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必学一地理要点汇总

点击数:389 | 发布时间:2025-02-05 | 来源:www.aep9.com

    复习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试考试大纲相结合,特别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高能力,填补常识、技能的空白。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三必学一地理要点汇总》帮你金榜题名!

    1.高三必学一地理要点汇总


    气候

    1.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气温的水平分布:

    ①纬度分布: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这是一般规律,∵低纬区域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区域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国内热量最丰富的区域: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天陆地?海洋,冬天海洋?陆地;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说明:南半球同纬度区域气温变化不大。南半球海洋比北半球广阔得多。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同一纬度上,1月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则向北凸出。。∵在同一纬度上,冬天国内气温比海洋低,夏天国内气温比海洋高。

    2.高三必学一地理要点汇总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3、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太阳高度的计算办法:

    H=90°-|α±β|H—正午太阳高度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β—所求地址的纬度

    当α与β处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减;当α与β不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加。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杆影的计算

    2、热水器的调节

    3、楼高、间距的选择

    3.高三必学一地理要点汇总


    时间计算:

    ⑴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高三必学一地理要点汇总


    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依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近日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近日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天,南半球为冬天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近日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天,南半球为夏天

    依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假如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应该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5.高三必学一地理要点汇总


    河流水系、水文特点的应用剖析

    依据河流的水系特点判断地形

    ①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比如,在图a中,依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看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地势是北高南低。

    ②依据水系特点可判断地形种类: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辐射状水系,地形为山地;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图a所示,则地形特点为山河相间分布。

    ③依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区域,一般流经平原区域的河流比较弯曲。

    依据河流的水文特点判断地理环境特点

    ①含沙量大,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紧急,如黄河。

    ②若河流有结冰现象,说明最冷月平均气温0℃,如国内秦岭—淮河以北区域。

    ③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说明该河流春天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可能坐落于国内东北区域、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区域。

    6.高三必学一地理要点汇总


    地球上的水

    1.自然界的水循环

    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气态水,数目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目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方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每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

    c)意义:保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长期大规模地沿肯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b)按成因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按性质分:寒流,暖流

    c)洋流的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天逆时针,夏天顺时针。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用途,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用途。

    b)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

    c)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还会携带冰山。

    d)既能够使污染物因飞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3.水资源的合理借助

    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的封歉程度,一般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第二南美,大洋洲最少。从国家来看,巴西最多,第二俄罗斯,中国第六。国内不均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的数目会干扰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水平会干扰一个区域经济活动的效益。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进步。

    合理借助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需要不断增加,污染和过度借助等加剧水资源短缺。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借助。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