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能定位及特征致使了“审计风险”客观地潜藏,文章分折了产生“审计风险”的主客观缘由,也探讨了防控对策,期望广大注册会计师自觉地加大对“审计风险”的防控,使会计师事务所尽快步入飞速发展的轨道。
关键字:审计风险;防范;控制。
“加大审计封控”一直是会计师事务所存活与进步的头等大事,这是由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己的职能、地位及特征决定的。知道这一点对于大家自觉地加大审计封控非常有必要,由于其中蕴藏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智慧。
1、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有什么区别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社会独立审计”范畴,与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审计”比较,独立审计的地位、职能及特征显而易见。两者之间主要有五点不同或不同。
一是“官办与民办”。政府审计工作是在履行监督稽查的行政职能,一般称为“政府审计”;而独立审计是由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专业人才通过组成会计师事务所来达成其“公证”职能,相对“独立”于政府行政,也因此称之为“民办”。
二是“审计对象不同”。政府审计的对象多为政府所属各行政职能部门与关系国民生计的有关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独立审计的对象绝大部分就是企业、公司、民间社团等。
三是“委托人不同”。政府审计的委托人是各有关的行政机关,如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及具备行政职能的证券监管部门等,这类部门在实行审计监督工作时不收费。独立审计的委托人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经由注册会计师查账、验证的企事业单位、公司等;委托时双方需要签订具备法律效力的“业务委托书”,明确委托审计事情及服务收费等。
四是“审计目的不同”。政府审计的目的是预防国家公务职员营私舞弊,监督政府所属有关部门财务收入支出是不是合法合规。独立审计的目的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促进社会经济活动在公平、适当的环境下角逐,保护各方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五是“审计方法及办法不同”。政府审计带有强制性质,被审计单位有责任和义务给予配合。独立审计则是“你委托,我服务,并收费”,依据的是《企业会计准则》及各有关会计核算规范和核算方法,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程序、办法对被审单位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进行审计。独立审计不受政府方面带来的“干扰”,也不同意企业、企业的“指意”,需要指出的是,独立审计水平怎么样,也要同意政府的监督和指导。
比较政府审计与独立审计的职能、地位及特征,旨在使大家的注册会计师摆正我们的地方,了解自己做什么、应当如何干,以达到自觉地加大对审计风险的控制,维护自己以至行业的声誉。
2、审计风险的主、客观原因
所谓“审计风险”,通俗讲即因为审计错误,致使不可以公正、公允地发表审计建议而使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遭受处罚。在注册会计师行业一次错审,一次造假就能葬送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就算是安达信如此有上百年老牌的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应知道、了解“审计风险”是从哪儿来?并且了解有效地控制、防范。多年实践告诉大家,“审计风险”来自五个方面,其中三个方面带有“客观存在”性质,两个方面带有“人为原因”。客观风险是实行会计准则、规范的偏差而致使的。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涉及十多个具领会计准则。谓之有风险,主如果指公允价值的获得是不是真的的客观、公允,假如有偏差或不实就隐藏了“审计风险”。实践告诉大家,公允价值计量总是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本钱、收益影响非常大,甚至有极少数企业借助不公允的“公允价值计量”编造收益、隐瞒本钱,也有些偷逃国家税收,骗取国有资产等,来自这一块的审计风险需要特别地关注。新准则特别强调了会计要点的概念和确认条件。如销售收入的确认,其中就包括了很多的“审计风险”。
一是要看这笔销售是不是是关联买卖。第二要看买卖是不是公允、公平,对显失公允的买卖要作相应的会计处置。第三还要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关于销售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加以确认。准则、规范中还有很多科学的规定也非常敏锐,如“会计估计”、“或有事情”、“会计评估”、“会计计量”等,审计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审计风险”。
二是审计方法本身客观地存在“审计风险”。独立审计没政府审计那样多的“强制”方法,它只能通过抽样调查、测试、函证等方法获得有关证据,并结合专业判断得到支撑。比如“小金库”问题,政府审计可以责令单位交出账本,必要时还可以需要有关银行帮助提供资料、信息。注册会计师则不拥有“责令”这种行政职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方法相对“柔和”,对某些要紧、敏锐的财务信息都只能抽样、测试、函证及专业判断。实践告诉大家,这其中隐藏了相当多的“风险”。如大庆联谊欺诈上市案(中国证监会[2000]16号文件披露),该公司为了欺诈上市,通过省体改委拿到正式文件批复,通过省工商局拿到有关营业执照,通过证券部门拿到不真实的股票推广托管证明,同时还造假拿到“纳税证明”,可以说是一揽子的造假工程。一般地,注册会计师都据此为审计依据,他们非常难得到这类政府权力机关去拓展“核查”业务。以上例子说明,独立审计在方法定位上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说力度不够,也正由于这样,“审计方法”本身就客观地隐藏了很多“审计风险”。
三是审计办法上客观存在风险。独立审计的法定业务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三性”(合法性、公允性、一致性)总体地发表建议,出具审计结果报告,按行话说是“八九不离十”,它不可能对企业所有些经营活动账单逐笔审核,只能采取抽样、测试、函证、调查等办法。这类方法隐藏的审计风险也是显然的。如存货整理,顾客说他的水库里有十万条鱼,注册会计师是认同还是去核实?假如要核实(实质工作中没这种可能),你总不可以放干水库的水然后清点鱼的数目吧?一位专家讲课举例说,他在一个牧场里看到一头只有一只角的羊,如何到另一个牧场里也看到那头只有一只角的羊,显然是顾客运过来骗取存栏充数的。在实质工作中,注册会计师总是对应收、应对银行存款等要紧财务资料特别关注,然而这类要紧信息大都来自函证。实践证明,有时候函证是不靠谱的。比如银行存款,款项今天在账上,明天是否会被转走?又如“应收款”,此款是否一次真实的买卖活动发生的?若是顾客销售货款,那样它是否涉及关联方买卖,或者是否一次为了编造收益而搞的一次合谋?由上述看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办法本身也隐藏着审计风险。
四是执业环境带来的审计风险。从某个角度看,执业环境风险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最大的审计风险之一。所谓执业环境,一般与社会发育程度有关。当今社会,当泥沙和浊流择机泛滥时,少数企业主动在财务上造假,少数的行政机关中某些掌权人行贿纳贿、参与造假,这就给注册会计师带来更危险的审计风险。据(中国证监会[2002]10号文件)关于对银广厦案处罚所披露的状况看,执业环境紧急风险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进步。披露显示,银广厦财务造假事实分别有:伪造银行票据,伪造海关出口报单,伪造免税文件,伪造采购合同,伪造发票等等。有学者撰文指出,企业主动造假,官员腐败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最大隐患!
五是来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从业职员职业道德修养不够带来的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行业绝大部分的注册会计师和从业职员是好的,但也存在极少数人没职业道德。有研究资料显示,在一个组织中,存在一条“活力曲线”,其主要内容是说有20%的人是好的,70%的人是中间的,只有10%的人是最差的,要鼓励20%,教育挽救10%,让70%的人做得更好。这个研究符合中国人的怎么看: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问题是,在注册会计师行业这个“10%”是个了不能的大事,一个人,一笔业务的差错可以毁掉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最典型的莫过于安达信倒旗的案例了。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职业道德问题,网上曾刊载了一位专家的评说,“一年两年是顾客,两年三年是朋友,三年四年是同谋”。这也说明,会计师事务所若忽略了职业道德教育,这种来自内部的风险更可怕。职业道德缺失酿成的审计风险案例不少,在此不再赘述。
由前所述,“审计风险”来自五个方面,随时都威胁着大家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声誉,对于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来讲,甚至关系存活与进步。总结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加大封控要做的工作不少。为了达成风险防范扎实有效,会计师事务所从策略上要树立“带好团队,建好班子,创建品牌!”的指导思想。带好团队,建好班子,当好领头羊,创建品牌,永不松懈。[论文网 LunWenData.Com]
3、加大审计风险防范、控制的对策
剖析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与进步的状况,笔者觉得眼下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或者说是加大审计风险防范、控制的对策。
(一)会计师事务所要把国办56号文件精神真的学到手。
国办56号文件系统地提出了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革新及科学进步的策略目的,同时也提出了国家将采取的各项扶持手段,鼓励、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尽快步入飞速发展的轨道。国办56号文件高瞻远瞩地指出,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在“转型”服务改革中要努力发挥三个方面有哪些用途:一是要提升经济信息水平;二是要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三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升经济效益,保护社会公众利益。而发挥好这三个方面有哪些用途都不能离开“审计风险”防范及控制。辩证地看,只有有效地防范了“审计风险”,才能为发挥好三个方面有哪些用途奠定靠谱的基础。贯彻、学习国办56号文件,第一应当是事务所领导班子带头,并且在事务所全员培训机构上带头宣讲,安排职员讨论。在这个基础上研究、拟定会计师事务所中长期进步规划,特别强调的是要把防范、控制“审计风险”工作纳入规划,打造完善易操作实行的防控机制。让团队的全体成员明确一同的奋斗目的,心明眼亮,这对“审计风险防控”具备十分要紧的现实意义。这是由于风险的防控靠团队全体职员,勿须置疑。
(二)坚持不懈地学习、研究《企业会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是会计师的会计师”,熟知、学会《企业会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的立足之本。不然,“审计封控”成为一句空话。“准则”是国家会计法规的组成部分,是会计专业标准,是资本市场上的“游戏规则”。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讲,对“准则”的学习、研究应当规范化、常常化。实践告诉大家,“准则”也是在不断修改、健全,很多内容如公允价值计量等仍在深入探索中。学习“准则”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会计师事务所,采取“案例剖析、研究”的方法组织职员学习“准则”成效非常不错。所以领导也好,部门经理也好,注册会计师也好,都可以用审计案例上台解说、交流,这对防范“审计风险”更有现实意义。
(三)强化会计师事务所自己的内部控制,务实地拟定风险防控规范及方法。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引导》。王军副部长评价说,“引导”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是一个完备的体系。虽然“引导”是为企业设计拟定,但对会计师事务所也具备要紧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加大审计封控”问题上,大可引用“引导”中关于内部控制的理念,充实、健全大家对“审计风险”控制的规范、方法,使之更有效。王军副部长还指出,以后企业的内部控制将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要测试、评价企业内控的有效性。既然大家注册会计师是审计人家的,那样自己的内控理当更科学、更到位。
(四)党的建设与业务进步相结合,以党建保进步,促风险防控。
国办56号文件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加大行业党的建设工作。历史的经验告诉大家,“支部建在连上”,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用途,可以攻坚克难。2010年1月29日上午,习近平同志考察了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勉励该所把党小组建在项目上,指出把党建与业务工作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的做法非常不错。由于“加大审计封控”是会计师事务所安身立命之根本,是重头戏,所以事务所党组织的工作应当务实跟进。支部应当打造审计风险防控指导小组,党小组派往项目中去,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用途,把党建与业务结合起来,为完成项目审计任务,防控“审计风险”提供“政治保障”用途。根据国办56号文件规划的蓝图,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要进入飞速发展的轨道,机会与挑战并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尤其是防范、控制“审计风险”不能不务实、抓好、到位。[论文网 LunWenDa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