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武汉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研究

点击数:247 | 发布时间:2025-06-17 | 来源:www.idoojl.com

    摘 要 电子政务既是政务信息化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现代城市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显著标志,还是城市竞争优势提高的渠道之一。武汉作为国内中部特大中心城市,要达成中部崛起、和在中部率先基本达成现代化、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也就需要要不断加快信息化进程,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关键字 政务革新 行政步骤再造 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是政务信息化的具体体现,是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优势水平的显著标志之一。伴随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打造,传统政府管理中的政策不够透明、管理职能单一和运转效率不高等现象,已很难适应国内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同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加速迈向现代化的同时,客观上也需要政府革新政务处置模式,积极推进电子政务,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1 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的意义
    1.1 可达成政府行政管理革新
    电子政务的达成可以有效地向市民提供交互式服务,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政府上网,为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履行职能、推行管理、提供服务的行动平台,政府可充分借助网络的双向互动特征,通过建设各级政府网站、准时发布政府信息与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将政府拥有些很多信息资源与市民和企业日益增长的政务信息需要之间架起便捷、快捷的交流桥梁,随时可以倾听市民的心声、同意市民的监督,变"政府管理导向"为"为民服务导向",进一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以政务公开为突破口,规范政府行政管理行为。政府部门在网上公开各自的工作职能和职责、政策文件、要紧活动,与有关办事情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使老百姓知道各部门"主要做什么,具体如何解决"。同时,通过设立网上电子公告牌、投诉信箱等形式,开辟老百姓评判政府部门行为的途径,自觉将本部门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从而达到杜绝"暗箱操作"、不断规范行政行为、健全政府管理的目的,努力为市民打造一个透明的办事环境。
    1.2 是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切入点
    电子政务是城市信息化的核心和重点,率先达成电子政务,势必全方位推进城市信息化的进程。电子政务的整体策划和设计应以城市电子政府各项应用和服务为目的,参考城市信息化总体构架和电子政务逻辑结构模型,结合城市信息化建设规划,拟定包含互联网、安全和应用支撑体系在内的电子政务总体技术策略和推行策略。总体技术策略应给出电子政务的总体建设目的、总体功能目的、总体组成与每个专业系统的策略等,总体推行策略应明确具体建设项目、项目的工程设计、项目分期建设计划与管理方法等。
    1.3 是促进政府行政步骤再造的需要
    电子政务是一场深刻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革命,它不只意味着政府行政管理要进一步地公开和透明,政府要通过互联网去处置是其管辖范围内的一部分公共管理事务,更意味着政府工业年代形成的职能式、集权化的政务步骤需要再造,才能适应常识经济、信息年代对现代政府的需要。 政府行政步骤再造是电子政务绕不过的门槛。政府行政步骤再造是政府依据电子政务运作的内在机理为原则,对传统的以行政职能为中心的行政步骤进行再造,转变为以公众服务需要为起点,政府应创造出对公众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为终点,进行一系列借用互联网运行的政务活动。政府再造后的行政步骤以公众认可为目的,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面向公众,以事务为中心;二是跨越职能部门、所属单位的现有边界。再造步骤的真的目的并非步骤本身,而是适应电子政务的需要,充分借助和发挥电子政务的特征和优势,提升政府竞争优势。
    2 武汉电子政务建设的进步近况
    2.1 领导体制逐步健全
    为科学规划和推行信息化重点工程,武汉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当令调整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成部门和职员,达成了党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组织的协调与统一。成立了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设计专班,包含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的业务职员和有关信息化专家。组织体制的革新,为推进武汉电子政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有利的技术支撑。
    2.2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大
    全市已基本形成光缆、微波、卫星、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信息传输网;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飞速发展;推进了信息商品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企业改革和技术进步获得了明显进展;各行业信息化应用得了显著的进步;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初见效果。 2002年底,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209.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8.43万户,电话普及率接近40部/百人,高出全国近7个百分点。网络用户达到63.48万户,占全国的1.08%,比上年增长24.7%。伴随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建设,信息制造业进步的优势进一步凸现。"九五"以来,全市电子信息商品制造业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在25%以上,2002年全市电子信息商品制造业达成产值150多亿元。
    2.3 电子政务建设已逐步展开
    武汉电子政务建设获得了阶段性成就,统一的电子政务互联网(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初步建成。电子政务互联网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网络之间逻辑隔离。内网主如果指市级政务机关(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办公业务网,是涉密网;外网主要运行政务部店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 电子政务内网已经基本建成了由市、区两级横向地区性互联网平台和连接省、市两级互联网平台的纵向互联网构成的整体框架。电子政务外网以政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网站制作,也获得了明显效果。现在已有68个部门和单位打造了信息机构或信息中心,已建成局域网55个,已有44家政府部门和一大量市直机关相继在网上打造了政府网站,成为政府与公众联系的一条便捷快捷的途径。各级政务部门的办公智能化、政务信息化获得长足进步。
    2.4 规范本件逐步颁布
    为推进电子政务内网稳健进步,相继颁布了《武汉党政机关内部办公决策服务管理软件安全保密规范》、《武汉党政机关内部办公服务管理软件域名编制策略》、《武汉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内网管理暂行方法》等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为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还起草了《武汉电子政务建设推行建议》,将作为全市电子政务以后五年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武汉电子政务建设获得的成绩是喜人的,但需要清醒地看到,武汉电子政务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肯定的差距。仍然存在各区、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进步不平衡,政务外网站建设设滞后于内网站建设设,应用和信息资源建设落后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网站缺少安全防范手段、隐患较大等问题。
    3 推进武汉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
    3.1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规范化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体制革新与技术革新紧密结合,事关政府管理现代化和行政体制改革全局的,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作为社会非常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和用户,毫无疑问需要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武汉电子政务建设需要根据"三统一稳"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指挥、稳步推进。一是市信息办依据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和总体规划,具体负责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和标准规范拟定与整体推进工作,按期对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必要时报领导小组审定。二是加强信息化效能测评机制与监督工程的建设,各部门各负其责,抓好自己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三是推广工程外包和推广托管服务及跟踪负责规范,重点工程由市信息办打造特别行动小组,负责跨部门、跨地区工程的组织推行,待工程竣工启用后,交给专业公司进行委推广托管理。四是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电子政务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民服务,以民众的需要和认可度为建设的出发点,做好部门和公民调查,不断改进和健全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1][2]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