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高效的学习技巧,才能非常快的学会常识的重难题。有效的念书方法依据规律学会办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非常快的学会常识。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物理会考要点》期望对你有帮助!
1、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他们入其中的磁极、电流有磁场力有哪些用途;
2、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3、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用途;
4、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2、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条有向的曲线,在这类曲线中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磁感线是大家为了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线;
2、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3、磁感线是封闭曲线;
3、安培定则:
1、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上磁感线的方向;
3、通电螺旋管的磁场: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让弯曲的四指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4、地磁场: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从地磁北极到地磁南极;
5、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B=F/IL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3、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T,1T=1N/A。m
6、安培力:磁场对电流有哪些用途力;
1、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电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
2、概念式F=BIL
3、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根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伸开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样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7、磁铁和电流都可产生磁场;
8、磁场对电流有力有哪些用途;
9、电流和电流之间亦有力有哪些用途;
同向电流产生引力;
异向电流产生斥力;
10、分子电流假说:所有磁场都是由电流产生的;
十1、磁性材料:可以被强烈磁化的物质叫磁性材料:
软磁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例:软铁;硅钢;应用:制造电磁铁、变压器、
硬磁材料:磁化后困难去磁的材料;例:碳钢、钨钢、制造:永久磁铁;
十2、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哪些用途力,叫做洛伦兹力
1、洛仑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伸开左手让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为正电荷运动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仑兹力的方向;
洛仑兹力F肯定和B、V决定的平面垂直。
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其大小
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
2、洛伦兹力的大小
当v平行于B时:F=0
当v垂直于B时:F=qvB
1、功: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
1、计算公式:w=Fs;
2、推论:w=Fscosplayθ,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
3、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力和位移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力作正功,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是钝角时,力作负功;
2、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求平均功率:P=W/t;
2、求瞬时功率:p=Fv,当v是平均速度时,可求平均功率;
3、功、功率是标量;
3、功和能间的关系:功是能的转换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发生了转化;
4、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1、数学表达式:w合=mvt2/2-mv02/2
2、适用范围:既可求恒力的功亦可求变力的功;
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点:只考虑物体的初、末态,不管其中间的运动过程;
4、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剖析,求出合外力及其做的功;
确定物体的初态和末态,表示出初、末态的动能;
应用动能定理打造方程、求解
5、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积。
1、重力势可以用EP来表示;
2、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EP=mgh;
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
4、重力势能具备相对性:其大小和所选参考系有关;
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间的关系
物体被举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物体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为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6、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维持不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处处相等;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思路
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剖析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的受力,判断是不是遵受机械能守恒定律;
适合选择参考平面,表示出初、末状况的机械能;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立方程、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