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会计准则部分会计项目对航运上市企业的影响
新准则为国内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国际商用语言,这在一定量上为企业解决了国际化筹资的问题。新会计准则的变化,虽然不会干扰上市企业的内在价值,但有关会计处置原则的改变,会带来公司账面净资产的改变。对于以船舶为主要资产的航运业来讲,新准则的部分会计科目对其产生了较为直接的影响,在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同时,航运业也正面临国际化的趋势,从国际化的角度察看,新准则对航运上市企业的影响看上去更为紧迫和密切。
1、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的定义以全新的方法贯穿于整个会计准则,无论是在投资性房产,企业合并还是金筹资产的计量中,都提出了要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对航运上市公司来讲,不少企业是以母子企业的形式,那样在其合并报表时,原有些会计规范规定无论是吸收、新设还是控股合并,都是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来计量,不产生损益;新准则依据合并方是不是拥有被合并企业控制权将企业合并分为两种状况: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使用账面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与其账面价之差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新的变化会对航运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次对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些航运公司来讲,金筹资产的计量属性的变化,对其收益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2、集中转回部分资产减值筹备
资产减值筹备的计提和转回可以导致企业收益在年度之间转移,从而维持企业年度收益的稳定。对于周期性明显的航运上市公司来讲,它没从材料到商品的加工过程,它只不过组织船舶的营运,把运输对象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技术处置过程。依据这一特征,航运业的管理活动就以保证船舶运行周转为中心展开。新准则推行后,对收益操控起了规范用途,预防其在行业景气时计提较多的减值筹备,在行业低潮时少提或者转回,在一定量上平滑收益的操作现象。以船舶为固定资产的航运业有着运输不平衡的周期特征,这次准则在资产减值筹备上的变动,使航运业降低了在淡季对收益调节的有效方法,对其营业额导致周期性的影响。
3、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因为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产业结构的深层次变化,尤其是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贸易的地位不断增强,带动了国际航运市场的持续、飞速发展。
2006年,国际海运市场尽管历程了高油价、汇率波动、局部区域政治局势不稳定等不利原因,但仍然延续了前几年的兴盛,维持了迅速增长。不少航运企业在面临近几年燃油费不断上升而致使本钱增长现象,都采取了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来锁定企业收益,达到减少本钱的目的。此次新准则在衍生金融工具上的突破将对很多运用这一工具来进行风险管理的航运企业产生强烈的盈亏冲击。主要因为:金融衍生工具表外业务纳入表内确认、计量和披露,并一律以公允价值来计量买卖性金筹资产。从原规范期末需要按本钱与市价孰低法计量的做法,变更为根据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价值变动差额即浮动盈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市价上涨时应确认投资收益,将使收益增加;在市价降低时则应确认投资损失,将收益降低。
4、固定资产
船舶是航运企业的主要资产,船舶的投资、筹资、运营是航运企业经营活动的刚开始环节和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涉及航运企业生产经营全局、改变船队结构和运输能力的策略性活动,也是推进航运业增长的直接动力,在国际航运业进步中起着要紧有哪些用途。新准则对固定资产在预计净残值的概念上强调了现值,即确定预计净残值时其金额应为折现值。航运公司将现行对船舶预计净残值的会计估计由原来按船舶原值的百分比变更为以航运市场历史二手船平均处置价格或是废钢船的拆解处置价格为依据,由此会干扰船舶的折旧成本,在一定量上影响企业的收益及股东权益。
以上四项变更,对航运上市公司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成为了目前航运市场上关注的热门,不少航运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都会涉及这类项目。
2、新准则对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上产生的影响
新准则对航运上市公司在收益和股东权益两方面都会产生影响。下面从投资者角度来剖析这类项目的变更对其投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
1、可能使公司营业额得以提高的若干规定
(1)长期股权投资:新准则规定,当初始投资本钱大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属商誉,不列示),不调整初始投资本钱,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投资本钱。如此,当出现长期股权投资小于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相应份额时,原规定是按高于10年的期限摊销,逐年计入公司收益,新准则下可将它一次计入当期损益,以此调高当期收益。(2)企业合并:新准则下商誉不进行摊销,而是予以减值测试,是不是发生减值及减值幅度大小将依赖主观判断,容易产生对收益的操控现象。
2、在航运上市公司中,可能使公司营业额降低的若干规定主要体现为固定资产
新准则下,固定资产的初始确认将考虑弃置成本原因。弃置成本将资本化在固定资产当中并以折旧方法在资产用期进行摊销,这将加强正长期度的折旧金额,降低会计收益,投资者对此应该引起注意,固定资产在这一方面的变动,将直接对航运上市企业的收益产生实质的影响,也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方案。
3、对公司营业额的影响表现为两面性的若干规定,主如果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在当今新经济环境下,航运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进行风险管理的状况愈加多。新准则规定,对于买卖性金筹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除此之外,新准则规定,符合条件的衍生金融工具不再是仅在表外列示,而是进入表内计量。这两条规定都会对公司收益形成肯定影响。比如,在香港上市的中远太平洋,在2006年采取了利率互换的衍生金融工具,非常不错的对风险进行了管理,锁定了收益减少了本钱。而同是中远集团的中国远洋,则没借助衍生金融工具来避免风险,面对2006年燃油费的大幅上升,致使收益同比降低60%左右。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同时,要对不一样的航运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剖析,选择风险小,套期保值有效的企业进行投资,这种企业在面对国际航运业波动的同时,会积极地采取应付手段进行风险管理,如此有益于投资者锁定收益,减少投资风险。
投资者在对航运上市公司进行投资之前,要充分考虑新准则给航运企业带来的很多影响,从综合方面剖析其投资价值的变化,有益于做出更为准确的投资决策。
3、从航运业看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比较剖析
有的航运企业既在国内上市也在香港交易平台上市。同一上市公司在国内上市根据国内的会计准则编制报表,在香港上司则根据香港的会计准则编制报表,香港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而国内现颁布的新准则也在与国际准则靠拢。
从中海进步2006年在国内和香港同时披露的年报可以看出,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不同在于固定资产计提减值筹备、所得税的调整、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与套期保值,以公允价值计量金筹资产等对航运上市公司来讲较为特殊的会计项目。可见,对收益影响较大的项目主如果境外调整递延税款与金筹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股东权益变动较大的体现为递延税款,住房周转金和调整各类差异方面。香港作为国际性城市,对于国际金融的进步和参与都走在前沿,所以有关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的会计准则颁布较早,涉及境外的投筹资项目较多,对税款的规定也健全的较早。而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进步较为缓慢,很多航运企业未涉及相当多的国际性业务,然而,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很多差异,也对国内航运公司进行国际间的合作带来肯定的妨碍。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企业对准则提出了挑战,在业务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下,新准则的颁布对很多会计项目进行了健全。
4、结论
新会计准则中不少项目的变动对国内航运上市公司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影响,通过对中远航运,南京水运,宁波海运等一些在国内上市的航运公司剖析,从他们2006年年报和2007年首季报表的解析和比较中,可见新会计准则对航运上市企业的收益及股东权益的影响,而作为投资者要充分借助新准则对企业产生的有利影响,对新准则下投资价值上升的企业进行投资,以达到避免风险,锁定收益的成效。
此次新准则的突破是体现了其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精神。特别是在一些价值计量属性和金融工具方面的新定义的引入。虽然,还没办法达到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一致,但体现出国内会计工作者正在努力。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于航运上市公司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一方面会计准则的技术困难程度系数加强,其次是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强,更依靠会计职员的职业判断。新会计准则的推行可以说是一次挑战。而且推行新准则对航运上市企业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财务报告过程,还深入到经营活动的很多方面,航运上市公司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内部控制体系、财务会计信息体系和业务步骤体系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