,承担第三层损失。在第四层国家财政支付承诺没办法全部到位的状况下,由有关部门申请批准后,启动赔付比率回调机制,以前四层分担额度及已到位紧急资金总和为限,对地震巨灾保险合同实行比率赔付。

    基于以上模型,对一次地震导致的最大可能损失进行模拟假设,设计以下三种情景假设:

    情景一,假设全国平均投保率1%;专项筹备金根据毛保费20%计提。

    情景二,假设高风险区域投保率3%,低风险区域投保率1%;专项筹备金根据毛保费20%计提。

    情景三,全国平均投保率3%,专项筹备金根据毛保费20%计提。

    在直保一同体和再保人可以承受的限额为30亿元状况下,以情景三为例,直保+再保+基金为30.34亿元,假设在承保当年即发生百年一遇的地震灾害,最大可能损失为16亿元,不需要财政提供额外投入。在发生200年一遇的地震灾害状况下,最大可能损失为27亿元,也无须财政提供额外投入。在发生400年一遇的地震灾害状况下最大可能损失为38亿元,财政需额外投入38-30.34=7.66亿元。伴随专项筹备金的每年滚动积累,财政兜底所需的额外投入将渐渐减少。

    由住宅地震一同体直保成员公司一同承担单次事故或年累计10亿元以下损失,再保险公司承担单次事故10?|元以上30亿元以下损失,单次事故30亿元以上损失由地震巨灾专项筹备金或财政支持承担。基于现阶段投保意愿和地区销售限额假设,直保、再保分层可以应付全国200年一遇最大可能损失(约27亿元)。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