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么样通过行政管理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点击数:177 | 发布时间:2025-02-23 | 来源:www.rsssln.com

    [摘要]怎么样通过行政管理,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本文从树立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性,落后的行政管理对政府公信力的破坏性,与通过行政管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紧迫性三方面进行了论述。进一步说明只有文明、科学、人性的实行行政管理的政府,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才能拥有长久的进步的道路。

    [关键字]行政管理; 提高; 政府; 公信力

    了解认识政府角色、强化政府信用行为、巩固升华行政文化,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和民主政治自己进步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目前国内政府公信力情况不容乐观的境况下,通过系统、全方位地进行文明、科学、人性的行政管理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看上去更具紧迫性和年代性。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对这一看法进行论述。

    1、树立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性。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获得公众的信赖度,是政府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公信力源自公众对政府的认可程度,即认可度越高,也就意味着对政府越信赖。

    公信力评价的主体是公众,政府行政能力只有转化为行为和行为结果才能获得公众的评判。现代民主共和规范国家的政府是人民意志的实行系统,其宗旨是为全体人民服务。

    2、落后的行政管理对政府公信力的破坏性。

    落后行政管理会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紧急的破坏用途,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特点:

    1、行政的合法性、透明性、民主性缺少。

    因政治权力缺少足够监督致使贪污腐败;决策的随便性和不连续性,致使政策朝令夕改;地方保护主义,无视国家法规政策;为捞政绩,公然伪造上报数据等等现象,一次次挑衅着政府行政的合法性、透明性与民主性。民众的知情权和参政需要没得到尊重甚至被践踏,政府的公正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性也就无从体现,给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带来了紧急的威胁。

    2、职能与责任不清。

    机构职能交叉,各有各的门槛,交叉执法、重复执法,致使公众无所适从;部门领导多,虚职多,导致“职务贬值”,既助长了官僚主义,又妨碍了政令的畅通;多头领导,几个部门分段管理,职位的设置界限不清,致使管理混乱;一旦出现失误,即以集体名义承担,避免责任。

    3、效益观念不够。

    存在小部门利益主义,不作为、慢作为;办事程序冗长、效率低下,新建的“政务中心”发挥不了应有些用途,反而增加一道门槛;不在乎行政本钱,浪费状况紧急,如大力兴建紧急超标的办公楼、招待成本居高不下、错误觉得只须自己不拿吃点喝点不算腐败。这种“公家的钱,随意花”的奢侈浪费,也让“该烧钱的地方,没钱花”,使公众怨声强烈。[论文网 LunWenData.Com]

    3、通过行政管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紧迫性。

    1、行政“文明”——加大行政法制化建设。

    行政管理的法制化进步,是行政文明、政治文明的需要,笔者觉得行政管理的法制化,主要体目前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产生的合法。依据社会契约论,政府的权力来自于民众授与,所有违背这种委托代理关系而打造的政府都是不合法的。

    (2)选举、任免的合法。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效力,不断健全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和质询规范。叫人民代表大会在官员任免、升迁和绩效评估上发挥应有些用途,使政府官员任免、升迁和行政职员的录用都能更好地体现民意。由于只有真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让机构发挥其应有些用途。

    (3)行政法律化。构建法制政府,防止政府权力部门化、政府权力地方化。政府部门在实行法律、法规、决策、命令的过程中,应严格地依法行政,使国家的法律、规章规范真的得以贯彻推行。

    (4)严惩权力腐败,克服官僚主义。逐步推进和健全权力的监督体系。包含中纪委派驻机构、巡视规范、中央提名地方纪委书记、官员任职回避和交流规范、任期限制规范,针对基层官员(县、乡)打造的权力监督体系等等。

    2、行政“科学”——加大行政规范化建设。

    (1)通过“民主”,智慧行政。政务公开、听证会等拓宽民众参与政治的途径。让民众关注政府平时行政过程,使民众可以依靠社会组织参与和影响具体公共政策的拟定和推行来争取到我们的合法权益。

    (2)打造管理规范化模式。要形成一套统1、科学、系统的精细化行政管理模式,以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能,构建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节省型政府。通过操作的细化、管理的细化、实行的细化,将工作、服务、管理做细、做实。精准计划、决策、控制、考核,把管理的对象逐一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做到“责、权、利”的统一。

    (3)强调“效益”观。政府行政时,要充分体现政策水平、策略眼光、卓越的见识和运筹能力,做到效率高、成效佳。这种“效益”观,是要以促进社会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协调进步为目的的。具体到整个办事过程,科学决策依据、环节、顺序、责任人一一落实,降低了时间、精力、财物的浪费,提升了效率。

    3、行政“人性”——加大行政文化建设。

    政府的公信力,应主要通过其代表——公务员自己的行政品性来表现。诚信廉明、公道正派、甘于奉献的公务员队,才能非常不错地代表政府,获得公信力。行政管理需要一流的文化领航,要明确行政队伍的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要用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进步观、政绩观来规范行动,创建文明有序的行政环境,打造诚信和谐的人文环境,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政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好似水之无源、木之无本。通过文明、科学、人性的行政管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正廉洁、透明公开、讲究实效的政府形象,才能获得公信力,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内政治的文明、社会的文明。[论文网 Www.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1] 邓志辉,《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能》,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九期。

    [2] 金太军、袁建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能力考量[J]》,社会科学战线,2006,(4)。

    [3] 乔耀章,《政府理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8-9。

    [4]吴敬琏,《提升政府决策科学性的八点建议[J]》,光明日报,2003-04-17。

    [5]魏昕、博阳,《诚信危机—透视中国一个紧急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