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事业如火如荼,高校招生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学费收入已成为高校收入的要紧来源,对学校各项事业的进步具备要紧的现实意义。收费工作具备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工作量大、时间性强,并且准确性高等特征。
目前很多高校因为收费管理体系不健全、实行力度不够、内部控制规范不完善等缘由,致使学费收缴中存在很多问题。少收、漏收及恶意欠费等现象使资金不可以准时足额到位,很大妨碍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进步。因此,加大高校收费管理已成为健全高校内控规范的要紧环节。
中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到今天16年的期间里,国内的高等教育迅猛进步。依据教育部发布的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进步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学生规模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4.5%。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达成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的,其中,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这样大规模的教育势必需要相当高的投入。世界上很多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也都遭遇了高等教育财政危机,最后选择了让学生及其家庭分担高等教育本钱的政策,积极借助私人资源支持高等教育进步。从1997年起国内全方位实行高等教育收费规范,非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等学校可以依据国家政策向学生收取学费、住宿费等成本。这是对高校办学本钱的一种补偿,也是高校教育事业收入的要紧来源。伴随高校体制改革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收费收入在高校收入中地位已突显。怎么样把握新形势下高校收费管理的需要,已成为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现在高校学生收费管理工作近况
1.1 收费管理体系不健全,实行力度不够
一些高校对学生收费工作缺少看重,片面地觉得收费只不过财务部门的工作,不关其他部门的事,没打造一套完整的收费管理体系。一些高校即便拟定了收费管理规范及方法,但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缺少交流。各院系虽然有直接管理学生的义务,却没落实学生收费工作的直接责任。事实上高校学生收费工作需要由财务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学生进步与服务处、图书馆与信息中心、后勤管理与服务处等职能部门和各学院互合适合来完成,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才能切实做好学生收费工作。
1.2 收费信息不协调
现在,大多数高校的收费管理软件还没达成数据集成,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系统没达成有效对接,致使数据不共享,信息不畅通。伴随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这种功能单一的收银管理系统已经没办法适应进步需要。一旦学生的信息发生变化,因为各部门系统不可以准时衔接,将导致数据统计不准确。如有学生需要办理休学、复学、退学、转专业等事情,出现学生信息异动,各职能部门之间假如没准时交流、缺少协调,没准时变更收费管理软件中的学生信息,就会导致少收或漏收学费、住宿费和教程费等状况,给学校导致损失。
1.3 学生欠费现象紧急
1.3.1 政府投入不足,怎么收费较高,而高校中贫困学生多,无力交费。
国家明确指出“科教兴国”是国内的国策之一,教育贯彻可持续进步政策,更是推行可持续进步策略的重点原因。高等教育投资是公共财政的范畴,理应由政府代表国家投入。但,现阶段种种缘由致使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责任没真的落到实处。伴随高等教育教学需要逐步规范,科技日益进步,高校的教育经费更是节节攀升。为了保持正常的教学运转,政府只能在收费政策上允许学校收取较高的学费来弥补教育投入的不足。然而,因为国内经济还处于进步中国家水平,而且区域间进步差异较大,高校中较多的贫困学生确实无力交费。假如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等平均支出为8000元,那样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3.2万元,这还没考虑吃饭、着装、医疗、养老等成本。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普通高校贫困生一般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30%,其中特困生占8%-15%。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区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近年内贫困生的比率还将继续呈上升趋势。
1.3.2 部分学生或父母诚信度不高,恶意欠费。
尽管欠费学生中确实存在不少贫困生,但有部分学生或父母诚信度不高,甚至忽视了交纳学费是学生应尽的义务,觉得不缴费对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不会带来任何影响。有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困难,有些甚至很富裕,他们把父母给的学费任意用于其他消费而恶意拖欠,譬如购买高端电子商品、进行高端消费等,更有甚者投资股市。
1.3.3 高校教育收费的规范不健全。
《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法律的高度上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应依法缴纳学费,交费上学是学生的法概念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明确强调了“先交费后注册”。 但事实上,高校因为收费规范不健全,对恶意欠费的学生没给予相应的制约手段,对贫困欠费的学生没采取积极到位的帮扶手段,导致未缴费的学生仍能正常上课、考试,甚至还能享受奖学金等待遇,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了学费欠费率逐年提升。
2 强化高校学生收费管理工作的手段
2.1 健全高校收费管理体系,强化监督实行力度
高校收费工作涉及到在校的每一个学生,收费工作涉及面相当大,单靠财务部门来组织完成很不简单。高校需要在管理上形成并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系。
第一,以校领导为核心的决策层要高度看重收费管理工作。学生收费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全局性的工作,需要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统一部署。只有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才能把握政策,把脉全局,切实收到实效。成立一个由校长领导,财务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学生进步与服务处、图书馆与信息中心、后勤管理与服务处等职能部门和各学院一同协作组成的学生收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全方位协调。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大交流与协作,层层把关,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第二,各学院应积极加大收费宣传工作。各学院需要严格实行教育部和物价局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公示有关收费政策、规定及标准。充分借助互联网资源、报刊、宣传栏等媒体对学生和父母公布收费工作有关事宜,对交费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促进收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将收费管理工作与各学院的经济责任考评相挂钩,按期公布各学院的收费完成状况,按比率拨付年度经费预算指标,并且列入年度目的管理考核。为充分提升责任意识,促进各学院做好学生欠费催缴工作,需要做到赏罚分明,交费达到肯定比率给予表彰和奖励,肯定比率以下给予批评和处罚。
2.2 优化学生收费信息管理软件,打造科学、效率的收费方法
2.2.1 优化学生收费信息管理软件,借助一流的互联网信息平台打造一个全校所有有关职能部门共享的学生信息数据库
新生入校时由教务处统一编学号,直到毕业或中途发生退、休学及复学等等学生信息异动时,财务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学生进步与服务处、图书馆与信息中心、后勤管理与服务处等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同时变更学生信息,使有关信息维持无缝对接,防止导致数据统计不准确、少收或漏收学费、住宿费和教程费等状况,给学校导致损失。
2.2.2 使用一流的收费工具与方法,打造科学、效率的收费方法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现阶段的学生收费工作中,传统的收费方法已不可以适应目前形势的进步。只有使用成熟的高校收银管理系统,充分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才能适应收费工作的进步需要。鉴于高校收费工作的要紧地位,收费工作愈加遭到看重,有关部门需要准时学会收费完成状况、收费数据、欠费数据与具体数据分布等详细资料。原始信息量大且错综复杂,只有借用先进、成熟的收银管理系统才能在短期内提取有用的信息,准时完成数据的大全和剖析,为收费工作的管理与拓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现代化的收费方法具体包含借助互联网支付技术的在线缴费系统、与银行打造合作代收银管理系统系统等。在线缴费系统成功地把基于Internet的在线支付技术引入到高校学生收费范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按需、主动式的网上付费平台。与银行打造合作代收银管理系统系统包含银行批量代扣学杂费、银行POS机终端刷卡交费等。这类代收银管理系统的开发为高校提供了高效率的代收费服务,同时达成了双赢,合适大力推广和运用。
2.2.3 针对欠费现象具体剖析、对症下药
2.2.3.1 健全助学机制,切实帮助贫困学生。达成高等教育的良性运作,需要多样化的投资主体。在争取获得正常的财政拨款,确保职员经费的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策的各项政策性倾斜,广开引资集资途径。党和国家十分看重扶困助学工作,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拟定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并于1999年颁布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到扶困助学队伍中来,加强国家助学贷款力度,多途径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交费问题。使用信用贷款方法的学生银行助学贷款,已成为贫困生解决学杂费等困难的主要途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多种途径解决贫困生交费问题。通过“奖、助、贷、免”的多样化资助政策体系,各学院通力协作,切实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高校存在相当数目因经济贫困而致使"心理贫困"的"双困生"。消极悲观、心理失衡引发较为紧急的心理障碍,对于这类症状较为紧急的"双困生",不只要重视从物质上给予帮助,还要重视从心理上给予充分的关爱,使这部分贫困生能树立起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明确我们的生活目的和方向,维持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力争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的当代出色大学生。
2.2.3.2 切实做好诚信教育,打造相应的诚信机制。高等教育的最后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但因为近几年高校进步规模过快,大多数高校过于重视“才”的教育,而忽略了“德”的培养。在收费问题上出现恶意欠费现象是思想上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的一个明显表现。从欠费统计上看,新生入学交费积极性较高,能严格实行学校拟定的收费规章规范,但等到2、三学年时,部分老生没缴费且并未遭到任什么地方罚的现象很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交费意识,侥幸、从众心理滋生,形成了恶性循环。通过积极的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在校园内形成深厚的诚信道德风尚,培育高校学生的诚信美德,提升学生交费的自觉性。
2.2.3.3 严格实行有关规定,健全高校收费管理规范。《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法律的高度上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有依法缴纳学费的法概念务,同时明确强调了“先交费后注册”原则。 高校在收费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实行有关规定,健全收费管理规范和方法。在收费管理工作中需不断增强防范意识,加大与学生和父母的交流交流,对无故拖欠学费的学生不办理注册,取消评奖、评优的资格等;严格实行办理离校手续前缴清欠费、不缴清不发毕业证书等一系列手段,通过有效的手段进一步提升高校收费率,避免高校收费风险。
打造完善高校收费管理和监督体系,合理、有效的规范建设给高校收费的合理性、规范性带来更多的保障。特别要提升对收费审计工作的认识,加大审计力度,保证审计工作准时、有效,才能促进高校收费监督的有效性,保证收费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