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中,考生依据课本对入门知识点和考试知识点,进行了全方位的复习扫描,已建构起高考考试基本的学科常识、学科能力和思维办法。二轮复习是承上启下的要紧一环,要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依据考试大纲,落实重点,突破难题,找准我们的增长点,提升复习备考的实效性。智学网为你整理了《高中三年级地理必学三复习要点》期望可以帮你学习!
1.高中三年级地理必学三复习要点
南亚概述
悠久的历史
地方范围:坐落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区域,大多数坐落于10°N~30°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
国家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居民为白色人种
自然条件
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要紧的灌溉水源
恒河:大多数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十月~次年5月为旱季。西南季风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大。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多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
南亚区域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区域偏高。
2.高中三年级地理必学三复习要点
西亚和北非
1、地点和自然环境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交流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坐落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之间,还有苏伊士河和士耳其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高原为主的地形
平原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及两河流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低处死海。
炎热干燥的气候
大多数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有
地中海沿岸区域冬天温和多雨,夏天炎热干燥属地中海气候
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大的沙漠。地表植物稀有,地下石油丰富
无流国——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降水极少,地面没河流。
2.居民和经济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
白色人种,半数为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
世界大的石油库和磷矿库
西亚和北非是现在世界上石油储量大,出产和输出石油多的区域。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储量占世界的1/2,产量占世界1/4,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为主要产油国,北非石油分布在撒哈拉地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为主要产油国
油田特征: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输出: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油田油管地中海、红海沿岸
波斯湾日本
北非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
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区域,枣椰是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
3.高中三年级地理必学三复习要点
一年可以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夏天是一年中白昼长,太阳高度高,气温高的季节;冬天是一年中白昼短,太阳高度低,气温低的季节;春秋是冬夏二季之间的过度季节。
但,并不是所有些区域都有这种现象。一般而言,在中纬度温带区域四季分明,愈往极地、赤道四季愈不分明。除此之外,南北两半球的季节变化正好相反:北半球是夏天时,南半球是冬天;南半球是夏天时,北半球是冬天。
因为季节变化不只取决于地球在一年中所处的绕日公转轨道地方的不同,而且还受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诸原因综合影响。因此,用不一样的标准划分季节,有不一样的结果。
天文科学上,国内是将“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欧美国家是将“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开始。全年可划分大致相待的四个季节,每季三个月。如此划分的结果是全国各地四季的日期是固定的,统一的。
气象科学上,使用统一的日期划分四季,每季三个月。3-5月为春天,6-8月为夏天,9-11月为秋天,12-次年2月为冬天。这种划分主如果考虑气候递变特征,便于剖析比较。
事实上,因为各区域的寒热情况不同,有以气温为标准划分季节的:平均气温大于22o为夏,小于10o为冬,在10o-22o之间为春秋。如此划分的结果是在同一地址,四季长短不齐;在不同地址,同一季节的起讫是不一样的,而且并不是都是有四季。
除去上述四季的划分外,在低纬度热带区域,有按干、湿季划分的。这是由于在这类区域的一年中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差异不大,气温变化不大,而雨水的多少对这类区域的影响非常大之故。在高纬度寒带区域,因为一年内昼夜长短的变化非常大,还有依据昼夜长短来划分季节的。
4.高中三年级地理必学三复习要点
1、时间、时刻、时段、时区、区时和地方时:时间即时段又叫时间间隔,指时间的久暂,一般是用开始和终了的时刻来表示;时刻是指时间的早晚即时段图像中的某一点,时刻因适用经度的不同分地方时和标按时;地方时是地球自转的效应,为克服其在用中的很多不便,人类打造了时区和区时的定义,前者指空间,后者指时刻。
2、断流、季节河和时令河:断流是河流缺水明显的标志,有自然缘由如塔里木河一2月份断流,也有人为缘由如黄河从断流到续流;季节性积水的河流叫季节河,也叫时令河。好比时令病就是指肯定季节时尚的病。
3、理论时区和现实时区:某一种标按时适用的区域范围叫时区,分理论时区和现实时区,理论时区是按经度把全球分成24区,每区跨经度15度,各区中央经线都是15的整倍数分别为各区统一用的时间,每个时区的空间范围非常严格;现实时区指某标按时适用的范围突破了理论时区的局限,如中国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
4、径流、径流量和流量:径流指大方降水除去损耗后沿地面或地下运动的水流,按径流渠道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按形成的水源条件可分为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径流量指在肯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有年径流量、月径流量、日径流量等;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流体积,单位为每秒立方米,是反映径流资源和****水库水量变化的基本指标。
5、降水、降雨和降水量: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主要有雨、雪、冰雹等,其中的雨水部分叫降雨;降水量指肯定时段内,降入到平地上未经渗漏、蒸发、流失的降水所积成的水层深度单位为毫米。
6、阵风、风靡风和焚风:阵风指短期内风向变动不定,风速强弱变化剧烈的风;风靡风即某一时期广泛时尚某一种风向的风如季风,也叫主导风;焚风指沿山坡向下吹的热而干的风,空气比较干燥,受其影响易发生森林失火。
5.高中三年级地理必学三复习要点
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假如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不可见,凹坡可见;注意题中需要,剖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瞰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达成自流,且线路要尽量短,如此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借助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分布,以降低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1、两条等高线;尽量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降低施工困难程度和投资;防止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不是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
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可能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预防诱发水库地震;
③考虑占地搬迁情况,尽可能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应该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点: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界线。
8.水文特点: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尤其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依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种类、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策略;如平原区域进步耕作业,山地、丘陵区域进步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合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合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点的描述:地形种类;地势及起伏情况;主要地形区别布;要紧地形剖面图特点。
12.地形有关剖析:
①地形成因剖析:运用地质用途与板块运动来讲解判读剖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常识。
②剖析某地气候特征,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剖析。
③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断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情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种类的差异剖析河流水文、水系特点。
④地形种类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种类,必须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办法可参照上述办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