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48.1 A
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医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与临床实践等活动渐渐形成的对于大夫职业的评价、选择及价值取向的总体怎么看,也是个人的世界观、生活观、价值观在大夫职业方面的反映[1]。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不同将会干扰其择业,对职业活动重视程度也会有不一样的影响[2]。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在本质上是以尊重医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以激起医学生对生命存在的体悟为目的,并最后引导医学生成人精神的教育[3]。怎么样培养出出色的医学生,怎么样愈加有效地对医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办法知道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基本近况,剖析医学生群体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原因,为拓展医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等提供参考。
1、对象与办法
1.调查对象与范围
2015年9月―2016年十月,课题组对国内医学院校大一至大五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调查。有效问卷420份中,男104人、女316人;所属学校在山东内368人、山东外52人;所属年级(假期之前)大一医学生116人、大二医学生202人、大三医学生88人、大四医学生10人、大五医学生4人;所属专业中临床医学208人、口腔医学36人、临床医学(全科医学)16人、中医学46人、医学影像学20人、麻醉学10人、预防医学12人、护理学18人、医学检验24人、其它医学类0人;来自农村、城镇、县级市、地级市、直辖市者分别为274人、90人、42人、10人、4人;班干部为138人。
2.调查内容
医学生人口学基本特点及职业价值观。本次调查所用的职业价值观量表维度包含利他主义、美感、智商刺激、收获感、社会地位、经济报酬、社会交际和人际关系、安全感八个维度。
3.办法
(1)本研究使用随机整群抽样办法,在国内的医学院校大一至大五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调查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450份,收购423份,收购率93.3%,剔除无效问卷3份,剩余有效问卷420份,有效率为99.2%。所有测试学生均属自愿参加。
(2)职业价值观量表依据凌文辁等《国内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中的职业价值观条目,需要被试者依据我们的实质状况,根据“最无关紧要”“比较无关紧要”“一般”“比较要紧”“非常重要”5个等级进行评定。
(3)统计剖析办法使用Epidata数据库录入,全部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剖析,运用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剖析等统计办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维度统计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利他主义维度得分为3.577±1.230;美感维度得分为3.770±1.414;智商刺激维度得分为3.738±1.176;收获感维度得分为3.663±1.208;社会地位维度得分为3.457±1.304;经济报酬维度得分为3.373±1.301;社会交际和人际关系维度得分为3.583±1.205;安全感维度得分为3.539±1.207。美感维度得分最高,经济报酬维度最低。
2.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性别及学校所在地比较
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学校所在地的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各维度进行检验、标准差剖析表明,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这两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年级比较
不同年级医学生在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检验和方差剖析显示,只在利他主义维度上表现出差异(P<0.05),大一医学生在利他主义维度得分最高。
4.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专业比较
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在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检验和方差剖析显示,在八个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户籍所在地比较
不同户籍所在地的医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检验和方差剖析,在利他主义、美感、社会地位、经济报酬、社会交际和人际关系五个维度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6.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班干部与否比较
通过检验发现,在班干部与非班干部的利他主义、美感、智商刺激、收获感、社会地位、经济报酬、社会交际和人际关系、安全感八个维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3、讨论
1.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整体状况
通过剖析发现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中美感得分最高,第二为智商刺激、收获感、社会交际和人际关系、利他主义、安全感、社会地位、经济报酬。这说明,国内医学生的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有较高的责任感,他们敢于挑战,期望常常发现并解决新问题,期望把我们的理论付诸于实践,达成生活的自我价值。就安全感、社会地位、经济报酬而言,医学生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由于稳定的环境,能更好地激起一个人的潜能。医学生在本次调查中不是非常重视我们的声望、社会地位及经济报酬,这说明当代医学生对自我价值的??现很重视。当代医学生最关注的是我们的工作可以使社会更美好。
2.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影响原因剖析
(1)性别与地域
医学生性别与地域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影响无差异。可见男女平等观念的普及使其就业观念近于无差异 [4]。
(2)专业
医学生所学专业在职业价值观维度间差异明显。可见不一样的医学专业在当今社会的工作方法与工作重压存在差异,致使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在职业价值观念上存在不同。 (3)班干部
班干部与否在职业价值观各维度间体现出显著差异。可见班干部承担班级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实践训练机会较多并且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就业定位显出不同。
(4)所处年级
不同年级在职业价值观上的比较除利他主义外,其他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单原因方差剖析,伴随年龄的增加,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初步形成,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愈加深刻的认识,而此时的职业期望总是也愈加务实。
(5)户籍
不同户籍在智商刺激、社会交际和人际关系、利他主义、社会地位、经济报酬、美感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医学生的择业,学校、社会和家庭应给予积极引导与关照,医学生要依据自己状况拟定适当的择业观。
(6)第一志愿选择的差异
第一志愿的选择在职业价值观安全感维度上有统计学意义。多数学生将升入大学作为生活的转折点,进入大学的目的是找一份好的工作,然而志愿的选择是重点。其中多数学生在选择志愿时会选择可以给予稳定工作的有关专业。
(7)医学就业指导教育
医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在美感、智商刺激、社会交际与人际关系维度上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开设医学生就业指导课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作为大夫,救死扶伤、让社会生活愈加美好是他们的职责,团结协作一同为社会做出贡献是他们的使命。
(8)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在职业价值观的社会地位、经济报酬、安全感维度上有统计学意义。当今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子女的教育不受经济条件制约。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同样渴求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及较高的经济报酬。
(9)考研意向
考研意向在职业价值观的美感、收获感、经济报酬、社会交际和人际关系维度有统计学意义。高学历可以扩大医学生的交际圈,使其世界观、生活观、价值观愈加成熟,对研究工作愈加无往不利,在工作职位上更有自信。
(10)医患关系
受医患关系的影响程度仅在社会地位维度具备统计学意义。可见受医患关系影响较大的医学生渴望追求具备更高社会地位的工作。
4、对策及建议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
剖析发现当代医学生利他主义心态符合当代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医学生在工作中不断奋进学习追求智商刺激获得常识储备以达成自己收获感,同时也有获得社会地位的愿望。
如此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正确认识我们的价值观,激起医学生的热情,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把利他主义的心态加入到学生工作中,引导医学生的崇尚敬业精神。另外将医德和医疗事业中的法律规范有效结合起来,在工作职位中履行职位职责,对于就业后的医学生做好法律保障的同时加大职称评定,从而增强医学生的从业自信心。
2.看重家庭影响及就业指导课程
剖析发现,爸爸妈妈学历对学生就业观念有肯定影响,学习教育可结合家庭状况有针对性地拓展就业指导教育,同时在医学生课程培养过程中优化人文类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常识同时加大职业生涯规划,为我们的将来做好计划,全方位训练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